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董肥肥要迁都?
作者:路九有猫      更新:2019-08-28 23:30      字数:3204

“要说这玩心眼儿,董卓那胖子还真不是那些浸淫官海数年的士人的对手。”公孙昱扒拉了两口菜,嚼得都有些咬牙切齿:“你看人家关东那些士人,一起兵讨伐,弄得跟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一样,甚至可能百年千年之后,世人都会认为这样一场仗是正义之战,只不过没有彻底的胜利便歇菜了。”

公孙昱顿了顿,咽下了嘴中的饭菜,叹了口气,道:“可,董卓呢,这个时候表面看起来张牙舞爪,可实际上就是被那些士人玩弄的傻蛋,屎盆子黑锅都让他一人背了,最后,他成了这个时代的祸臣!”

听公孙昱嘴里又是屎盆子又是黑锅的,竟然还一点不影响食欲。平阳公主不由脸一黑,放下了碗筷,目光幽怨地看着公孙昱道:“夫君,你如今越来越粗鄙了......”

“没办法,这世上的蠢蛋太多,不粗鄙、不骂人都忍不住,而且是越骂越觉得欠骂那种。”吃完公孙昱就一抹嘴,等杨柔儿那些带来的小丫鬟收完碗筷后,他又喝了一口水道:“群雄讨董,不过就是武人和士人为争夺权力,发动的一场战争而已。怎么韩浩那个家伙平时看起来也不傻,而且还能想出那种祸害人的计策,可为啥就是看不透这一点呢?你看看,这种事情,不是一眼就看透的么?”

“夫君,你我都是方外之人,自然跳出了时局,看得一清二楚。”平阳公主这会儿也没心思继续吃了,反而也感叹道:“可时局之内的人,大部分就是水里的鱼,自然只能波逐流了。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这个时代的人,身为当局者,怎么可能像我们这些化外之人看地清楚呢?”

公孙昱歪着头想想,好像的确是这样,他自己在前世不也浑浑噩噩嘛。要不是穿越,他哪能来这汉末三国装大尾巴狼,还能跟韩浩上课。

这完全就是站在这个时代的顶端看事情,能不清楚嘛!

可就在公孙昱咧嘴想笑的时候,杨柔儿忽然袅袅婷婷地进来了,看到公孙昱和平阳公主后,先盈盈地施了一礼道:“见过夫君,见过女君。”

一看到曾经那位烟行媚视又内心冷傲的女间谍,现在变得跟乖巧的小媳妇儿一样,公孙昱就忍不住又想感叹:不知是该感慨这爱情的魅力太大,还是汉代的女人就是命苦,只要一嫁了人,就自然而然变得三从四德。

反正没等公孙昱感慨,杨柔儿就蹙着娥眉继续说道:“夫君,校尉有请。”

公孙昱微微一愣,不由开口道:“发生了何事?”说完这句,公孙昱就有些后悔。毕竟,他现在还拿捏不准杨柔儿是否真的一下同过往一刀了断,爱自己爱得入骨了。

可想不到,杨柔儿却极其自然地回道:“应当是因为朝中议论迁都一事吧?”

这个消息虽然很令公孙昱震惊,忍不住腹诽着董卓那家伙终于忍不住要迁都了?

但,对于这件事,公孙昱倒不是那么吸引他的心思,他更多的还是欣慰杨柔儿的态度:毕竟结婚之前,这样的消息杨柔儿是断然不会透露给他的。

“仔细说说。”公孙昱拍了拍自己身侧的茵毯,示意杨柔儿不用如此拘束。

据杨柔儿所说,闻听关东起兵要勤王讨伐他董卓,董卓便有了迁都的想法。不过,此事毕竟牵连甚广,董卓也不好一意孤行。

于是,董卓便召开了廷议,讨论迁都一事。廷议那天,大老粗董卓还变得很温柔,也很有文化起来。

会议一开始,他就说道:“诸位,高祖建都关中长安,历时十一世,光武帝建都雒阳,亦是十一世。据神秘预言书《石包谶》说,这时应该迁长安,才能上通天意,下达民情。”

董卓一说历史,有人就笑了。

偷笑老董的人,是司徒杨彪,字文先,杨赐的儿子,杨修的老爸。

想当初,高祖刘邦立国,到王莽抢权前,历经不止十一世;光武刘秀立国到刘协止,亦不止十一世。董卓硬要说十一世,说明他的历史知识很有问题。

当然,董卓就是为了迎合神秘预言书的说法,故意使错。杨彪笑,也不是笑董卓故意使错,而是笑董卓这个招数实在太烂了。

虽然汉代迷信盛行,但朝中也是有不少有识之士的。杨彪当场站了起来,提出了三条反对意见:光武迁都,那是因为以前长安破坏严重,才搬来洛阳的,现在洛阳好好的,干吗要搬往长安?还有东汉建都洛阳已久,无缘无故抛弃皇家高庙,割舍皇陵搬走,势必引起百姓不满。

最后,杨彪更不客气了。他说:“《石包谶》是本邪书,你也信?”

