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作者:梦中渡劫      更新:2019-07-25 12:31      字数:2414

杨国忠作为主考官,集合了全天下大部分的大儒和吏部官员们一起去批阅科举士子的考卷,李适之作为吏部尚书,也来到一起去审阅士子的考卷。

李适之拿起了两份考卷,李适之看了这两份考卷,道:“这两份的答卷都很不错,你们看看哪一个好一些?”

吏部的几个官员拿过去看了看之后,点点头道:“这两份答卷都可以选取。”

“什么答卷这么好?”杨国忠过来,拿过两份考卷看了看道,“确实不错。”

李适之道:“我认为这个杜子美的答卷,更加切中时弊,忧国忧民,更好一些。”

杨国忠想起了什么,皱皱眉头道:“不然,我觉得这个宋若思的更好一些,条理清晰,更加实用。”

吏部其他几位官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同意谁的意见都不好。

李适之道:“罢了,杨国舅是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就依从杨国舅的意见吧。”

杨国忠没说什么,点点头把杜甫的考卷收了起来。

李适之感受到了杨国忠对自己有一股子敌意在,感到莫名其妙,正在思索为何会这样的时候,猛地出现一个念头,杨国忠可是国舅,会不会是圣上跟他提到了什么话,圣上对他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所以杨国忠才对自己也不待见?

李适之后背发凉,不再多说什么,之后便称身体抱恙,回到家中。

科举的结果出来之后,果然宋若思中了榜,吴念落榜,同时落榜的还有杜甫。

李白对所有上榜中举的进士重新排查了一遍,却没有什么发现。再过十日是进行殿试的日子,那时候玄宗要亲自给这些中举士子出题,若是这些士子中有什么辽东的刺客在,玄宗必然很危险。

李白一遍又一遍地排查这些中举士子,每一个都家世干净,身份也都是能查得出来,都是真的。

李白有些头疼,不对劲,这些士子一定有人是有问题的,只是藏得太深,只要他不跳出来,谁也不能发现他。

李白索性不再去排查,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天的殿试上,李白和玄宗、高力士商议之后,还是在殿试那日加强守卫。只是在玄宗挨个给那些中举的士子出题之时,照例是没有外人在的。而且在玄宗赐中榜士子进士出身的时候,两人会有一次接触,若是那人是刺客,即使不是顶尖的刺客,也足够杀了玄宗。

高力士道:“圣人,要不然咱们换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主持这次殿试吧?”

玄宗摇摇头道:“自从大武则天皇太后开创殿试之后,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并且赐进士出身的惯例就实行了。从那之后,都是由天子主持,从未改变,祖宗之法岂能因为我而改变?传出去,旁人会认为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好,只能依靠龟缩度日。朕这个皇帝,岂不成了笑话。大唐的国威何在?”

李白叹道:“为今看来,要是完美解决这件事,保护好圣上的安危,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玄宗问道。

“找人去假扮圣上。”李白道,“若是圣上同意,让别人假扮成圣上的样子去进行殿试,殿试题目依旧由圣上出,评判也由圣上做,只需要一个传令之人就好。”

高力士道:“李翰林的法子可以。”

玄宗皱眉道:“万一被发现怎么办?”

李白道:“圣上若是同意此事,我有八成把握能不被发现。”

玄宗问道:“太白,你是不是要亲自扮成朕?”

李白点头道:“由我来假扮圣上,不被认出的几率是最高的。其余人都容易死在刺客手里,如此一来,就暴露了。将军也可以,只是将军和圣上的体型相差太多。”

高力士道:“圣人,李翰林此计可行的,李翰林武艺高强,刺客那里能伤害他?圣人要是亲自去主持,太危险了,大唐没了圣人,可就是天塌了。”

玄宗思索道:“如此也好。”

李白道:“我这就去制作圣上的面皮,圣上原谅太白大不敬之罪,实在是权宜之计。”

“我能理解。”玄宗淡淡地道,“爱卿快去准备吧,朕给你准备一身合身的龙袍,你先穿上试试,尽量模仿好朕的相貌动作。”

李白点点头行礼道:“尊旨。”

李白离开之后,玄宗的眼神变得愈发冰冷,道:“将军,你说太白有这样的能耐,万一他真的把朕给杀了,然后取而代之怎么办?”

高力士急忙道:“圣人这是说的哪里话,首先李翰林怎么会有如此歹毒心肠?他哪里有那个野心?要是这样,当年太子叛乱时也不会舍生去帮助圣人啊。就算李翰林有这份歹毒野心,他也没有那个能耐从老奴手里,做到悄无声息地刺杀圣上。”

玄宗点点头道:“朕不知为何,最近总是爱胡思乱想。”

高力士道:“圣人你太累了。”

李白越发感受到玄宗对自己的淡漠了,李白觉得自己离走的那天已经不远了,就是不知道,玄宗会不会对自己动手。

李白索性不在多想,就算玄宗要对自己动手,大不了就是一死,只是诺依……

李白想了想,想起了要离去的吴念。

落榜的吴念已经没有初来长安的壮志,李白也不知道为何吴念突然就心灰意冷,不再做官。

李白买下一辆马车给了吴念,为他送行时,问道:“念儿,为何突然不想做官了?”

吴念道:“叔父,你说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怎么了?”李白道,“你以为不当官就没出息?”

吴念道:“我从小和祖母祖父,总是想成为和祖父一样的人,能够造福一方,做个好官。可是从到了长安之后,我就发现,即使你能做个好官,能造福一方,也挡不住大势,挡不住朝代更迭,战乱之苦。叔父,你说有没有一个可能,有朝一日,朝代不在更迭,战争不再爆发,当权者能够一直清明下去,百姓能一直安居乐业?”

“能的。”李白点点头道,“真的能。”

李白认为,自己的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真的吗?”吴念喃喃道。

李白道:“真的,但是这样的朝代来临,需要我们的努力。就算你不再做官,但是你也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去推动那样的朝代来临,著书立说,教育子弟……最不济,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后代。”

吴念点点头。

李白道:“我还要拜托你一件事。这梧桐棺木,你帮我安葬在大匡山一处隐秘所在,不用任何陪葬品,只需要把这座棺木安葬下去就可以。”

吴念点头道:“放心叔父,我会办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