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美如画之虎丘
作者:执笔绘斜阳      更新:2019-07-24 06:11      字数:2598

听到七里山塘的叙述,莫然和静娴诸人很好奇的寻找七只石头做的狸猫,碾转了大半天路程,终于把七只石头狸猫一一找寻到,待找到分水狸的时候,天已经渐渐黑了。

暗红的落日再衬托着刚刚种下秧苗的稻田,火红色和金黄色交相辉映,真是一副绝美的好风景,由于再回苏州城中的府衙已经来不及了。

潇恩提示就在七里山塘住下,这里住宿吃饭都很方便,当晚莫然一行人就住在通贵桥下的一个客栈里,这样就省了好多路程,本身一天跋山涉水就很累人了,大家对住宿那里都没什么要求,只要有一张床、一顿饱饭就足够了。

可是晚上刚刚吃了一顿现做酸辣粉后,大家就被潇恩喊到山塘街溜达,街道两旁都是星罗棋布的小吃摊。

名以食为天,历朝历代美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店铺两边是成串的红灯笼,街道边是各色七彩灯笼,卖肉的灯笼是粉色的,卖青菜的灯笼是绿色的,卖鱼的灯笼是青灰色的……显然古人的智慧也是超强的,他们都在用灯光给自己的商品默默加分。

近处看像一片七彩的世界,远处看像是一片赤红的花海,因为这些商贩的灯笼虽然颜色多彩多姿,显然还是以红色为主,毕竟红色是吉利、喜庆的象征,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红色。

山塘河和山塘街相邻,街边上是做买卖的灯火,河里边也是做买卖的灯火,山塘河的小船上不仅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更有可口的饭菜和饮食。人们还能顺着小船游荡,不费一点体力就可以游遍山塘街的全景。

河里的七彩灯火和街上的七彩灯火交相辉映,真是一片绝美的风景,在京师只有元宵佳节才有如此美景,可在七里山塘,这已经渐渐形成生活的一个部分,每天都在上演。

有诗曰:“山塘七里繁华梦,赢得姑苏一炬红。”

七里山塘虽然繁华,可并没有完全开发起来,通归桥往西走不了一里路,就灯火稀疏起来了,人烟也渐渐稀少,东边的灯火也只到白公祠,也就没什么看头了。

不过第一次看到如此夜景,赵玄睿都在感叹,苏州果然自古就是好地方,只可惜少了led的七彩线条灯,不然肯定更美。

莫然自嘲道:“别说led的七彩线条灯了,现在连电都没有,穿越到这里我们能不饿死,都已经阿弥陀佛了。”

静娴挤了过来说:“皇上你们再说啥?”

莫然和赵玄睿齐声说:“我们再说笑话?”

待他俩走远后,静娴满脸的懵逼,什么是led的七彩线条灯啊?

第二日天一亮,众人还沉浸在七里山塘的夜市中,潇恩又开始喊人起床了,他喊的口号是:“睡觉不能睡得太多,生命本就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事情,只有这样大明才会越来越好。”

众人醒来之后,四个人分配到一辆马车,除了莫然和静娴单独坐一辆马车外,其他谁都没有例外。

一共也就四辆马车,不能把所有人装完,潇恩带头骑马前进,其他十几个武将也都骑马前进。

一路上潇恩就在莫然的御轿旁边指指点点,说了此行的目的,前往海涌山。

又说到海涌山当年是大海中央的一处小岛,当年在吴越争霸的时候,吴王夫差为了防止自己父亲的坟墓被盗,就把自己父亲吴王阖闾葬在这里。

千百年来这海涌山已于陆地相连,由于其地势偏高,但又没有高到一定的境界,也只比陆地高个三十几米而已,山不像山、坡不像坡。虽然埋着吴王阖闾很有名气,但总不能叫阖闾之墓吧!

当地的百姓很有创新能力,根据吴王阖闾死后三天,有白虎卧在阖闾坟前赶不走的故事,称呼这个山坡坡为虎丘,千百年来时过境迁,吴王墓已不知在虎丘何处,唯留下一座剑池,传闻专诸刺吴王僚的鱼肠剑就埋葬于此。

当潇恩一一叙述完毕,莫然感觉这虎丘特牛叉了,一个小小的丘陵简直是名胜古迹的集中地。

前山有一代名妓真娘的坟墓、山中间是剑池、山上边有一座佛塔,据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那段时间建立的。

后山有茶圣陆羽高度评价的虎丘泉。虽然莫然不会品茶,不懂得泉水是怎么评价来的,但作为穿越者,他和赵玄睿都觉得陆羽评价绝对是对的。

陆羽的评价绝对比后世的十全老人——乾隆帝靠谱的多,起码陆羽会分一二三四五,而那个乾隆见到什么都是天下第一,好端端的一个皇帝,搞得好像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还有的就是是憨憨泉还是胭脂井,都不算什么有名气的东西,最有名气的还是剑池。

从千人石上朝北看,有一个拱型的圆洞门,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写。

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颇为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写。

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

据方志上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用来做饮用水。唐代李秀卿曾品为“天下第五泉”。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池子,却有那么多门道,其中还有许多名气不算太大的人也写着,在那竖直的悬崖上,是书写篆刻的好地方。

潇恩又问莫然要不要提笔写两个字,好做纪念一下,也可以让后世瞻仰。

莫然笑这说:“不知道写什么,再说自己的字也就一般般。”

虎丘很小,也没怎么被做成游玩的地方,好多地方都是茶园,除了几个名迹之后,再聊无他意。

潇恩怕众人无聊,又从苏州的地方志上找到了虎丘的探秘事迹。

传说这剑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而是靠人工斧凿而成。剑池水中有着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许多宝剑,剑池下面埋葬着吴王阖闾的尸体和珍宝。

当时,秦始皇称帝后为了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想挖出阖闾陪葬的珍宝和宝剑,于是调兵遣将,从咸阳不远千里到达虎丘山下安营扎寨。他们四处打听,八方开掘,可是折腾了好久却一无所得。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不知从哪里听到了关于剑池的传说,也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带人来到剑池,兴师动众,大肆开掘,结果,和秦始皇的遭遇一样。

连吴王阖闾的刀剑踪影也没有看到,更不要说吴王阖闾的墓穴了。

三国朝代,东吴孙权也梦想能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他亲自带领兵马来到虎丘剑池开挖,但仍是毫无所获。

晋代大司徒王旬和他的弟弟司空王珉,为了寻找到传说中埋在剑池下面的宝藏,竟把自己的馆舍建到了虎丘,但是等待着他们的还是失望。。

潇恩又说:“这个剑池面积不大,之所以前人挖掘失败,要么就是准备不充分,要么就是半途而废。还有许多大学士判断剑池只是春秋时期练剑时淬火的地方。

我不那样认为,我认为无风不起浪,附近许多村民都在干旱的时候发现剑池下方是有通道的,是一个三角形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