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治蝗 上
作者:海之尽头      更新:2019-07-21 00:41      字数:2692

就在李渊李老头对自己的大孙子无可奈何,李承宗也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高兴不已的时候,李承宗新控制的苏北海州射州以及徐州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旱灾,紧接着又开始出现了蝗虫灾害,所到之处麦苗都被啃***光,蝗虫成群的飞着,经常是黑压压一片,能把太阳都给遮住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可吃,所以这里成了蝗灾的重灾区。各级官员马上向琴岛汇报蝗灾。

但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从上到下很迷信,他们认为这是老天爷给他们的惩罚,老百姓为了祈求蝗灾早点过去,大大小小的寺庙到处跑,到处拜,但是没用,蝗虫该吃你的还是吃你的。大家伙儿不敢灭蝗虫,因此蝗灾一直控制不住。

这几个地方的情况很快就汇报到了琴岛,当情报来到琴岛的时候,李承宗正在和自己的一妻一妾在吃饭,“什么?苏北出现了蝗灾?情况严重吗?”对于突如其来的蝗灾,李承宗也是大吃一惊,他赶紧问前来报信的官员。

信使不敢怠慢,赶紧把官府汇报还有锦衣卫搜集的情报呈上,李承宗一瞧,顿时拧起了眉头,这次蝗灾来的可不是时候啊。

知李承宗者非杨蓉莫属,见李承宗拧起来了眉头,她放下碗筷,跟李承宗说道,“阿威,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咯……”

“蓉蓉,这蝗灾来的真不是时候啊……..”李承宗见柳桃儿已经离开了房间,就对杨蓉说道,“娘的,不是说李二的贞观年间才有蝗灾嘛?怎么这酒有了蝗灾了?”

杨蓉听到李承宗有些赌气的话,感到有些好笑,但是这正是自己男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她可不能置身事外,“阿威,你可知道,水灾、旱灾、蝗灾历来是华夏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蝗灾往往随着旱灾而来,危害巨大。蝗灾爆发之时,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庄稼被吃得一干二净,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华夏自古以来,蝗灾频发,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所以你这次蝗灾并不足为奇…….”

“那我就好奇了,既然咱们华夏蝗灾频发,为什么还会出现李二吃蝗虫的事情呢?就拿这次蝗灾来说,出了蝗灾,为什么百姓们不敢捕杀蝗虫,官员们只会一个劲的上告,却不作为呢?”杨蓉前世的时候是历史方面的博士生,所以李承宗很多时候都要咨询他的这位爱妻。

“咯咯咯,阿威啊,蝗灾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灾害,除自然、地理等因素之外,关键的原因是古人缺乏有效的防治蝗虫的技术手段。而技术手段的落后,与天人感应思想作梗有密切的关系。”杨蓉笑着说道。

“啥?你说与董仲舒那老王八犊子的天人感应有关联?”李承宗顿时斯巴达了。

“是啊,根据董仲舒炮制出来的天人感应学说,地上的皇帝有过错了,上天就会降灾来警告。因此,蝗灾等灾害都是上天给予的惩罚,为了消除灾害,皇帝要下诏责怪自己,并发动官民祭祀祈祷,而怎样积极想方法消灭灾害,倒是其次的事情了。所以,面对蝗灾肆虐,各地纷纷建起了蝗神庙,向蝗神磕头跪拜。各地的蝗神庙,以黄河下游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地,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在历史上,这些地方的蝗灾最严重。

在蝗灾猖獗的时候,庄稼被蝗虫啮食一空,百姓饥饿流离,祭祀祈祷对抗击蝗灾有什么用呢?因此,当看到祭祀蝗神没有多大功效,在祭祀之后,官民们逐渐动手捕蝗灭蝗。”杨蓉解释道。

“嘶,怪不得,锦衣卫递上来的情报说,有人准备借助这次蝗灾要搞事情呢……”李承宗听了杨蓉的解释之后,恍然大悟的说道。

“咯咯咯,阿威,照我说,这次蝗灾既是一次灾害,也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机会,一次打破对蝗虫迷信和天人感应学说一统局面的好机会……”杨蓉笑着说道,“只要我们应对得法,这次蝗灾说不定会坏事变好事…….”

“嗯,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消灭蝗虫。据你所知,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李承宗把希冀的眼光看向了杨蓉。

“这个,其实在这个时代,人们是有一套对付蝗虫的办法的,就是采取用土活埋的方式,但这样耗费人力的方法,对源源不断的蝗虫来说,杀灭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杨蓉想了想说道,“阿威,你先把蝗灾的事情拿到朝堂之上去商量再说,为妻的倒是知道一篇治理预防蝗灾的千古名文,等这次蝗灾过去之后,我准备拿出来给咱们两口子刷刷名望用……”

李承宗听了之后,就把治理蝗灾的议题拿到了政事堂,交付群臣商议,诸位大臣在得知蝗灾出现之后,为了商议消灭蝗虫的方法,吵得不可开交。

汉国实行群相制度,左丞相是李承宗的外公裴矩,右丞相是深受李承宗影响和信任的马周,裴矩老奸巨猾,他对灭蝗一事没有多少把握,就没有吭声,他稳坐钓鱼台,笑看风云起。

而李承宗的宠臣马周则认为应该在蝗灾爆发最严重的三个地方,对蝗虫进行抓捕,然后集中烧毁。

马周跟李承宗说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没有不能治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是可以扑灭的。

李承宗觉得马周的办法挺好,虽然费力,但是杀蝗虫总比养蝗虫好。

但是这时,李承宗刚任命的参知政事(副相)虞世南跳出来了,虞老头儿是跟着裴矩投降过来的前隋遗老,他虽然名气不小,官做的也很很大,可是办事能力不怎么强,但是他又是个很清廉的官员,李承宗提拔他当参知政事就是把他当个吉祥物来使的,主要是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官要清廉。

所以,在蝗灾这件事情上,李承宗也没指望虞世南能提出什么有用的意见。果然,虞世南不但没提出有用的意见,简直就是来捣乱来的,因为他说:“老臣以为蝗虫杀了不好,有伤自然和气,而且蝗同皇,蝗虫就是上天的使者……老臣建议殿下要下罪己诏,并祭祀上天,修习德业........”

在虞世南看来,蝗灾是天谴,不能干预,只能听之任之,而且李承宗还要下罪己诏。当他说道罪己诏的时候,李承宗已经变了脸色,作为李承宗绝对亲信的马周听了这话就更不高兴了,感情在你心里,老百姓的生死还不如你的自然和气重要了是吧?还有自己的主君还没有登基称帝呢,你现在就让他下罪己诏,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是说他的德行不够做皇帝。嗯?虞世南虞老头,来来,你把话说清楚..........

马周当即说道,“当年,楚王吃饭的时候,发现饭中有一条蛭子,当即吞了下去,后来肚子疼得不能吃饭。令尹去问候他的病,他说:我吃饭而发现蛭子,若不迫究厨师的罪责,那是放弃了法律,若追究起来,必有几人因此而死。我因此吞了下去。令尹说老天是不讲私情的,谁有道义就帮助谁,楚王有爱人之心,老天一定会让楚王的病好起来,楚王不必担心。后来楚王的病果然好了…….现在,蝗虫吞吃百姓的禾苗,怎么能够不忍心杀蝗虫反而忍心看着百姓饥饿呢?”

说到这里,马周转向坐在主位上的李承宗,他对李承宗毕恭毕敬的说道,“主上(因为李承宗还没有登基称帝,所以马周喊其主上),假若捕杀蝗虫会带来灾难,请允许我马宾王一个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