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拜入学宫,入泮礼上异变生4
作者:落魄不唱悲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11

“诸弟子听令,拜祖师!”高台上的红衣院正高声道。

不光是泮池前的弟子,就连高台上的学宫高层此刻也是尽皆站起,拱手而拜!那些别院院正,非儒道修士也是垂手躬身,以示尊重。

一时之间,除了诸子之像站立,周围之人尽皆俯首。

少顷,院正再高声一句:“起身!”

众人起身。

“诸弟子听令,随我诵念!”院正一脸正色,高声诵道:“弟子规……”

“弟子规……”林祜在内的新生皆是同声诵读。

“入则孝,出则悌……”“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便是儒道弟子规,也是儒道弟子之立身根本!

院正的声音厚重端正,众弟子的声音清脆稚嫩。

这新老声音交织于一起,整个大青山上皆是回音阵阵!

正在此时,异变突生!

三祖在内的诸子雕像突然颤动不已,发出“嗡嗡”之声!

这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如雷声一般震耳欲聋!

诸子雕像上散发了层层浩然之气,远望之已经一片青色,遮住了诸子形貌。

这浩然之气越演越烈,突然勃发而出,冲天而起,如滚滚江河一般浩大!

这些浩然气在空中逐渐汇聚,形成了一张遮天大幕,直接盖住了整个天空!

无声景象如走马观花一般出现在那张大幕之中!

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后做春秋,从此乱臣贼子惧……

颜子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

孟子曰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

荀子人定胜天,学无止境,青出于蓝……

董仲舒三纲五常,天命一统……

诸子事迹齐出,动人心脾,慑人心魄,可谓天地惊,鬼神泣!

林祜也被着眼前异象所惊,虽然他不是这儒道中人,却也不由得心中震撼不已,这儒道诸子定忠义,分善恶,功在千秋!

这震惊的不光是一众学子,高台上诸位大儒也是惊奇不已。

就连那位古板的院正见了如此异象,也是兴奋地满脸通红,不禁喃喃道:“诸子显圣,儒道大兴!诸子显圣,儒道大兴!”

六十年前,也有一次如此异象!

那一次,也是发生在学宫新生行入泮礼,拜入学宫之时!

那一代的新生中有一人,他秉承子张一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一手化解孟派与荀派两大派的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了儒道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使得儒道逐渐成为当世第一显学,东齐学宫为五大圣地之首!

他,便是颛孙让!

想到了这段记载,高台上的众人皆是一脸兴奋且崇敬地看向中间的老者。

颛孙祭酒面带微笑,深邃的眼睛似乎回忆起了六十年前,那时的自己,便像今天一样站在台下……

天空中的异象持续了盏茶功夫,逐渐消逝。

老人不禁感慨地笑了笑,轻轻开口道:“孟院正,继续吧。”

他的声音虽然难掩岁月,却又醇和温柔。

孟院正恭敬地行了一礼,平复了下激动地情绪,不禁看向底下站着的千名弟子,想要找出那名引动“诸子显圣”之人!

他锐利地眼光扫视一遍,确实发现了几个好弟子,却又无法确定是谁!当扫到林祜之时,发现他正呆呆地看向天空,嘴边甚至有晶莹透亮之物!

孟院正心中一阵恶寒,心中更是不喜,眼光迅速地跳过,自然是眼不见心不烦!

“诸弟子听令,入泮池!”孟院正再次高声道。

“额,直接穿着衣服进池子?”林祜下意识出声质疑。

身旁的熊四方吓得赶紧拉了拉他,示意他禁声!

果然,这句话还是被孟院正听到,他怒视着林祜,高声道:“不得喧哗!”

林祜抬头一看那院正大人正瞪着自己,不禁也是缩了缩脑袋!

前方的弟子已经一个个的走下泮池,头没至顶,而后继续向前,之后全身而出,迈过了泮池。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的衣服竟然一点没湿,入过泮池之后,个个神清气爽,不见半分狼狈!

林祜不由得惊奇万分,终于轮到他了,他也学着众人样子,闭眼踏步而入……

原来如此!

这泮池里面,竟然不是水!

这竟然是儒道之浩然气!!

这浩然之气不知道已经积累了多少年,已经凝练如水,就如那养元境修士的真元一般!

可是那养元境修士的真元,只能存在于体内,断然不可能像这泮池一样存于体外!

这泮池之“水”是如此纯粹的元气,无比温和,蕴含生机,不见没有丝毫戾气,也没有任何锋锐之意。

林祜全身进入其内,只觉得全身上下每个毛孔瞬间张开,周身之经脉大穴,舒坦无比!

这种感觉,就像当年他在竹海之中悟道,那天地元气,生机汇聚,使得他死而复生时一般!

这学宫泮池,与蜀山上的千年竹海,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股元气,已经纯粹到无法区分是剑气还是浩然气,已经返璞归真,可称为天地元气!

林祜只觉得自己渐渐与这泮池融为一体,这池水宛如自身的真元一般,与自己本身的元气水**融,再也难分彼此。自己刚刚突破到引气境大成的修为,竟然因为这泮水的洗涤,而变得蠢蠢欲动,似有再次突破之相。

林祜一时之间完全忘记了时间……

同时进入泮池的弟子已经尽皆出来,唯独林祜,整个人还在水中,似乎睡着了一般。

排在林祜后面的弟子有些着急,偏偏又无可奈何,只能求助地看向高台之上!

孟院正看到又是那个弟子,竟然钻入泮池不出,眉间已经皱成了一团,心想这少年难道是故意来破坏大礼的不成,心中更是着恼!

“孟院正,莫慌。且等这个小家伙一会。”身后那温和的声音再次响起。

孟院正转头躬身称是,到底也是身为大儒,瞬间平心静气,静静思量,也是发现了这名弟子的状况竟然有些玄妙!

在那名弟子周围竟然起了阵阵涟漪波纹!

要说水有波纹,毫不奇怪!

而这泮池里毕竟不是水,而是有学宫以来,积攒的浩然之气!

这浩然之气积聚千年,历经无数儒道圣人大贤的加持,最是浑厚无比。

别说这种新入门的弟子,就是孟院正他自己用上“微言大义”全力一击,也不会激起这泮池的半分波澜!

那这名少年时如何做到的?

孟院正双眼微眯,有些迷惑不解……

如今的林祜对于外界却是浑然不知,他只知道他的身体好像如巨鲸虹吸一般吸取着周围的天地元气,他体内的元气越来越厚重,已经有了凝练成水的迹象!

终于,这吸取越来越慢,最后停滞了下来。

林祜只觉得与这泮池已经彻底融为一体,这周身的浩然之气已经对他亲近无比,宛如他就是其中一员一般。

这种感觉,恰恰如在那蜀山竹海中一般。

他本来正在闭目享受,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清醒了过来,心里暗道一声糟糕,自己是不是进来太久了?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风度,连滚带爬,狼狈不堪地钻出了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