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章 元华《东荒经》 法不传六耳
作者:风萧炜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92

对于大神通者而言,大家的起点与资质相差并不大。盘古神祗虽然略胜一筹,那是因为继承了盘古开天的功德。因而,在这个盘古所开辟的鸿蒙宇宙中掌握了一些先天神祗望眼欲穿的规则。只是有开天功德相随,必然也有着先天因果相依。盘古神祗受到了天地的眷顾,自然也肩负着天地赋予的责任。而先天神祗虽然没有继承到开天功德,自然也就没有了先天因果的约束。相比而言,却也难以说清是盘古神祗受益还是先天神祗受益。

要知,盘古神祗有先天大因果相随,证道混元之前,必然要先了却先天因果才成。若不然,只能以殒身偿还了。先天神祗没有先天因果的约束,自然是无拘无束,若是机缘降临,证道反而要比盘古神祗来的轻松。只是不管是盘古神祗还是先天神祗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功决与道法。

虽说万法归宗,都是由大道衍生而来。但是却因为神祗的先天属性的差异,演化出了数不胜数的修炼方法。这些功法中,自然是鸿钧道人亲传的金丹大道最是广为流传。只是金丹大道虽好,毕竟是适宜于鸿钧道人。而且鸿钧道人所传的金丹大道虽然以体、心、道三类分为修为、境界、道行,但终究还是以道为主。至于那修体与修心也只是因道而延伸出来的,只是其中最根本的基础罢了。至于那些威力惊人的体术、道决、神通更是少的可怜。即使鸿钧道人传出了几个,但大多都是以安身保命为主。这种情况,又怎能那些先天神祗满足?

这些盘古神祗与先天神祗都是夺天地之造化而生,每一位都是惊才绝艳之辈,除却那不能以常理计算的鸿钧道人之外,其余人等,有岂会被他们放在眼中?只是天地间只有一块造化玉牒,虽然破碎过一次,但被鸿钧道人集全了八成左右。如此一来,在理论知识上,鸿钧道人自然远远的越众位神祗,这也是金丹大道这个近如完美的功决能够流传洪荒的缘故。鸿钧道人需要金丹大道的传扬获取先天教化大功德;而神祗们需要金丹大道来参悟天地至理。

然而,大道本就不全,才有盘古损身演化鸿蒙;造化玉牒不全,才有鸿钧道人游走洪荒,教化天下。因而,这金丹大道也就不全。金丹大道是鸿钧道人所创,虽说适应此时洪荒的大多数种族,但终究只适应于先天生灵,而且只能照本宣科的修炼至大罗金仙境界。大罗金仙之后的境界却不是这金丹大道能够参悟的。

此刻这些大神通者都对未来的走向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虽然不知具体的变化,但也明确:这不全的天地终究会被大神通者一一补全,待天地补全之后,盘古开天的伟大工程才算是圆满落幕;而这天地才将由先天转化为后天,这金丹大道自然也就结束了教化先天生灵的使命。如此一来,这金丹大道虽好,终究还是要退出天地之外。因此,大神通者自然就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因而,这盘古神祗也好,先天神祗也罢,都不是照本宣科的修行金丹大道。而是结合自身的优劣,参悟金丹大道,创出最最适合自己的修炼体系。这些修炼体系才是大神通者立足于洪荒强者之列的根本。

前文说过,神通即为本能。只是除却少数几个本命神通之外,大多数的神通,包括逆天神通,都是神祗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积累的知识,然后以大毅力、大悟性,将体术或者道决转化为了神通。从此,这些神通就成为了本能。而神通的成就自然也与神祗的修行功法息息相关,如此一来,神祗自创的功法轻易不会外传。若是被对头知道了自己的修炼功法,那神祗的根底与手段就会被推演出来,甚至连破绽都可能被对头找出来。

所以,往往传道之时,都有法不传六耳的典故。即使是一个师傅,教授不同的徒弟,也都是当面传授,绝对不会让第三者知道的。此时,元华要传授自己以盘古元灵辛密创立出来的《东荒经》,自然不会马虎的。虽说元华等人都是那紫霄宫中三千鸿蒙客之一,但是也不能确定有没有那个神祗在暗中监听呢?

