恒山
作者:心随梦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273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贾岛《恒岳庙》

北岳恒山为我为五岳名山之一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o千米号称1o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o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ooo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恒山景点

金龙口

出浑源县城沿着绿树成荫的浑(源)灵(邱)公路南行约四公里顺路而上便进入了一条幽深的峡谷峡谷长约15oo米从北至南分为金龙口、石门峪口、磁窑口三段。

金龙口谷深山崇。两岸悬崖壁立斗峙如门;群峰突起争相为高。最窄之处宽不足1o米仰只见一线之天。人立其中颇有巨岩压顶之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书“壮观”二字镌刻在东面的峭壁上更增添了峡谷的雄伟气势。古人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置身于此方有深刻体会。

金龙口中浑河之源唐峪河集千沟万壑之水自南向北穿峡而去。平日在谷底静静流淌水势不大一到阴雨时节河水猛涨浊浪排空奔腾咆哮恰似一条奔驰的金龙一泻而下势不可挡正如古诗所云:“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从金龙口再上为石门峪口。这里“高排石壁悬双阙独耸危峰接九霄”地势更为险要。在东岸悬崖的半山腰里古时筑有栈道名为“云阁”。云阁与西岸半山之中的悬空寺之间曾有一座架空悬桥名曰“虹桥”。这两者合称为“云阁虹桥”为当时恒山著名一景。据说“云阁虹桥”是北魏道武帝年间(公元386—4o8年)修建的。如今云阁仅有在崖间插横梁的石孔遗迹尚存而虹桥则早已毁坏。由于唐峪河水夹带大最泥沙长年淤积谷底河床越来越高现在云阁的石孔遗迹只能看见一排而且已离谷底很近了。著名的“云阁虹桥”胜景现在只有“云阁”两个大字还镌刻在陡峻直立的石壁之上。

从石门峪口再往上来就到了磁窑口。磁窑口峡谷的东岸在原来半坡村傍曾建有恒山山门。山门切石坡筑台基上下二层。上层台上建西向券洞门三道檐饰瓦顶都为琉璃烧造。门洞上方的龙凤板上大书“北岳恒山”四字落款书清弘治十六年(15o3年)距今已有四百七十余年。台前砌三出踏道共十级。下层台基的中部建四柱三路木牌坊当中横匾上书“屏藩燕晋”。牌坊东面树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塞北第一山”五个大字据考证大约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所立。碑南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修北岳恒山碑北面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祀恒祭文碑。牌坊左右雄峙石狮一对。牌坊前原修石台百级后渐被泥沙埋没外露仅剩六十余级。

磁窑口西岸崖下有一罗汉洞。洞深而广能容二、三百人。洞内石壁上凿石为基塑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向有“南罗汉北悬空”之称。

非常遗憾的是恒山山门和罗汉洞这两处十分宝贵的文物1958年修恒山水库时未能迁建被葬于千顷碧波之中。如今我们只能从一些有关的史料中了解当时的概貌。

悬空寺

唐峪水(即浑水)在峡中蜿蜒曲折淙淙流过。峡越向前越窄崖也显得越高两旁绝壁宛如两面巨剑劈入云空。在悬崖峭壁处举眼眺望可见西壁山腰的奇特建筑群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北岳最负盛名的悬空寺。此寺是建筑史上罕见的奇观缀于主峰翠屏山半山腰的悬崖绝壁上依山筑基就岩起屋傍崖而栖如挂半空宛如一幅巨大的彩色壁画紧贴在崖壁上。上载危峰下临深谷楼阁高悬分外壮观分外惊险!站在谷底仰望好似玉宇琼楼;登上楼台俯瞰又如置身缥缈仙境。“金门寺院神仙府海市蜃楼隐山中。”千百年来都倍受人们推崇。悬空寺下南侧的峭壁厉岩上刻有大如方半的两个巨字:“壮观”。笔力流畅遒劲又不失潇洒俊秀为唐朝大诗人李白当年游恒山时兴之所至泼墨淋漓的“文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悬空寺忍不住叹曰:“天下巨观也!”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望之如蜃吐重台。”历代赞赏悬空寺的诗篇不胜枚举浩如烟海。明人王湛初对之作了这样的描绘:“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莫讶星枢近应知帝座通。恒河沙作观大地总成空。”诗人写出了恒山诡怪难测的神奇魅力和壮丽景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歌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些都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悬空寺的特色。

