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封地 (一)
作者:李昊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26

历时将近半个时辰的火枪实验终于结束了,王平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次登上了高台。

此时,正在三三两两讨论的官员们也再次将目光投向王平,不过,他们这次的眼神却已经与先前的两次有了略微的不同。原本被所有人都惊为无所不能的,仙人的弟子宁王,现在在众人心中形象,已经被悄悄地降下了一个档次。不过,即使如此,不论太子党的,还是皇长子党的,甚至是像工部侍郎徐静秋这样的无党派人士,都无法把王平的功劳给磨灭掉。只是,他们心中的宁王已经不值得别人去崇敬和惊异,他们发现,宁王到底还是个凡人。

火枪和靶纸已经送到了皇帝面前,看过靶纸,又将火枪拿起仔细端详的皇帝也不免有些失望。在实验之前,皇帝就已经从王平那里了解到了火枪的用处。当时他就想,若是火枪真的如同王平所说的那样厉害,他就马上给几个大营的守军换上一批,边防的事可是不能马虎的。

不过,皇帝现在确实是对火枪失望了,它不但准确度不如赵夏已有的强弩,连威力也远远不及。这就是宁王所说的闻之丧胆的武器吗?皇帝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不过,皇帝没有一点怪罪宁王的意思,毕竟宁王所造出的如此威力巨大的火雷弹,已经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震撼。火枪的实验只是近乎完美中的一个遗憾罢了。

“皇儿,你认为此次实验的火枪威力如何?”皇帝看着自己“喜悦”的儿子首先开了口。

“父皇,儿臣以为火枪虽然威力精准皆不如强弩,但使用起来,仍可使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王平听了皇帝的问话,连忙将心中早已准备好的对策答上。

“哦,威力精准既然都不如弓弩,又如何令敌人闻风丧胆?”

“父皇,若是儿臣未与父皇说明之前,突然在父皇面前演示火枪,不知父皇是否以之为奇呢?”

“这,突然演示自然令朕惊奇,不但如此,就连现在,朕也在想这些东西你是怎么造出来的。”皇帝又看了一眼拿在手中的火枪,似乎已经有些明白了王平所说之意。如果在未实验火雷弹之前先实验火枪,那么火枪也一定能给众人带来不小的震撼。

“是啊,父皇。如果是不知道火枪作用的人见到火枪火光,听到火枪声音,一定会认为我军将士手中所持乃发雷之法器。

试想,若是与敌军攻战之时,我军有一部曲持火枪防守,临阵放枪。贼兵必然惊为天火降世,并因大惊而混乱。之后,敌军中见过火枪发射之人,告知未见之人,相互谣传,以讹传讹。是时,敌军自然以为我夏军是天兵天将,不敢与我抗衡啊。”(作者注:欧洲历史上确实出现过靠火枪声势而取胜的战斗)

“皇儿所说也是一理,但此法却无法长久,久而久之,敌人就不会再中此计了。”皇帝把火枪放在桌上,想了想说。

“父皇所言甚是,但儿臣以为,只要我国能保火枪制造之迷不被泄露,此计或可长久使用,至少,也可使得我边关几年无事。”王平“极力”地维护着火枪,他相信定然会有人出来反对。

“皇上,微臣以为不可装备火枪。”

“哦,徐先生也把想法说一说吧”皇帝听到徐静秋说话,也想听上一听。

徐静秋虽然是朝廷的官员,却是身兼墨家的钜子,所以,就连皇帝也称之为先生。

王平听到是徐侍郎反对他,正中了下怀。周围官员中,要论对工程发明的造诣,还是要以徐静秋为首,王平相信,即使皇帝不同意他的观点,却也一定会尊重他的意见。

“陛下,微臣认为不应装备火枪的原因有三:其一,火枪威力太小且准确度不高,只能惊人马却难以杀敌制胜。微臣以为,宁王所言虽然有些道理,但却也不通。只是一仗下来,敌人清点一下人数,就会马上知道火枪是徒有其表,无有其实,接着就不会怕了。

其二,我夏国如今既然已经有了宁王殿下发明的火雷弹,又何必再装备火枪呢?火雷弹声响与威力俱佳,惊敌制胜皆可胜任。以火雷弹之威,辅以强弩,我军就已经可以轻松取胜了。

其三,火枪装弹费时费力,威力平平,而所花金钱却与强弩相当,所以,微臣以为,或可以用此钱再备强弩。

此上三点是微臣所想,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徐静秋刚说完,就马上有人前来附议,不一会儿的功夫,同意徐侍郎的人竟然占了前来官员的大半。

王平看到这样的场景,也觉得有些好笑:不知道这些人是同徐侍郎一样想到了这些呢,还是他们只是跟风从众,或是得了两个皇子的示意呢?