在打斗对拼上,元华自然不会惧怕任何人,但是大神通者都有自己的特长。那祖巫帝江的度天下第一,巫皇刑天战意无穷等等,即使是元华自己都有神秘莫测的太阳神眼,可以关注到其余的大神通者,不怕被现。因而,这天地间若是出现了以听来为神通的大神通者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大神通者之间除了论道辩法之外,一般授徒,悟道、参法都是遵循法不传六耳的惯例。而《东荒经》乃是元华以自身的见闻,包括自继承于盘古的天地信息,以及盘古元灵辛密等组成,自然也要遵循这个。

这《东荒经》共分为经》三部。《东》部之中的东自然就是指东王,也是指洪荒东王这个神位。可是这《东》部之中所记载的并不是东王的平生经历与一生所学。而是以东王为,6续的排列了洪荒之中有名有姓的大神通者与先天神祗。凡是实力能达到大罗金仙以上者,都有一个列表。其中记载着这些神祗的事迹与神通,可谓是洪荒之中一本神祗大全。这《东》部之上,如今所记载的神祗名号非常多,那紫霄宫三千鸿蒙客与数万玉京客都位列其上。只是这些神祗大多都是空有其名,更多的只是元华对这些神祗的第一印象。如翻到火神祝融那一页:

盘古神祗,乃盘古精血显化,为十二祖巫之一。位列洪荒火神之位,掌控洪荒万火之源。居于南昆仑大光明宫,虽为火焰神祗,却崇尚力量。为人看似粗放豪迈,却也不失稠密心思。其曾与太阳神祗硬拼三拳两掌,越挫越勇。后被天帝帝俊与东皇太一联手追杀,虽败不亡。

而《荒》部之中的荒自然就是指洪荒,泛指洪荒大地,天地内外。其中所记载的大致可分为两集。这《天》集之中所记载的泛指洪荒大6之外的各种奇异的天象以及种类繁多的能量属性。包括雷火罡风、日月星辰、地水火风等等。而《地》集之中所记载的则是指洪荒大6之上除却先天神祗之外的各种生灵,包括山石草木、花鸟鱼虫、走兽飞禽、鱼虾蛟龙等等。

这《东》部与《荒》部可不是现在就能全书的,元华也缓慢的在添加着。凡是每到一地,元华都要将所遇到的洪荒经历一一记录到《东》部与《荒》部之中。这东、荒两部若是能够完本,必然可为功德至宝,将囊括洪荒内外的所有信息。有两部在手,洪荒内外,再无元华不可知之事,再无元华不可识之物。

而《经》部之中所记载的自然就是元华创立的东荒秘法了。这东荒秘法乃是以盘古元灵之秘为基,结合太阳神祗所拥有的盘古目光收集到的信息共同创制出来的。也是分为体、心、道三类。体自然就是体术,主要就是挥肉身的最强力量,以近身搏斗为主。包括各种变化之术与。心则是指境界的修养,兼修各种道决,主要是以自身沟通天地,借助天地之力来伤敌。而道则就是道行,为修炼的基础。

任你修为高深,金身不破;任你境界莫测,法力无边。若是不修道行,那就算不上是修道。到头来,终究会化作灰灰。因而这道之一途为所有神祗所重视的,《经》部之中的道自然也不例外。所谓修道,自然要有道基。东荒秘法之中道分为二,乃金丹与元胎双修。金丹就是金丹大道,乃是道基的最完美体现。

金丹大道乃是鸿钧所传,即使没有高深的悟性,难以理解天地轨迹的运行。但是只要勤修金丹大道,持之以恒,必然会迈入金仙之列。而金丹一成,自然会绽放出金色毫光,去自动探索体外天地轨迹的运转,将大道轨迹全都收敛于金丹之中。如此一来,道行自然是稳步的提升,而这一粒金丹之中,也就蕴含了天地至理。因而,东王没有舍弃这个金丹大道,而是将其归纳到了《经》部之中。

至于元胎自然就是元灵元胎,乃是东荒秘法的基础所在。虽然借助金丹也可驭使神通,但是威力不及十一。而这元胎修炼之法极为苛刻,即使是盘古神祗也难以掌握,更不用说其他的先天神祗了。

以元胎为道基,唯有金仙以上才可修炼,这比之金丹大道的起点高出太多了,因而,这也注定了东荒一脉难以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