公孙昱想,当时杨彪心里应该是想说的是:就那本破书,你也好意思拿来忽悠我们?

对于杨彪以上那两条意见,董卓愣了一会儿,没法回答。可都这个时候了,不行也要硬着头皮上。于是,董卓清清口,这样反驳杨彪:关中肥沃,故秦得并吞六国。现在的长安,木材资源相当丰富,武帝时代的陶灶还在,只要用心经营,什么豪华宫殿房子,不消多久,即可造成。至于百姓嘛,他们算什么,如果谁胆敢不走的,我派兵把他们通通赶到海里去淹死算了。

三句不离杀字,董卓的执政水平,也就这样了。杨彪当然不同意,执意劝阻董卓。董卓也拉长了脸皮,杀气腾腾的模样,想要杀人。幸好太尉黄琬一看情势不对,立即站起来说道:“董相国休怒,迁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杨司徒的意见,仅供参考罢了。”

汉朝三公,两个出来说话了,第三个觉得自己也该说两句话。于是司空荀爽也赶紧出来打圆场道:“其实董相国哪想迁都呀,只不过是因为关东联军逼得太紧,所以才做此大计,借故秦之山形,以便控制天下。”

两个和事牢,一前一后,一唱一和,犹如一阵春风,就把正怒气腾腾的董卓拍得只剩一缕轻烟了。

就这样,会议在极度不和谐的气氛中,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听完这个消息,公孙昱不由嘴一撇,不屑言道:“士人也就这德行了,忽悠董卓一个顶俩,可一触到他们的利益,就会跟火上房一样强烈抵制起来。不过,一幻想董卓那家伙充文化人的样子,就很好笑。”

杨柔儿娥眉再度深蹙,疑惑问道:“夫君不是一向心忧百姓,董卓此举祸及百万黎庶,怎么如今夫君却要赞同迁都了?”

一听到百万量级的百姓,公孙昱的面色便严肃了许多,摆摆手道:“我不是赞同迁都,而是不耻那些士人所为。他们嘴上将百万百姓当做借口,可实际上还是心怀私愿。”

“你想想那杨彪,四世里一共出了四位三公;还有袁家,四世里都出了五位三公。他们简直就成了雒阳里的耗子,都在那里坐下窝了,又怎会轻易舍得迁到毫无根基的长安?”

“还有董卓恐怕也是想到了这点,这次关东群贼起兵,让董卓深切明白了士人是不会同他合作的。故而,他惧怕这些朝中士人与关东士人里应外合起来,才执意想要迁都的。只不过,这些事儿不能拿到台面上,所以董卓才出了那么一个烂招。”

“那此番校尉大人请夫君商议,莫非是?”杨柔儿心猛然一紧,似乎想到了什么。

而公孙昱也不由起身,叹了一句:“应该是商议让我回京之事吧......毕竟,朝中迁都之事迁延不决,根子还在关东群雄这里,而我便是唯一与关东群雄有过交战的人。”

果然,一入贾诩帐中,贾诩连头都没抬,便拿出一封竹简道:“董公钧令,调你回京。”

公孙昱眼前蓦然便现出了雒阳那繁华宏伟的城池,以及城中数不胜数的亭台建筑在历史上,那座汇聚了古人无数智慧和汗血结晶的城池,就会再接下来的几日内,被董卓付之一炬!

一想到这里,公孙昱忽然便觉得心里有些堵。毕竟,建筑还是死的,可百万百姓,那可都是活生生的命啊!

然而,就当公孙昱不知该如何的时候,贾诩却忽然又继续说道:“不过,老夫却还不想让你就这样回去。”

“师父?”公孙昱不解,可贾诩却猛然又伸出了手,道:“不用多说,老夫早知其中缘由。朝中因为迁都一事迁延不决,而董公却要不顾百万百姓执意迁都,为今之计,只能让你在这里再打上一仗了。”

公孙昱一愣,随即便明白了贾诩的用意:董卓执意迁都,就是惧怕朝中士人和关东士人里应外合。可假如他在小平津再取得一场胜仗,那董卓就会看到关东士人不过一盘散沙的本质,由此一来,或许能够坚定住董卓抵抗的决心。

“可是,关东群贼也不全是草包,徒儿也不是想打就能赢的”公孙昱又喜又愁,还有些跟不上贾诩的思路。可贾诩却微微一笑,对着身后的屏风开口道:“元嗣,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