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国舅1
作者:执笔绘斜阳      更新:2019-07-24 06:11      字数:2056

消除了赵玄睿带来的隐患,已经是到吕宋岛的第四天,莫然并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是帮静娴找回亲哥哥,只是静娴的亲哥哥却在土著人手下当将军,这就需要从长计议了。

莫然召集众人协商,其实早在张琰兄弟两人回京师的时候,为了避免静娴和自己的亲哥哥决战沙场,徐王朱允熙就曾经制定过一个计策。

吕宋岛就像一个诺大的蛋糕,三个土著部落联盟王国和小宋朝把这个蛋糕一分为四,小宋朝在最西边,土著人的王国位于东、南、北这三个方向。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就称呼他们为东王、南王、北王。

其实原本土著人刚刚好有四个部落联盟王国的,只是他们的西王去年受到小宋朝的突然攻击,那时候小宋朝正从偏僻的地方走出来,在赵玄睿的带领下,正准备大干一番,刚刚好看上了西王肥沃的土地,恰好西王又是四个土著王国中实力最弱的。

在小宋朝的突然袭击下,西王的都城被迅速被攻占,西王的子民也投奔了其他的几个土著王国去了,其中西王的大将军阿驽投奔了南王。

小宋朝得到西王的土地,也在这里休养生息起来,期间阿驽率领过南王的五千士卒来攻打小宋朝,二次都没有打下来。最后阿驽花费大代价邀请所有的土著王国联合在一起,两万人的协同攻击才赶走小宋朝。

从西王被灭,到把小宋朝赶走,这场部落级别的冲突,整整持续了两年,小宋朝的三千禁军也只剩下八百人。

现在静娴的哥哥,阿驽将军就在南王的属地驻扎,之前阿驽率领一万多人准备攻击静娴的部队,却被朱允熙给打回去了。

因为朱允熙率领一千多人沿吕宋岛南行,发现了南王的驻地,朱允熙隔着老远对南王驻地扔炮弹,就这样把南王吓得够呛,赶紧召回阿驽回去防御。

从那以后,只要阿驽要来攻城,朱允熙就去炮轰南王的驻地,不知为何这几天,阿驽又来攻城了,所带领的士兵还翻了一倍。四万士兵把土城围了三圈,让朱允熙都没法出城。

莫然揉揉额头,自己的大舅哥显然不是省油的灯,过几天肯定还会卷土重来,自己硬打肯定不行,虽说土著人是一群乌合之众,可是很容易伤到自己的大舅哥的。

如今只能使用谍报战,莫然让张奎帮忙找到几个会说土著话的人,让他们去吕宋岛的土著人那里打探情报。

这几个间谍临行前被莫然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又每个人赏赐了大把的金银和布匹,莫然许诺:“只要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你们的奖励将是双倍到十倍,消息越重要奖励就越高。”

间谍们听到大明皇帝的许诺,个个精神抖擞,好像看到无数财宝在向他们呼唤,个个骑着马儿扬起鞭,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五天后,王涛带着一万五千名明军赶来了,带来的人比莫然预期想的多。大部分间谍也都回来了,没回来的估计已经成为了烈士。

莫然探听到好多有用的消息,比如他大舅哥阿驽迟迟没有过来攻城,因为是他带着四万士卒败退回去,南王觉得他没有用,就剥夺了阿驽的大将军职位。

还有就是南王军队的成分,四万军队不是南王一家的,有南王自己的一万人,东王和北王各四千人,阿驽自己带过去的一千人,还有从苏禄(今菲律宾西南,是当时菲律宾霸主。)借来的一万五千人。

甚至连阿驽为何被南王撤掉职位,都打听的一清二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南王原本以为阿驽能收复西王的领土呢,将自己的领土扩展二倍。

南王就舍命陪君子玩一把,结果自己掏干了国库,租借了三个国家的军队,却没见到一毛钱利益,真是气的想撞墙。

从这三个问题分析出不少消息,苏禄就是这个地区的霸主。阿驽其实也不受欢迎,只是能给南王带来利益罢了!

莫然没想到苏禄离吕宋岛那么近,记得前两年苏禄的使节,还跟着吴晗的商船拜访过大明的。

那是莫然四年九月份的时候,苏禄的使节上贡了两箱珊瑚和一箱珍珠,得到的却是价值数十倍的回礼,由于当时海路受阻,在大明收复琉球和东番后,他们才从南洋回到自己的祖国,接送他们的工作都是吴晗做的,所以这次要派吴晗率领一万明军,乘载四十艘铁皮龙船,把苏禄的领土核心苏禄群岛围起来,恐吓一下,让苏禄主动撤军。

莫让又让几个回来的间谍,携带重金去游说三个土著国王的亲信,让他们反对战争,把军队撤回,然后各回各家。

没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莫然的恐吓和离间都起到了效果,苏禄国不仅许诺撤回自己士兵,只要大明愿意,他们的苏禄士兵还可以充当内应,打开南王的城门。

东王、北王、南王的亲信手下收了钱后,也是不遗余力的拆阿驽联军的后台。

南王手下亲信说:“再这样闹下去,到时候大王不会有一点存粮,没有存粮就没法养军队,无法养军队就没办法维护王权。”

吓得南王把军队该辞退的辞退,该解散的解散,毕竟农业生产才是目前最大的事。

东王和北王的亲信则说:“那个阿驽是外族人,如今手握四万重兵,却没办法打下一个连一万人都不到的部落,是不是别有居心,想长时间的霸着军队,借此收买士卒,到时候再收复西王的疆土,然后再与我们对抗。”

东王和北王一想,无论真假,自己的军队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放心……。

就各自派人撤回来自己的四千军队。

南王看到又有八千军队撤走,高兴的不得了,这下子又能省不少粮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