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脖子上驾剑,我却一点不慌
作者:路九有猫      更新:2019-08-21 23:35      字数:2655

“相国,黎庶百姓粗看起来,不过耕田、募兵、纳赋、服役而已。然相国麾下十万强兵,所食所用,皆从黎庶百姓身上而来。”

公孙昱再一次重申自己的治世之策,只不过这一次他功利直接了很多,直言不讳:“更何况,相国至长安后,需修葺长安旧殿、需繁荣生计、需稳固根本。这些人力,更是要从这数百万黎庶百姓身上获取。若不保证黎庶百姓平安到达长安,又何必迁都?何不尽情屠戮,杀他们一个干干净净!”

最后一句话,公孙昱说得同样杀气森森,比之董卓扬言要报复那些世家大族来,更加丧心病狂。

甚至,这种狂妄阴狠之语,让董卓都为之一凛。

还是那句话,董卓根本不怕公孙昱,而是他真被公孙昱说服了:迁都图个啥,不是图将他老董好不容易窃取汉室江山的好处,全都搬到他老董相中的长安老窝儿那里去?

而这些道理,董卓之前没想到过。或者说他意识到了,但绝没公孙昱解释得这般系统而精确。

至于说屠尽那些黎庶百姓,董卓更是连想都没想过:数百万的黎庶,就算刨去老弱病残孕,那也至少足有三四十万青壮。就算这三四十万青壮手无寸铁,可那也是三四十万的人!

他老董麾下是有十余万铁骑,可他既然对付关东群雄,又要抵抗河东的白波贼。一旦激起了民变,那他董卓只能祈祷死得不要太惨。

见董卓果然被自己吓住,公孙昱又赶紧趁热打铁,大声言道:“相国,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纵不惠民,亦不扰民,咸还未曾见有扰民害民者成就大业。相国欲中兴大汉,根基有二,一为世家,二为百姓,而今世家自矜迂腐,非但不附相国,更屡屡掣肘。”

“既如此,相国更当依托百姓,以百姓为己用。如此世族大阀纵然上蹿下跳,相国也有数百万、乃至千万百姓黎庶爱戴崇敬,又何愁大业不成?”

董卓闻言后不发一言,又一次死死地盯着公孙昱。这一次,公孙昱也不跟董卓打马虎眼,同样也目光凛凛地与董卓对视。

一时间,大帐之人立时看出这次两人,可不是之前什么各怀心事的迷之对视,而是真真正正剑拨弩张、一触即发。

不,实际上根本未有人触发,董卓已缓步走下主位,缓缓向公孙昱靠近。

他的脚步并不快速,但带着一种令人压抑的威迫。就在公孙昱根本来不及反应的时候,董卓陡然掣出腰间利剑,架在公孙昱脖颈上,厉声喝道:“公孙思伯,你好大的胆子!”

这一瞬,无名已蓄势待发,须发皆张犹如暴怒的狮子。可贾诩这一瞬也用利剑般的锐利目光,死死盯向了无名。

那一刻,无名看着贾诩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他选择了信任贾诩,生生忍住了护卫公孙昱的冲动。

“黎庶手无寸铁,目不识丁,不过草芥浮萍,何以赖为根基!”董卓眼中凶光毕露,杀气腾腾:“更何况,故土难离,这些黎庶百姓断然不会轻易从命,更有可能与老夫为敌!公孙昱你以为凭借一张利口,巧言混淆,便可令老夫轻信入彀不成?”

公孙昱这时一动不动,神色沉着。

他也从未想到,自己竟然有这种连死亡都不惧怕的时刻。

然而,仔细想想,这种反应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实在不是第一次董卓想杀他了,次数多得公孙昱都已有些麻木了。就跟前世蹦极玩多的猛人们,一上高楼就有跳下去的冲动,公孙昱真怕以后董胖真动手干掉他的时候,他都不会去躲。

另外,穿越过后亲历战场,见惯生死惨烈后,公孙昱也自然而然养出了一股不动如山的气度。

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得到的瞬间冷静清明的增益后,公孙昱的大脑瞬间已明确告知他:老董就是吓吓你,真要动手,他早抽冷子一剑捅翻你了,何必还给你解释的机会?

