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太子谋反
作者:梦中渡劫      更新:2019-07-25 12:30      字数:2418

“这个也不急。”孟浩然道,“我有一位朋友懂得音律,改日我带你去拜访他,你哼唱与他听,他帮你谱写上。说不定能够传唱呢。”

“我就怕我哼出来的和我想得完全不一样,白瞎了这首词曲。”李白道。

“这首诗已经不算诗了,倒不如就叫他词罢了。”王昌龄道,“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诗体啊,刚才浩然兄说这个叫做三五七言,那么是不是还可以三句五句七句换一下顺序,多加调整,另成一体。”

李白心道,后来的宋词,是不是就是从现在出来的。

孟浩然也眼神一亮点头道:“确实可以,我们几个是不是开出了新的流派了?”

“可以闲来无事的时候玩一玩,怕是很难成为主流。”李白苦笑道,“现在的人们还难以接受,会把这当成风花雪月之语。”

“太白说的是,这个和那些风月场所的娼妓歌词是一样的。”王昌龄道。

孟浩然想了想,道:“我还是觉得这题材也也可以流传的,这种题材也可以用昌龄那种边塞风格的辞藻去做啊。”

“也是。”李白道,“只不过需要时间去流传。去让人们适应。”李白是知道的,日后这种题材,在下个朝代将会风靡天下,形成一个时代的标志,与唐诗齐名的宋词。

“我读过昌龄兄的诗,昌龄兄的宫怨诗也是自成一派。”李白道。

“我做过几年的秘书郎,整日在宫中的,听这些宫女抱怨。有时候也会感慨,为他们写上几首诗。”王昌龄道,“我知道太白在长安时,做的一些宫怨诗也很是不错。”

“我那个也是兴起而作。”李白笑道,“不过说起啦,我们两个在田园诗上,可比不上浩然兄,浩然兄在这方面可是能独占鳌头的。”

“得了吧。”孟浩然道,“我是在田园乡居的日子比你们都多,所以在这田园诗作上,写了不少诗。说起来,太白你的那首山中问答也很有意思,‘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很是奇妙,太白的诗总有一种飘逸的仙气,很是奇特。”

“浩然兄谬赞了啊。”李白笑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你看你这首诗作,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最是容易传唱,定能流传千古。”

“你们两个倒是相互奉承起来了。”王昌龄笑道。

三人聊的正欢,伯禽实在忍不住了出来偷偷在李白后面扯扯他袖子道,“父亲,我好饿啊。你是不是忘了我和姐姐了。”

“你个小馋猫,父亲怎么会忘了你们俩,厨房里有吃的,我给你们做好的,你去叫你姐姐给你盛出来。”

“哦。”伯琴跑了回去,叫姐姐去盛上饭菜。

几日过去,三人不是在痛饮畅聊,就是在鹿门山游山玩水。孟浩然对这鹿门山很是熟悉,熟悉到几乎每个角落都知道,李白带着儿女一起,跟着孟浩然游遍了鹿门山一带。

还没到朔日,李皓就神色匆匆而来,带着一封书信,来到鹿门山找李白。

“堂兄不是朔日才来,怎么今日得空了?”李白得知李皓前来,去了院里笑问。

“太白,出事了。”李皓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这里有你的信,你一看便知。”

“发生什么事了?”李白接过信奇怪地问道。

“我也不知,今日有一人骑马而来,直冲县衙,说让我把信交给你。”李皓道,“说是这信是从长安来的,我一听觉得此信干系重大,便立刻来找你,送信那人道让你尽快看了信,一看便知。”

李白看着信,没有立刻搭话,看完之后,面色露出不安。

“坏了,李令问要出事了。”李白心里一块石头压着,“我得立马去一趟长安。”

“你若有事,便快去吧。”李皓道,“平阳和伯禽我来帮你照顾。”

孟浩然和王昌龄也道:“若是有事快去吧,我帮你照看着儿女。”

几人都没有去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需要立马去一趟长安。”李白道,“伯禽和平阳就拜托你们了。”

“好,我为你备上好马。”李皓道,“你还需要什么。”

“别的不用了。”李白道,“堂兄我们这就离开,另外韦安那里你送信给他,说我已经去了长安,叫他不必担心。”

“好,我们走。”李皓点头道。

李白骑着马狂奔,心中焦急之余,也想着该如何应对。

不知道这次来得及来不及,李白接到李令问这封信,这封信可以说是一封求救信了。李令问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李白说了,太子要趁着玄宗西游狩猎之际,竟然要劫持天子,逼迫天子退位。李令问还把自己知道的太子的谋划一一说明,李白不知道自己赶到那里时,事情会发生到何等地步,玄宗知不知道此事,太子成功或者失败,太子还未动手的话自己该去如何劝阻,太子动手了,若是成功自己去了又能如何,失败自己还要不要帮助太子?

李白心里只盼着李令问能劝说住太子不要去行此危险之举,因为李白感觉这是个圈套,太子不可能成功。因为玄宗不是个傻子,太子的举动实际上是瞒不住他的。不良人在手的玄宗,整个长安没有他不知道的,只是玄宗既然知道太子的谋划,为何没有动作呢?

此时的长安,李璘和李林甫在永王府中谋划着。

“这次我们在太子身边安插的人手回报了,这个太子真的敢去做这等事情。”永王李璘道,“太子是不是疯了?”

“这次我们都不用去谋划什么,只需要等着太子露出马脚就可以了。”李林甫道,“太子竟然意图谋反,真当咱们的陛下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都知道了,圣人也一定知道的,我们装作不知道,就等着看太子是怎么死的就行了。”

“我实在想不明白,他好不容易得到了太子之位,竟然还不满足,心急地要索求皇位了。”李璘开怀笑道,“太子自作孽,这下好了,父皇一定对李亨失望透顶,这个太子之位就一定是我的了。”

“恭喜太子了。”李林甫躬身笑道。

“现在说这个还早。”李璘虽然受用,但还是矜持着道,“相爷,这次我们真的不必做吗?若是父皇真的被劫持了,听从了太子退位怎么办?”

“不必。”李林甫一口回绝道,“我们不能有什么动作,就装作不知道。以圣人的耳目,不可能没有察觉,我们越是掺和,就越乱,到时候圣人问我们为何知情不报怎么办?我们现在禀告圣人不信,我们说不定还会被太子倒打一耙,告我们诬陷。就装作不知情,到时候看好戏就成了。我们越是早做准备,越是惹得圣人怀疑,就到了那个时候,再做举动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