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交忘年将心比心 蔽风雪坐困愁城 六
作者:装睡的起点      更新:2019-09-07 12:46      字数:2701

忽律丹虽然早有防备,但还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赵长信的部队在几天之内就变得协调一致,应变迅速,暗叹此人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然而此刻不容忽律丹多想,看见对方两支铁钳即将插入本军阵营,形成一个铁桶一样的圆圈要压迫自己,马上传令变阵。

守方刚才还在紧缩的阵形瞬间有如一个激流中的漩涡一般,不停地旋转扩张。

双方发生接触之后,忽律丹的漩涡阵竟像附有有极大的吸力一样,不断将赵长信的士兵裹挟到阵中并被分割开来。

不到一时三刻,赵长信那两只强有力的铁钳已经荡然无存,竟然全部被吞噬进敌阵之中。

赵长信见状只得再次认输,而忽律丹却仍然如第一次一样,不骄不躁,明示赵长信只要操练妥当,随时可以再次找他一试。

两人也不多说,各自引领着自己的部下回归到王城的军营中。

张望之看到赵长信殚精竭虑多日,只为了今天,却挑战失败,便想出言安慰。

哪知道赵长信并不难过,忽律丹如此强悍反而激发了他的雄雄斗志,在这荒凉的北地荒原,能有这么个可以随时挑战的对手,却是比在大汉边关时还要刺激有趣。

见到赵长信没事之后,张望之也不再罗嗦,依旧赶赴苏家去教苏通国读书。

董洪熙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闷,曾经几次找到李陵询问外面的风吹草动,却总是让他失望而归。

不知不觉间众汉人已经在坚昆王城待了一个多月,盛夏早已匆匆溜过,已到了极北之地的秋天。

这次他再次见到李陵却得到了喜讯,原来匈奴单于见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汉使的下落,以为他不是早已逃回了大汉,便是误闯误撞不知道走到了什么蛮荒之地,已经死于异族或猛兽之手。

所以壶衍鞮单于传出文书,停止缉捕汉使,也让各地苦苦巡逻的匈奴骑兵得以休息。

董洪熙当天晚上便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并开始各自收拾行装,准备过个一两天辞别了李陵就向南踏上归乡旅程。

哪知道第二天一早起来,却听见外面发出一阵阵有如虎啸狼嚎的恐怖声音。董洪熙走出帐篷查看,却原来是一场在秋天难得一见的沙尘暴席卷了整个坚昆王城。

极北之地冷酷无情的秋风像刀子一样裹挟着粗粗的沙粒打在董洪熙的脸上,分外疼痛,他只得马上紧闭双眼,退回到帐篷之中。

这场异常猛烈的沙尘暴竟然把悬在半空中的太阳遮得密密实实的,原本透明纯净的苍穹被黄沙织染成了一片昏黄阴暗的幕布,让所有人都分辨不清正确的时辰和方位,末世降临一般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然而这暴风狂沙却肆虐得还嫌不够,像是贪得无厌、残忍绝情的暴君一样,直到要埋葬掉世间所有的生灵才算解气。绝地冰风一刮就是三天,等到它结束时,坚昆王城已经全部都变成了金黄色,

帐篷顶上、地面上,到处铺满了粗粗的黄沙,像是附着了一层成色不好的金子一般尴尬。

见到这令人心惊胆战的沙尘暴结束,董洪熙暗叫万幸,只不过他刚刚走出营帐,却是一股不期而至的冰魄寒风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像魔鬼般扭动腰肢的细小雪花。