不过,大戏既然已经开场,公孙昱也不能失了影帝的风采。就在一瞬间,他陡然周身一震,面色慨然朗声道:“相国,恕属下直言,昔日汉廷也同相国一般,乃至张角之流有机可趁。黄巾之乱暴起,百万蚁贼席卷大汉八州!也正是朝廷不爱凉州百姓,大失百姓之望,才有凉州乱起,乃至朝廷风雨飘摇。”

说到这里,公孙昱微微回首,任由利剑割破自己的脖颈的肌肤:“更进一步而言,若非汉廷如此,相国岂有机会入主雒阳,执掌大权?而今相国在位,亲眼见殷鉴不远,又岂能不恤百姓,留他人以取事之机?”

董卓被公孙昱这番大胆的言辞震惊了,便是一旁的贾诩也有些发懵:没想到公孙昱在威势滔天、喜怒无常的董卓面前,也敢如此放肆,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董卓这一刻更是双目灼灼地盯着公孙昱,眼中的火焰似乎都想将公孙昱烧成灰烬。可公孙昱却一副九死不悔忠贞义士的风范,毫不退缩。

这一刻,大帐里的气氛更紧张凶险了。

谁都不知道,下一瞬董卓是弃剑饶过公孙昱,还是直接横剑一掠,取下公孙昱首级!

时间一点点过去

莫说贾诩暗中都揪起了心,就算是麻木的当事人公孙昱,心中也开始渐渐发慌了:特么这一次,董卓不像是玩儿假的啊可是,都这个时候了,自己也不能怂啊。

终于,就在公孙昱都开始密谋着暴露武力,随即同无名先杀出大帐时。董卓却突然变脸,哈哈大笑道:“好!很好!思伯不愧忠心老夫之人,实乃全军之典范!老夫以剑相戏,思伯不改初衷,此忠正果敢之人!”

董卓收起利剑,亲热地拍起公孙昱的后背。

谁都知道,‘抚背’这个动作是汉代领导对属下最直接亲近的一种勉励。可谁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公孙昱的后背都特么湿了,努力半天才挤出一个想哭又想笑的表情:“相,相国英明”

董卓犹如得胜的大将,施施然走回了主位,如肉山压顶般再度坐下后,开口又道:“思伯所言,只道出了黎庶百姓乃老夫根本。只是故土难离一事,不知思伯有何妙策?”

公孙昱这才轻轻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将事先谋划好的说辞道出:“相国,迁都一事非相国至过,乃关东群贼勾结白波贼作乱,相国不得不为也。既如此,相国何不张榜宣示,以令雒阳百姓黎庶知晓?”

董卓听完有些反应不过劲儿来:关东群贼是关东群贼,白波贼是白波贼,他们什么时候搅合到一起了?

可随后又看到公孙昱俏生生眨着眼睛的示意,董卓当即又开怀大笑:不错,这天大的屎盆子不扣在关东群贼和白波贼身上,还留着过年呀?既然双方都已兵戎相见、水火不容了,那这种污蔑不,这种舆n gong击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刻,董卓是越看公孙昱越顺眼了,不由又开口多问道:“非是老夫坐观黎庶伤死,实在是两百里方圆,二十万户,难以整治,老夫也是无可奈何。思伯如此谋定在胸,不知还有何良策?”

“相国心忧黎庶,实在万民之福。”公孙昱又拍了一记马屁奉上,随后才谦虚道:“良策不敢说,倒是真有一些想法。”

董卓此时威戾的胖脸上掠过一丝急迫,开口道:“思伯但管直言,老夫绝不怪罪。若正中老夫心怀,此番迁徙大计,便交由思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