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摩崖石刻 下
作者:愤怒的奶嘴丶      更新:2019-07-21 12:57      字数:2180

王伊念呼哧呼哧的跑到林涛面前,问道:“大哥哥,你真的想去那个地方么?”

王伊念突然间问这个,让林涛措手不及,他匆忙笑道:“是啊是啊,哥哥还有几个朋友也要去,他们是去看看,不会破坏祖神崖的。”

王伊念喘着气,满脸通红的说,“大哥哥,我刚才是骗你的,大人们说是不让我们小孩子去那里,可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偷偷去过,那里不好玩,真的,不骗你,骗你是小狗。”

林涛笑了,揉着王伊念的小脑袋道,“乖伊念,我们不是去玩的,是研究那些古代人是怎么把字刻上去的,研究他们写的字漂不漂亮的。”

王伊念看了看四周,贴在林涛耳边,小声道:“那我可以带你们去,那个地方在二嘴山和三嘴山交界的地方,现在去,傍晚应该就能回来。只是……大哥哥你千万千万别告诉爷爷奶奶是我带你们去的啊,也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也去过那里。”

林涛笑着点头,伸出小拇指,说,“我保证,咱们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就这样,林涛他们火速回去,让吴妙兰做好准备。

谁知道这群人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然后林涛告诉他们让他们在嘴尖山哪里集合,还有方荀和杨诗云,紧跟着便离去找王伊念了。

在嘴尖山集合,吴妙兰一行人穿戴好远足的衣服,同时给林涛一身行头。

而王伊念身材小,没有合适的衣服,没有办法,只好给她一件遮阳衣和遮阳帽,一根登山拐。

我们就在正火热的太阳下朝嘴尖山内进发。

王伊念虽然开始陌生,但是很快就和他们熟悉了。

吴妙兰表面上大大咧咧,其实看得出来她是很喜欢小孩子的,还把自己的发夹送给了她。陈先生一路上都在和我谈论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也是不懂装懂,跟他打着哈哈。

相比之下,米小姐却不怎么爱说话,一直拿着自己的照相机不断的拍照。

翻过两座小山丘,前面出现了一些残砖碎瓦的废墟。

来到这里,王伊念告诉众人,大人们讲这里从前是座古庙。

一行人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吴妙兰问王伊念渴不渴,把自己带的电解质运动饮料给她喝。米小姐还在不停的拍照,倒是陈先生,背着手在废墟上走来走去,时不时蹲下捡起几片瓦砾看看,叹上一口气。

而方荀和杨诗云也是拿出一些水和食物补充能量。

林涛从陈教授身后走过去,想问问他发现了什么。

忽然,林涛听见陈教授动情地念道:“晚下兮紫微,怅尘世兮多违。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林涛心头一惊,这首诗分明今天早上还听王伊念唱过!

这时候,王伊念也听到了陈教授的吟诵,跑到他身边,高兴的道:“陈爷爷,这首诗我也会唱呢。”

陈教授一愣,脸上的表情似乎很窘迫,但很快笑着对王伊念说:“啊!好聪明的孩子!你知道这是谁写的么?”

王伊念很有把握的说道:“是王摩诘!村里面人都知道的!”

“哦?”陈教授很惊奇的讶异道,然后转过头来对林涛道,“村里人知道这首诗,估计就是受到那片摩崖石刻的影响了!”

下山坡的时候,王伊念突然变得畏畏缩缩,情不自禁的颤抖,紧紧的抓着林涛的衣角,眼神惶恐的看着四周,似乎在害怕什么。

感受到王伊念情绪的变化,林涛停下来,担心的问道:“伊念,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没……没有不舒服。”王伊念摇摇头,紧跟着,她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长满草的隆起道:“大人们说,那里面藏着妖怪。”

林涛纳闷,要走过去。

可是王伊念却拉住死死地拽着他的衣角,使劲儿摆手,不想让他过去。

这时候,吴妙兰也听到了,过来抱住王伊念,柔声的安慰道:“小伊念,姐姐和哥哥有神灵护体,不怕妖怪,你在这里跟陈爷爷等我们一下,我们去看看,好吗?”

王伊念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点头。

反倒是陈教授,他似乎对这个不感兴趣,叫米小姐抱着王伊念,慢慢向前走,林涛让方荀跟着他们,确保安全。让杨诗云跟在陈教授身边留意他们的行动。

只有林涛和吴妙兰朝那个隆起一步一挪的缓慢走过去……

那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坟,野草严严实实的把它包裹了起来,看样子很多年没有人照料过了。没有墓碑,没有其他陪葬的坟墓,就它孤零零的踞在那里,看上去很是苍凉。

看着眼前的这座坟,吴妙兰道:“怪不得小伊念那么害怕,恐怕坟里面埋的是罪人,不然为什么村民会这么忌讳,还吓唬小孩子说什么妖怪。”

林涛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追赶陈教授的时候,吴妙兰似乎发现了什么,忽然蹲下身子,轻声叫道:“林老板,你看,这是什么?”

林涛走过去一看,只见坟前面摆着一束已经枯萎的鲜花!

看来这座坟还是有人偷偷来祭奠的。

感觉在这里耽误的时间也不短了,他们赶紧追上前面的陈教授。

越过浅浅的风鸢溪,再翻过一座小山头,众人来到一条大概有五米多宽的石罅前。

向上看去,蓝天被两边的石壁隔成了窄窄的一条缝隙,这就是所谓的“一线天”了。

看着眼前的一切,林涛问道:“小伊念,这里就是‘一线天’吗?”

王伊念点点头。

见王伊念点头,我们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

这才发现,两边的石壁上两米以下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小楷文字。有些已经漫漶不清,但是大多数都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所刻的几乎都是诗词,其中有不少是大众所知晓,耳融目染的。

林涛走着大概浏览了一下,主要是王维、李白、李贺的诗,还有一首“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听上去耳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是谁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