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春条
作者:红裙子      更新:2019-08-12 21:50      字数:2564

云蓝记得,在上上辈子,用楮树皮造纸,多是选春天或者春夏之交,二到三年生的楮条。虽然大衍的楮树似乎有所不同,但在春选会选料时,她就已经发现,春天的皮料是比冬天的好。因此她打定主意了,今年就开始准备造纸的原料的。

当然,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就未必都能如愿了。

因为大衍造纸习惯了用冬天的枝条,还多用一到二年生的枝条,而且如今大衍纸价昂贵,这皮料也昂贵,没有谁会任其生长而不及时砍条用来造纸的。因此,在冬天的砍条之后,到了而今阳春三月,云蓝还真不容易找到还没有砍条的二到三年生的楮树枝条了。

云蓝想了想,还是对陈瑜道:“陈姐姐,我印象中,娘亲让我背的书里边,似乎说是春天的枝条剥下的楮皮,更适合造纸。你知道谁家还有没有在冬天砍过枝条的,长了约有二到三年的楮树林吗?”

陈瑜道:“外祖家就有啊!”

说着,陈瑜又有些奇怪:“我倒不是怀疑褚伯母让阿蓝你背的这些书不对。但是阿蓝你真的没有记错吗?当真是用春条造纸更好?若说之前的制墨呀、宣石呀、抄手砚什么的,当初褚伯母只是专心造纸,没有对外说也不奇怪,但为什么,褚伯母在世的时候造纸,也都是用冬天的楮树枝条呢?”

云蓝早就想过这个问题,道:“因为在我不甚清晰的印象中,这本书,好像是娘亲在过世前没多久才发现的,似乎是夹在什么里边,我也记不清楚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娘亲生前都没提过这些东西的原因吧。”

陈瑜恍然大悟,道:“这就不奇怪了。我猜,这肯定是很早很早之前就留下来的,或许就连阿蓝你外祖父,不,应该说是祖父,也就是褚家主支以前的人,都没有发现。不然,怎么会到了你这时才说出来呢!”

这么一说,陈瑜又叹息道:“只可惜褚伯母……不说这个了。那阿蓝,你知道为什么春天的枝条造纸更好吗?我在春选会的时候听花铃说,以前也不是没有人用春条造纸,但春天采集的楮树皮比较柔嫩,而且多汁液,因此造出来的纸虽然比较柔软细腻,但颜色会发黑。”

云蓝笑道:“若是我有办法能让春条造的纸变白,那用春条造的纸不就又光滑又洁白了?”

陈瑜问:“还能让春条造的纸变白?”

云蓝点了点头,道:“当然了!”

陈瑜喜道:“若是春条造的纸也能与冬条的纸一样白,自然是春条造出来的纸更好了!我还听说,春条比冬天容易剥,是不是呀,阿蓝?”

云蓝点头笑道:“没错。”

陈瑜道:“既然如此,我得赶紧与小舅舅和哥哥说,将外祖家的那片楮树林,让给阿蓝你造纸好了!反正外祖家的小纸坊也用不了多少。况且,以后有了这个咱们合伙开的造纸作坊,也没必要再让外祖家单独开一个纸坊,到时连外祖家的小纸坊也留给我们就近染笺纸用。”

云蓝忍不住笑道:“这样怎么行?有陈姐姐你这么贪心的外甥女吗?我看不如这样,若是我们高价买这楮林,张三爷多半会说送给我,不如我再分一成的份子给张府,陈姐姐觉得如何?”

陈瑜思索了片刻,道:“我觉得,就凭阿蓝你告诉小舅舅关于制墨的事情,这片楮树林,你径直收下也算不得什么,倒不必提份子的事情。况且阿蓝你也说了,你说买下楮树林小舅舅都未必会同意,他还会接受你说的一成盈利?却是不必说得这么清楚,弄得这么生分。”

云蓝还想说什么,陈瑜道:“好了,阿蓝你就安心收下。我在纸坊还有份子呢!这片地不过是二千两银子,我拿两成的红利已经多了,你别说什么借了我外祖家还有哥哥的势的问题,而今你可是简在帝心的红人了,这片楮树林就当是我入伙的!”

云蓝笑道:“陈姐姐既然这么说,我就却之不恭了。”

话是这么说,但一片楮树林可不比这块地,云蓝还是决定到时按三成的红利给陈瑜算。

陈瑜闻言笑道:“这么说,我与哥哥和小舅舅说一声,阿蓝你就可以安排人过去砍枝条了!这片楮树林就在宣州城郊,外祖家的小纸坊附近!只是,这一片楮树林还是小了点,我觉得,以这个造纸作坊的规模,还得自己种楮树,或者再买一大片才行。”

云蓝道:“我也有这个打算,但怕是不容易找到卖家。”

陈瑜若有所思:“待我让哥哥和小舅舅问问看。”

云蓝摇头道:“现在宣石那边事情多,还是先别拿纸坊的事情去打扰张三爷和大将军吧。”

陈瑜却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宣石那边这么久也已经有章程了,而且这楮树林的事情,还需要小舅舅和哥哥亲自过问吗?不过是吩咐下边的人留意着,根本不用小舅舅和哥哥分心,你放心好了。”

云蓝笑道:“似乎我到宣州之后,好多事情都是麻烦大将军。”

陈瑜大方道:“没事,阿蓝你记着有这事就好了!”一边说着,陈瑜已经一边叫了人去跟陈玄玉和张清说将楮树林转给云蓝的事情。

云蓝道:“这么说,得尽快安排人砍枝条了。”

陈瑜笑道:“我外祖家这么多人,倒是不用担心。”

云蓝忍不住笑了。

张府发现了宣石之后,因为众人都猜到了这事与云蓝有关,而陆家、昭亭褚家等几家更通过各种途径证实了这个猜测,所以都派了人注意张府和云蓝的一举一动。

因此,张家新墨的事情虽然没有对外放出消息,但因为陆家将新墨送到了宫中,而陆家与昭亭褚家又留意着张府的动静,还是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且想到卫家当初制墨技艺的长进,也猜到了张府这新墨与云蓝有关。

这么一来,即使有吴王准备到宣州的消息,云蓝与陈瑜前往泾县,也依然备受关注,只不过没有人出现给两人添堵而已。

而很自然的,张府在城郊的楮树林突然砍条,也引起了陆家与昭亭褚家的注意。

两家懂造纸的人,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张家是傻了吧,这时候砍条?冬天干什么去了?若是不会造纸,就专心制墨!省得出来丢人!

但很快,陆家和昭亭褚家的人就想起了云蓝,登时一个激灵:就算张家不会造纸,褚云蓝也总应该知道吧?!为什么不阻止?或许这就是褚云蓝授意的!褚云蓝为什么会在这时砍条?因为想赶着在今年开始准备造纸的材料,所以不惜选用不那么好的春条;还是,褚云蓝认为,这春条造纸正合适,比冬天的枝条好?!

也不能怪两家会对约定俗成的造纸技巧产生怀疑,实在是先有卫家制墨技艺见长,之后又出现个抄手砚,而后还有宣石,这还没喘口气,又冒出个张府的新墨,就好像云蓝什么都会,而讥笑、不相信褚云蓝的,到最后都会追悔莫及。

陆家、昭亭褚家不想到头来后悔,因此即使只有一丝可能,也赶紧抓牢了不放,自然就不由得生出了疑心。

而陆家尤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