原来这是一场极北之地旷世罕见的沙尘暴,紧跟着它任性脚步而来的便是霜雪冰冻的开始,实为极北之地百年难得一遇的寒流。

虽然气候开始变得恶劣,但是董洪熙想到此后的天气只有越来越寒冷难熬,这时不走,越是耽搁越是走不成了,便向李陵提出辞行。

李陵见到面色焦急的董洪熙,明白他这是归心似箭,只得好言劝慰道:“今年真是不凑巧,才值秋季,就已经冷成了这个样子,还不知道冬天要冻死多少牧民和牲畜。汉使归乡心切,我能理解,只是如此严寒的气候在咱们大汉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以你的身子骨和年纪想要在这种天气下跋涉万里,无异于自寻死路。我料想走不出十天半个月,先不论人会怎么样,马匹便会受不了冻毙在这人迹罕至的草原荒漠中,没了马匹更是寸步难行,到时候汉使进退不得,只能眼睁睁地坐以待毙了。”

“是啊,我一生舞文弄墨,为官之后又是养尊处优,本来就体质羸弱,这种痛彻心扉的严寒确实让人生畏,只是如果此时不走,必定要等到来年春天才可动身,这么漫长的冬季却要如何熬过?”董洪熙听了李陵的话,更是焦虑万分。

“如若汉使信得过本王,来年春天,等到冰消雪融,我让我那徒儿忽律丹护送你们归汉。忽律丹的真实身份我一直没机会和你们说起过,现在说与你听也无妨。他是匈奴右贤王的公子,论起身份来说在匈奴贵族当中尊贵无比,论起一身的本事在匈奴的年轻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杰出人物,有他尽心竭力地护送,必定可以确保你们一路上安全无虞。更何况汉使在异域他乡才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已经忍受不住了,可曾想过苏子卿在距离此地更为遥远的严寒北方,一待就是十九年,也不曾放弃归乡的念头,更没有埋怨过在这苦寒之地任岁月蹉跎。我看汉使尊台就听我的,踏踏实实在这里熬过寒冬,若是感到寂寞,可以随时到我的营帐中喝酒聊天以打发无聊的时间。你看如何?”遇到这种天气李凌也没有办法,只能尽力劝慰董洪熙。

董洪熙也知道李陵所说的都是实情,老天爷作对,让他暂时还不能踏上归乡的旅程,却是谁也无可奈何的事情,只得向李陵拜别,黯然返回营地。

张望之得知还要在坚昆王城熬过整个寒冬才能再次启程,明白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中最重要的人物董洪熙身体单薄,年纪又偏大,没走到一半可能就会经受不住,与其现在冒险走到半路上被风雪围困,还不如等到来年春天更为保险。

既来之则安之,他仍旧每日到苏家讲解书经,闲暇时指点几下冯汉远的武功,每逢赵长信和忽律丹约战时,便兴致勃勃地前去观战助威,半年下来,竟然也看出了点排兵布阵中的门道。

赵长信与其他人不一样,知道了还要在这里度过整个冬天,又得知忽律丹也在此地相陪,顿时手舞足蹈了起来。

有这么一位对手可以陪着他随时演练兵阵,比起回到枯燥无聊的大汉来强上百倍。

只要不是碰到极端恶劣的天气,他和忽律丹隔三差五地便要比试一番,赵长信从起初的百战百败开始逐渐有了起色,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居然也是偶有胜绩。

等到了残冬之时,两人竟然互有胜负,不分伯仲了。

眼看着冬天渐渐过去,地上的冰雪开始消退,虽然已值早春,但是气候依然十分寒冷,这北方极地的春天像是一位矜持的待嫁闺秀一般,始终半遮半掩,不肯屈尊降临到众人身边。

此时,董洪熙却是再也忍耐不住了,天气虽然还是冷峻多变,但已经不像严冬时那样骇人了。

况且这个天气只有越来越暖和的道理,他们又是一路南行向着更加温暖的地带跋涉,现在出发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这一天,正在几个汉人商量着南行计划之时,见到一个匈奴侍卫跌跌撞撞地闯进营帐之中,众人正在惊愕间,却听那匈奴侍卫气喘吁吁说道:“众位贵客请赶快移步右校王寝帐,他老人家已经快不行了,正在弥留之际,特意差遣在下来通知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