据《恒山志》记载神奇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沧海桑田风吹雨打已度过了14oo多个春秋。全寺的整个构思极为精巧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前绝后。寺门坐北朝南自南而北由低到高由三组建筑群组成:前面一组以三官殿为中心;中间一组突出三圣殿;后面一组的主体为三教殿。进入山门钟鼓楼迎面而立。楼的下层向外一面都用砖砌成墙开有月宫式圆窗显得玲珑别致。经过一院落空地前面就是三宫殿这里也是正殿为一座两层楼阁。由北前行先后是两座三层三檐九脊瓦顶的悬空楼阁。前者为三圣殿后者就是三教殿两者之间相隔数丈中间架有悬空栈道相通。栈道之上又建有重檐式阁楼两层。寺内共有殿宇4o间像是一条美丽的彩虹凌空排开悬挂在危崖峭壁上面。入寺登山只见楼阁上下重叠高低错落前后有致曲折迷离。楼阁相望有的以栈桥凌空飞渡有的却以暗道悄悄沟通。时而面临绝壁忽又重见殿宇。扶栏探视下临深渊令人惊心动魄。多么奇特的建筑!身临其境畅游其间真是其乐无穷。

这鬼斧神工的奇迹昭示着我国古代高的建筑艺术。悬空寺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据说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岩石层面的曲折凹凸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洞眼将悬梁插入洞眼中然后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楼阁。同时又利用力学原理竖立起几十根碗口粗细、长短不一的木柱支撑着上面的建筑物。表面上看似惊险异常。实则安稳得很经受住了漫长的自然界变幻的考验。寺内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石碑记载着当年修建悬空寺的“实况”:工匠们都用一根粗大的绳索系捆在腰际再挽一个圈蹬在脚下把绳头结在上层山崖上人却悬荡在半山腰进行“高空作业”。

仰望这一个世间奇绝的高空建筑游人常会油然而生一种惊奇的疑问:偌大的一座悬空寺竟然能以小小的木柱支撑千百年风吹日蚀岿然不动安然无恙到底是怎样的一股“神力”在起作用呢?建筑学家们反复研究分析都认为这和悬空寺择地而建设计精巧技艺精湛以及历代的高度重视与维修有关。悬空寺位于深山峡谷的小盆地中其全部建筑都高挂在峡谷西侧翠屏山的石崖中间。石崖略呈弧形而悬空寺则刚好建在弧形的凹陷处这样的位置十分有利。周围的高山护卫着它像抱着自己襁褓中的爱婴既免受狂风的侵蚀又少被烈日曝晒严冬基本上见不到阳光盛夏时节日照也不过4小时左右。更为奇妙的是石崖上方突出的部分成为一道天然顶篷晴日遮阳天下大雨时寺前滴成一片奇丽的珠帘。它又地处山腰之中离地面有数十米的高度峡谷中汹涌上跃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先人们卓绝的智慧与才能使悬空寺建于一块“风水宝地”上而这特殊的地理位置才使它得以免遭自然的损害。同时悬空寺独特的内容与造型素来为人们所关注便它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所以悬空寺是无数代人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聪明、勤劳的美好品德。

毫无疑问悬空寺必然会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处的栈道石壁上刻有“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这恰好是形容悬空寺一流建筑艺术的铭文也表达了人们游览悬空寺后叹服的心声。

恒山水库

出悬空寺庙门南望一座大坝屹立于峡谷之中把天峰、翠屏二山连接起来气势不凡巍峨壮观。大坝西边有依山而建的数十级水泥混凝土台阶由此登上坝顶只见群山环抱碧波荡漾这就是著名的恒山水库。

金龙峡谷中的唐峪河源于恒山山脉的千沟万壑之中。由于河流所经地区大多为质地比较松软的砂岩加之历代战火毁灭和人为的破坏使恒山的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唐峪河夹持着大量泥沙从峡谷中流过使河床越淤越高渐渐形成了“河在天上流”的形势比浑源县城以及周围的村庄田野要高出五十多米!每当大雨来临唐峪河上游的龙盆峪、正谷、刁旺谷等许多条沟沟壑壑里的洪水顺着陡峻的山势俯冲而下最后汇集于狭窄的金龙峡谷之中如同翻江倒海奔腾呼啸以惊人的度冲出峡口淹没山外的村舍田野一片汪洋。历史上生过的洪灾不计其数浑源城也曾多次成为水中之城。可是到了久旱不雨的季节因河床高出地面很多以致于无法引流浇灌只得听任河水白白流去。过去的唐峪河真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仙人云游到此对人们说如果在金龙峡谷峭岩上建一座空中寺院就能锁住蛟龙消除水患。可是那奇妙的悬空寺已经矗立了一千多年唐峪河却依然恣意横行。这古老的传说只不过反映了当地百姓迫切要求根治水患的愿望而已。

