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浣青衫      更新:2019-07-30 02:44      字数:2464

看到那张名为“绿绮”的三尺长琴,楼下懂得乐器的江湖人士得见宝琴真容,皆是为之一叹。

谭雨筠见陆忏盯着古琴的样子,不屑道:“不就是一张琴么,有什么可宝贝的。”

陆忏摇摇头笑道:“你可真是眼浅的很,这琴名为‘绿绮’乃是大文豪司马相如的宝琴,琴内有铭:桐梓合精,他以此琴奏‘凤求凰’,与卓文君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乃是名噪一时的绝世名琴。”

谭雨筠哪里听过什么司马相如,撇嘴道:“你们这些人的眼光我是不能尽懂的了。”陆忏一笑道:“你闲时多听些故事也是好的。”

芙蓉楼下有一战鼓,是当年洛阳兵乱所遗留下来的,只见一个小斯双手握着鼓锤,用尽全身力气敲击战鼓,连敲了三下,然后朗声叫道:“请比试者登四楼演奏,比试开始!”

这比试未曾安排顺序,只是谁敢比试,便要将名字登记在册,到芙蓉楼四层奏上一曲,输赢高低都由乐圣亲自评判。

比试开始后,一些来参加比试的闲散的江湖年轻人没有抢先登楼,几乎都是看向四大宗门一侧,想看其中是否有强者想要率先出手。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其实在这些无门无派的江湖散人的心里,始终是要比宗门各派的弟子地位莫名其妙地矮上一节。

没多久,青羊宫率先走出一人,众人皆是一凛。青羊宫乃是正道领袖,此人作为青羊宫弟子自然备受尊崇。

陆忏身旁有一些江湖人已经开始与同伴议论起来,陆忏听得他们的言语,原来率先登楼的这个青羊宫弟子名叫楚淮墨,在师门同辈中排行第四,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只见那楚淮墨一身青羊玄衣,施展本门轻功,踏着芙蓉楼檐,身似青羽,直接从楼外飞身而上,踏出五步借力就已到了四层。

陆忏见此,心想:“青羊宫的‘飞天纵’果然是上等的功夫,不过这人功力只怕不能将这门功夫发挥到极致,不过是想哗众取宠罢了。”他不禁可惜地摇摇头,叹了一声。

楚淮墨登上四楼,在勾栏处站立,面朝楼下诸派众人。

他取出一支赤玉箫,在阳光照耀下,玉箫闪着赤红的光辉,耀眼夺目。

这箫名为“朱仪”,是前朝大德以血玉所筑,吹奏起来如同凤凰泣血而鸣,是以多用其奏悲凉凄清之曲。

楚淮墨吹奏起来,声音高亢清灵,有余音绕梁的气势,果不其然,为与“朱仪”相衔合,他奏的是一首“边塞曲”,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悲凉之音配上血玉朱仪,天造地设,箫音潺潺之间,透出心寒之意。黄沙漫天,长烟落日,似乎都出现在听箫者的眼前。

良久,一曲作罢,楼下众人皆为之赞叹。

楚淮墨嘴角含笑,略施一礼,便飞身下楼,回到了青羊宫的队伍中。

这时,却见芙蓉楼顶乐圣段无涯所在之处,有小斯遵照吩咐挂出七盏红彤似火的灯笼。

旁边的诸派皆是向楚淮墨纷纷道贺,这比试每人共有十盏灯笼,能让名满天下的乐圣挂出七盏,这已经胜了众人一筹。

面对许多人的称赞,楚淮墨一一还礼,但眉目中还是隐藏不住他的骄傲与欣喜。

“朱仪神箫果然不同凡响。”

“是啊,果然还是名门正宗的弟子较为优秀,身具上乘武功,竟连音律也是这般精通。”

“这芙蓉乐会怕是没有我们这些人的机会了。”

众人谈论不止,已是没有了开始时的跃跃欲试,听过楚淮墨一曲,大多数人心里已是打起了退堂鼓,纷纷有了退却之意

“谁说无人胜得了他们宗门!”

一道声音传来,从人群中挤出一个紫衣年轻人,他眉目还算清秀,面色过于白湛了些,倒多了几分女子似的柔美。

一个粗壮汉子调笑道:“小白脸,你是哪里来的,难道你能比得过楚淮墨?瞧你这面色,也不像走过江湖的,还是赶快回去安生些,别惹麻烦为好。”

紫衣年轻人对汉子说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下苏自华。听过塞外曲,我倒觉得刚才那位朋友的技艺比不过在下。”

那糙汉子又是笑道:“年轻人还是不要逞强的好,这牛皮不是好吹的。”

苏自华面对众人的哄笑,却一副理所当然的的神色道:“没试过怎知我是吹牛?”

陆忏见他脸不红心不跳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家伙有趣得紧,也是和众人一般笑出声来。

谁知那苏自华竟真运起轻功,踏上四层,虽然没有楚淮墨那般行云流水,但四层还不算太过高耸,一般轻功好些的人都能从楼外上去。

楼下众人注视着他,以为他这样大造声势,应是有什么名器作为倚仗。

却不曾想,苏自华自顾自地摸索出来一根普普通通的竹箫来。

看着他手中略显斑驳的竹箫,有的人暗自叹息摇头,有的人又是笑出声来,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苏自华用衣袖擦了擦竹箫,脸上笑笑,竹箫竖在嘴边,奏起乐律。

谁能想到,那竹箫不甚显眼,声音却如川流击石一般,回荡在天地之间。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箫声震荡,千军万马奔涌而来,铁蹄践踏,兵戈沙场,原来竟是一首震古烁今的兰陵王“入阵曲”

当年兰陵王因为面色柔美,只得带上修罗恶鬼假面,以震慑三军。驰骋战场,无往而不利,敌人见之皆闻风丧胆。

苏自华奏“入阵曲”,他本是面色柔美的男子,这一曲金戈铁马,竟如同面覆兰陵王的修罗假面一般,气势恢宏。

许久,箫声跌宕,渐入尾声,余响不绝,楼下众人的震撼竟是不弱于刚才那首“边塞曲”,也不知是谁先叫了一声好,众人皆是纷纷大声叫好。

此曲过后,无人再敢小觑这个手握竹箫的年轻人,更是别说讥讽苏自华了。

苏自华下楼后,乐圣便给出了评价,芙蓉楼八层外竟也为他挂上了七盏红灯。

正道宗门各派看到芙蓉楼上那七盏血红的灯笼,皆是看向楚淮墨,只见他礼貌性的笑笑,当众人转过身不再看他后,他面色骤变,眉眼低垂,牙根紧咬,冷哼一声。

陆忏拍拍苏自华的肩膀,对他笑道:“你吹的入阵曲很好听。”苏自华回笑道:“是吧,我师父那老头子也这么说,我都怀疑他收我为徒是为了听曲儿来着,谁让在下英俊潇洒天资不凡呢。我说兄弟,你不上去试试?”

陆忏微笑道:“不急,我再看看。”苏自华也拍拍他的肩膀道:“也是,没有我这样高的天分,上去也没用不是。”说完又是连着大笑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