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作者:梦中渡劫      更新:2019-07-25 12:31      字数:3025

今年的除夕热闹得很,除夕大典加上册封贵妃的典礼一同进行,百官朝贺,太极殿大宴群臣,很是热闹,朝臣都在高兴之际。安禄山的这话却让百官色变。</p>

杨贵妃看着玄宗,玄宗玩味地看着安禄山,道:“安爱卿今日能认贵妃为母,很好,这个礼物朕就替贵妃给了,任命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诸位爱卿有意见吗?”</p>

裴敦复就要站起来反对,却被裴宽拦着,裴宽对他摇摇头,示意他不要冲动。还有数位朝臣也是如此,被身边的人给死死拉住。</p>

安禄山一一看过去,百官表情尽收眼底。</p>

李林甫道:“安大夫有带兵之能,又是贵妃娘娘新收义子,可担此重任。”</p>

席见侯也道:“安大夫为人忠直,可。”</p>

裴宽也道:“安大夫以前是亦在范阳任职,比臣还要熟悉范阳政务,最为合适。”</p>

“既如此,那就等开朝之后,正式任命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p>

安禄山大喜,道:“谢圣上。”</p>

玄宗看向一旁一直在饮酒的李白,道:“李翰林,今日是贵妃娘娘大喜之日,太白可否作诗一首为贵妃娘娘贺?”</p>

李白起身摇晃着道:“臣尊旨。”</p>

李白看了一眼杨贵妃,诵道:“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p>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p>

一枝秾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p>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p>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p>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p>

李白诵完诗作,众朝臣都点点头,交头赞好。</p>

而一直对李白心怀敌意的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学生,则感到不齿,他们认为李白谄媚求贵,屈身尊荣。</p>

“好诗。”玄宗不动声色道,“赐李翰林黄金百两,加赐朕的这枚玉玦。”</p>

群臣震惊,圣上贴身之物,岂能轻易给之?</p>

那些翰林学子和国子监生则是嫉妒不已。</p>

李白收下玉玦。</p>

玄宗道:“今年我大唐遭逢不少喜事,吴令光叛逆,被裴敦复将军剿灭,裴将军生擒吴令光,可谓功不可没。”</p>

裴敦复行礼道:“此乃臣之本分。”</p>

玄宗挥挥手,道:“赐黄金千两,加封食邑五十户。”</p>

裴敦复大喜,道:“谢圣上。”</p>

玄宗接着道:“回纥人和突厥人自相残杀,回纥大败突厥人,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讨伐西突厥,杀莫贺达干,扬我大唐国威。突厥人内讧不断,突厥乌苏可汗被杀,传首京师,安禄山在其作用可谓不小。安禄山,朕都不知道怎么封赏你了。”</p>

“圣上这话就见外了,臣已经认了贵妃娘娘做母亲,那么圣上不就是臣的父亲?咱们是一家人了。”安禄山哈哈笑道。</p>

“好儿子。”玄宗笑眯眯地道。</p>

安禄山也笑眯眯的,脸上肥肉挤成一团。</p>

晚宴过后,朝臣散去。只剩下玄宗、杨贵妃和高力士三人。</p>

玄宗对杨贵妃道:“朕已经给你名分,算是对你补偿。”</p>

“有用吗?”杨贵妃冷淡道。</p>

“滚回去。”玄宗道。</p>

杨贵妃一笑,起身在贴身丫鬟陪伴下离开太极殿。</p>

玄宗等他走后,疲劳的去了歇息之处。</p>

玄宗躺着问高力士道:“将军,如今朝堂之上有李林甫把控,外患也基本消弭,朕累了,朕不想去管朝政了。让这天下无为而治吧,把政事都委托给李林甫吧。来年的巡狩,也不去了如何?”</p>

高力士闻言跪下道:“圣人不可荒废朝政,自甘堕落。天子巡狩自古有之,天下大权,岂可假借外臣?圣人不要因为今日百官而意志消弭啊。”</p>

玄宗道:“将军,朕真的累了,连将军对不理解朕了吗?”</p>

高力士叩首道:“老臣说的是狂妄之言,虽罪该万死,但是圣上万万不可荒废自己。”</p>

玄宗默然良久,许久道:“将军起来吧,陪朕喝酒。朕不会说这样的话了。”</p>

高力士点点头,起身去拿酒。两人喝得酩酊大醉,高力士知道眼前借酒消愁缓解压力的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要挑起的,是一个江山。</p>

安禄山自此常去禁宫,每次见到杨贵妃和唐玄宗时,总是先给杨贵妃行礼,而后才是玄宗。玄宗问他为何,安禄山道:“臣是胡人,胡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话逗得杨贵妃哈哈大笑。</p>

微笑的玄宗,心里有把安禄山碎尸万段的打算,却不能实施。</p>

安禄山有时候和杨贵妃独处,对杨贵妃道:“义母觉得李太白此人如何?”</p>

杨贵妃道:“此人文武双全,才气和傲气一样高。”</p>

安禄山摇摇头道:“儿子不这样认为,儿子只是觉得李太白此人卑劣无耻,若不是他,寿王也不会去蜀中。”</p>

杨贵妃神色一动道:“寿王殿下去了蜀中关李太白何事?”</p>

安禄山故作奇怪道:“义母不知?寿王去蜀中,正是李太白给圣上出的主意啊。儿子大胆说一句,儿子认为寿王殿下比当今太子有才能多了。”</p>

杨贵妃不语,她本来对李白颇有好感,李白为她做的几首诗,都很有才气。</p>

安禄山接着道:“还有就是,李太白为义母作的诗,明显对义母有偏见。如今朝臣皆说圣上宠幸义母,荒废了朝政,说义母是红颜祸水,他们这不是在放屁吗?”</p>

“可这又关李白什么事呢?”杨贵妃问道。</p>

“这李太白看似是傲气凛然,但实际上是个趋炎附势之人。他为了取悦众朝臣,所以就在义母被圣上册立为贵妃那日作了那首诗。”安禄山道,“义母,你还记得李太白那日为您做的那首诗中用了什么典故吗?”</p>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杨贵妃回忆起来道,“是赵飞燕。”</p>

安禄山道:“义母不会不知道赵飞燕的下场吧?被群臣逼迫而死。李太白这就是诅咒义母没有好下场。”</p>

杨贵妃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对安禄山道:“安禄山,你可有什么办法,赶走李白?”</p>

安禄山道:“办法当然有,只是需要义母去做一些牺牲。”</p>

杨贵妃一听安禄山所说的话,就明白了什么意思,道:“你是想用我去离间李白和圣上?”</p>

安禄山道:“是,只有这个法子,才能真正让圣上和李白的关系,彻底破裂!”</p>

杨贵妃道:“可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p>

“那是自然。”安禄山笑着点点头。</p>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这就是我李白》,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