结果可想而知,皇帝被徐侍郎说服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多人的附议。皇帝虽然有些遗憾地看了王平一眼,但心中还是喜欢的,毕竟,他的九儿子已经造出像火雷弹这样的利器。而且,王平刚刚向皇帝申辩火枪作用时的一番话,也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宁王在为国家着想。仅此一项,皇帝就觉得宁王是真的长大了,宁王确实像上次承诺自己的那样,在为国出力。这时,对于皇帝来说,作为一个父亲的喜悦,可能比作为一个君主的喜悦还要多些。

听到皇帝的决定,王平就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是堂堂的墨家钜子、工部侍郎徐静秋帮助完成的。王平虽然高兴,却仍然要装出一副失落的样子。

“皇儿无需如此。虽然火枪不能装备我大夏将士,但朕知道你已经尽了力,更何况还有火雷弹成功了。说吧,皇儿,你有什么要求,尽管给朕提,只要不过分,朕都答应你。”皇帝很是欣慰的向王平说道。

“儿臣不敢,儿臣让父皇见笑了。”王平连忙跪下,只说了此句,就不再说话。

“哈哈哈,皇儿无需为火枪的事烦恼,朕不怪你,而且,皇儿所说本来也有些道理,只是我们不能用罢了。皇儿为国之心,朕已尽知了。”

“儿臣不敢,儿臣本来确实有三件事要求父皇成全,但如今,却不知如何开口才好。”王平伏下身子,把戏演的极其逼真。

“皇儿但说无妨。”

“儿臣不敢,儿臣这三件事虽然要求得父皇应允,却不可在此处说。”王平把身体伏得更低,诚惶诚恐地说道。

“哦?何事竟然在此处说不得?好,朕依你就是。朕今日就到皇儿府上坐坐,也正好有件事要和你说。”皇帝只是迟疑了一下,就答应了王平的要求。

“谢父皇恩典。”

————

王平是坐着皇帝的马车回到洛阳的。王平身体刚好,不堪路上颠簸,皇帝心疼儿子,便给了他这样的殊荣。

皇帝的御车是一辆典型的四轮马车,车身不但十分宽敞,车轴上还用了简易的减震器,再加上车中厚厚的铺垫,小太监的服侍,所以坐起来十分的舒服。王平和皇帝一路上聊了不少趣事,父子两人又显得亲近了不少。路上,王平没有提要求的事,皇帝也没有再问起。

回到洛阳时已过了正午,官员、皇子们都各自散去,而御驾则直接去了宁王府。

早在皇帝决定来宁王府那一刻起,就有内侍飞马来宁王府报信。此时,府前迎接御驾的人已经在门前跪了一片,王妃公主也在此列。

行完大礼后,皇帝和王平便被前呼后拥地接进王府。进了大厅,厨房便开始传菜。因为皇帝的到来,午餐十分的丰盛,各种汤菜有五十多种,整整摆了四张桌子。不过,没人敢和皇帝一起吃饭,坐下来的只有王平一人而已。

饭后,两人进了宁王的书房,单独谈话。

“皇儿快把你的要求说说吧。”皇帝坐在椅子上向王平问道。

王平连忙跪在皇帝面前道,“儿臣一共有三件事想求父皇,望父皇应允。”

“皇儿起来说吧,此处只你我二人,无须多礼。”

王平推辞了一番,终于站起来说道,“第一件事,是儿臣想离开京城,为父皇安抚一郡之地。”

“皇儿为何突然有如此想法?”皇帝有些吃惊,他不明白在洛阳住得好好的儿子为何突然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