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找到了
作者:红裙子      更新:2019-08-12 21:49      字数:2605

这村妇已经吓坏了。

恰如云蓝所想,这村妇并非有意兜头给云蓝一盆冷水,她不过是今早与儿媳生了几句口角,心中有气,往外泼水时就下了大力气,也没注意到有人从旁边走过。

云蓝自然不能没法将这事的怒气,全都倾泻到这村妇身上。

因此,在这村妇惶恐地跪在地上赔罪时,云蓝并不想多说什么,就挥了挥手。村妇没想到这几个贵人轻易便饶过了她,感激不尽,又磕了几个头。

云蓝觉得自己会折寿的,后退了两步。

这么折腾了片刻,云蓝身上更冷了。

若不是裹着陈玄玉的大氅,只怕一阵风吹过,云蓝都会瑟瑟发抖;就是现在,也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喷嚏。

陈瑜上前拉过云蓝的手,入手冰凉,惊呼道:“这么冷!阿蓝你觉得怎么样?!”

云蓝说话已经带了一丝鼻音:“有点冷。”

银光道:“不如先把湿了的衣衫换了,我这里有小姐的衣裳。”

云蓝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当下护卫及陈瑜、银光、如意一众人将村妇家围得严实。云蓝换过衣衫从里边出来,立刻觉得舒服了许多。

向陈瑜、银光安抚了几句,表示自己没事了,云蓝找陈玄玉谢过大氅之情,却看见陈玄玉面无表情看着一众手下。

既然担着护卫之职,这些手下就应该负起责任,但这次却都轻忽大意,无人在前头看着,以至于没能及时发现村妇有泼水的举动,也没有为云蓝挡开这一盆水。这次还只是泼水,若下回是放冷箭呢?!

一众护卫自知轻忽大意,都露出了惭愧之色。

陈玄玉冷冷道:“回去自己领罚!”

云蓝站在旁边看到护卫散开,这才走过去,道:“多谢陈大将军,只是大氅已经弄湿了,待我回去洗干净了,再还给大将军。”

“无妨。”陈玄玉道。看到云蓝双唇已恢复了血色,脸上也不复刚才的苍白,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还好吧?”

云蓝有些诧异地抬头,旋即莞尔一笑:“我已经没事了。”

陈玄玉点了点头。

尽管云蓝再三说自己已经没事了,但陈瑜终究不放心,一行人回到了张府在泾县的庄子,让守在这里的管事给云蓝煮了姜汤驱寒,银光又重新给云蓝梳洗了一番,稍作休息。

云蓝吃了姜汤,发了汗,觉得舒坦了很多,想起来时看到庄子旁边有一条清澈的溪水流过,问是什么溪。

张清道:“当地人都称之为乌溪。”

这就是乌溪?!大衍的泾县也有这么一条溪流?

云蓝之前都没往乌溪这边考虑,闻言,惊喜地问:“不知这乌溪的上游,可有一处分成了两条支流?”

张清想了想,向守在这里的管事看去。

管事道:“这事小的并没有留心。”

云蓝有些失望,心里暗忖是不是沿乌溪看一看,能否找到如同上上辈子天然就有造纸地利的地方。

管事又道:“打这里往乌溪的上游,小的不知道有没有分成两条支流的,但是在下游没多远倒是有。”

云蓝惊喜道:“当真?”

陈瑜问:“阿蓝问这个,可是也与造纸有关?”

云蓝点了点头。

之前张府的人也在旁道:“小的想起来了。泾县虽然没有小岭村,但就在庄子附近的云岭南坡却有一个名为小岭坳的地方。”

云蓝笑道:“既如此,过去看看好了。”

一行人沿清澈的溪流往下游而去,还没到所谓小岭坳,云蓝就看到了乌溪的两条支流,不远处是云岭。

而且看地形,这里似乎就是后世宣纸最负盛名的作坊所在。

看见云蓝停下脚步,蹲下去掬起一捧溪水,还没来得及阻止,云蓝就尝了一口,陈瑜无言以对。

还好这溪水看上去还比较干净,但想到云蓝受了寒,胡乱饮这溪水,谁知会不会闹肚子。

陈瑜问:“如何?”

云蓝点头道:“还挺甜的。再试一下旁边的支流。”

一行人听到云蓝这话,相顾无言。

陈瑜看见云蓝尝过了乌溪两条支流的水,又扯下了溪边不远处一棵大青檀树的叶子细看,问东问西的,才回到众人当中。

云蓝已经决定将造纸作坊安在这里,道:“就是这里了。只是不知这片地是谁家的,是否能买下。”

张清看了自家外甥和外甥女一眼,道:“这里并非农田坡地,大约仍是官府所有,我让人代褚大小姐问问。”

云蓝忙道:“多谢张三爷。”

既然已经寻到了地方,张清就派人去打点买地的事情。

已经过了正午,上午众人只是随意吃了点东西,一行人就回到了庄子,让管事预备晚饭。至于寻找松材的事情,也只有等到下午了。

云蓝又觉得有些昏沉。但一大上午,众人都在忙着给她找建纸坊的地方,总不能到下午她自己在庄子上歇着。况且这几日她都有点疲乏,并没有什么大碍。因此,吃过午饭,又休息了半个时辰,几人就说起了寻松材的事情。

因为对于大衍的人来说,即使并非笔墨纸砚的匠人,笔墨纸砚也已经深入到他们生活中的各方面。所以云蓝对于大衍墨的了解,仍比不上陈瑜、陈玄玉甚至如意、银光这些人,更别说张清了。

但云蓝却有着上上辈子诸多先人的远见卓识,而且之前为了参加春选会,她对于大衍制墨的现状也有了粗略的了解,知道大衍世人所用之墨,还多是松烟墨。

这松烟墨,顾名思义,即采用松枝燃烧的烟作为原料。

张清道:“松烟制墨,最好是选用肥腻、粗壮的古松,即松脂较多、生长年份长的老松,这样的松材,出的烟才黑且多。反之,年份短,长在北坡、背阴之处的松材,出来的烟多是呈白色或青色,为下品烟料。这是众所周知的。”

云蓝连连点头,这观点与上上辈子倒是没有什么不同。

张清又道:“自上古到现在,视为上等松材的,有终南山、九江庐山、易州、黄山、松罗山的古松。只可惜为了制墨,多年采伐,到如今许多老松早已砍伐殆尽。上品松材难得,这也使得现存的上等佳墨,多是百年以上的古墨,如今新出的松烟墨,却极少有品质上佳的了。王芝山乃黄山的支脉,或许会有没让人发现的古松,也未可知。”

说起来,寻找松材还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

因为绝大多数的古松已经砍伐殆尽,即使偶尔有遗留下来的,也多是长在悬崖峭壁这些等闲人到达不了的地方,想采伐自然万分艰险。

云蓝对张清的话并不抱什么希望。张家既然如此想,同为宣州制墨名家的卫家,就不会想到这个吗?

但云蓝也没有径直给张清泼冷水,沉吟片刻,突然想起一事。如今上等的松材这么稀缺,但大衍笔墨纸砚如此贵重,怕就算古松长在悬崖上,这些人也不惧采伐的,就不知上上辈子黄山的诸多奇松,都还在吗?

还是,这些奇松如今树龄尚小?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反而让云蓝记起上上辈子曾经看过的,关于松烟墨原料的事情,当即问张清道:“张家可曾试过用松根木心制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