水库大坝从1958年破土动工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于1962年全部完工。大坝高55米长15o米顶宽2.5米如同天峰、翠屏二山伸出的钢铁巨臂将峡谷之水截于大坝之内形成了一个总容量达一千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唐峪河水再也无法逞凶只得乖乖地听从人民的调遣。

恒山水库存的建成不仅根除了千百年来的水患而且给古老的北岳增添了一处新的风景胜地。当我们在宽阔的水库大坝上漫步时只见四周翠绿群山环绕怪石嶙峋奇峰插天好一派雄伟壮观的景色;水库里波光粼粼千山万峰之影倒映于水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辉;再转身向下望去只见大坝放水激流自闸门喷泻而出形成几十米高的瀑布浪花飞溅吼声震耳。悬空寺的奇光异景就在近处半山之中。今日水库胜景与昔日古寺风光相互衬映更显出祖国河山之美!

大字湾

沿着水库坝顶漫步向东穿过隧洞大约走2ooo米有一岔道口往北便是通向天峰岭的山道。顺山道向上可见突兀山峰峭壁上刻着遒劲有力的“恒宗”两个大字气势雄伟磅礴一个字足足有3o平方米字形雄健刚劲有力给人以大气恢宏之感创造了中国书法史上“大字”的根致也恰好象征着恒山气势磅礴的天然神韵与丰姿。

相传大字湾的“恒宗”二字为明成化三十年所镌但此说可能有误。因为成化为明宪宗皇帝的年号而宪宗在位只有二十三年成化三十年已到明弘治七年(1494年)了。在如此陡峭的石壁上能雕刻这样的巨匾实在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石匠艺人本领之高强。游人到此无不为之而惊叹。

在大字湾前面的梁上伫立着四株形态奇特的唐代古松名曰“四大夫”。这四株古松根部悬于石外。

虎风口

“虎风口”。这是一个峰回路转的陡峭路口刮起风来声如虎啸所以取名“虎风口”。游人至此要分外小心否则就有被吹落悬崖的危险。可是就在这风口路旁却有一株苍劲古朴的松树名叫“梵宫悬根”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松树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同时也给众多攀山的游客以一种强劲坚韧的人格启示堪称恒山一奇景。

果老龄

由虎风口向前不久就到了“果老岭”。赵之韩在《果老岭》诗中写道:“一岭迢迢古树多仙人览胜此经过。秋苹春草年年不见重来奈若何?”吟叹着北岭的秀丽和对仙人的追怀也溶入了诗人睹景后心旷神怡飘然欲仙的感受。岭上那弯弯的小路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天然连接而成。其中有一块硕大无朋的青石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大石坑但看上去却很像人的足迹和毛驴的脚印。原来有个术士名叫张果老最初隐居在中条山自称出生于帝尧丙子年。唐朝武则天听说他很有道法便派人去请他他却假装死了后来有人在恒山由又看见了他。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好仙喜道又派人去请他这次他应召到了京城。可是他很不习惯在京城呆了不久又回山去了。人们传说他后来成了神仙被列入了八仙。有一次张果老倒骑毛驴来到此岭因坡陡路滑不能前进。他仰天长叹束手无策只得跳下驴来牵着毛驴一步一步攀行而过在这大青石上留下了斑斑印痕这就是有名的“张果老留痕”的故事。

北岳庙

过了果老岭很快就到了北岳建筑规模最高最大的“朝殿”。“朝殿”又称北岳庙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依傍山势而建负崖高耸列于阜上。古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形容这所庙宇“上负绝壁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堂。步入山门迎面就是那徒若天梯的石阶共有百余级每级高达6o厘米宽约25厘米脚踏面向前倾斜4o度所以显得格外险陡。登上石阶便是朝殿殿内正中端坐着北岳大帝。殿前众多的石碑和牌匾记录着北岳庙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其中元代铁铸菱形云碑等都是很名贵的文物。北岳庙的右下方有两口古井两者相距不过1米而水质一苦一甜区别极其明显被称为苦甜井。甜井很深从不干涸水味清冽甘甜道家弟子奉为圣水。唐玄宗曾为甜井题匾名之曰:“龙泉观”。今苦井已被填塞甜井依然存在想是人们均有追求甜美生活之愿。北岳庙的西侧有一块“鸡叫石”长4o厘米宽3o厘米击打其上便作鸡叫之声。清晨敲击鸡叫石引起山谷回声如群鸡争鸣所以被称之为“金鸡报晓”。据地质学家考察此石可能刚好位于群山之焦点处故一拍即有回声。这是恒山特有的音响之美了。北岳庙的寝宫隐于幽深之处嵌于石窟之中。而三清殿则巧妙地建在绝壁之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魁星阁独立于险峰而与北斗相应。明朝李梦龙曾赋诗一道《谒岳庙》:“嵯峨恒岳锁云中望秩何车有閟宫。片面飞来明月冷六龙归去碧山空。松杉晚挹浮岚翠殿客晴摇旭日红。敬谒瓣香修岁事满庭霜叶起秋风。浑源南去是恒山路阻千岩万壑艰。一自重华移望后便传飞石落人间。彩云缥缈龙旌远紫盖茏葱鹤驭还。时雨时肠帷帝念愿分和气散尘寰。”李梦龙之诗增添了北岳庙浓郁的文化色彩。

围绕着北岳殿周围尚有不少建筑与名胜。元灵宫在恒山主峰左侧离北岳庙不远也是有名的北岳祠庙之一。该宫倚岩为壁内外共有三进。山风一吹炉烟四散飘溢祥云笼罩。早晚不断的钟声轻轻地敲打着空寂的山峰倍添静穆之感。殿阶有98级台阶两帝栽植着松柏至少也有5oo年的树龄历经四季的轮回依然苍苍郁郁分行鹄立像两排忠实的侍臣。

会仙府在元灵宫西因里面排列着许多神仙的塑像故得名。会仙府极为宽敞建立在一片高平的岩石之上。春天青翠的萝蔓遍被山庙秋天满山的红叶衬托映红了会仙府好一个神仙居所。府东即是万寿亭以及文昌阁都极为幽静秀美。

琴棋台在会仙府的西北山岩上像半轮山月凸出于悬崖峭壁。该台极其平坦方圆一尺五左右活像一个大棋盘。原先琴棋台上还真的有一盘石棋子放于其上。这些虽然是闲来好事的游人所为却也能勾起后人幽思追古的遐想。

通元谷位于琴棋台西边入谷处有一巨大的石门。谷内云蒸霞蔚草木含翠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灵气。古人有诗赞曰:“万叠奇峰汇眼前丹炉汞结几经年。我来欲觅元空旨云在孤岑月在天。”据传此谷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烧炼灵丹妙药的地方。因为唐开元时张果老被赐封为通元先生所以此谷有此称呼。

九天宫由通元谷往南步行5oo余步即到。殿庭楼阁规划整齐。鸣钟响鼓振荡在通元谷之中。宫门外药草丛生春天带露的杞树茁壮清纯秋际着霜的野菊高洁挺立采摘回来配成茶食之佐料芳芬清神。当月凭栏山中烟云弥漫。和宫中道士把茶而谈极尽人间人悠闲之乐。

纯阳宫在九天宫的前面。相传吕洞宾曾在此降乩卜卦。以前有一块诗碑记录此事现在已经遗失。

另外还有御碑亭、十王殿、飞石窟、姑嫂崖、夕阳返照、岳顶松涛、玉羊游云等名胜古迹它们都与一定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相联系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北岳的一草一石均染灵秀之气。

天峰岭

如果从北岳庙再奋力向上经过一两个小时的艰苦攀登便可直抵主峰之巅。想当年明朝大文学家李梦阳登上北岳主峰之后即兴赋诗三《北岳》其中一写道:“天高西北还乔岳下视东南尽大洋。玄武苍苍气流黑扶桑滚滚涛浮黄。回岩日射千松暗绝顶风来六月霜。安得移将万人石顿令炎海坐清凉。”道出了峰顶万千的气势和奇绝的美景。站在恒山之巅极目远眺峭壁林立的群峰辽阔的大同草原远近高低景色尽收眼底真可谓:“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唯见万山低。”金人元好问也赞道:“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乾坤自在灵境在地位岂合他山尊!”

欢迎阅读其他类型小说《小寒资料集》精彩小说尽在第九中文d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