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对峙
作者:风中游荡的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866

山海关城南,常胜军正在构筑阵地。

时间紧迫,阵地能尽早构筑完成,就不能浪费时间,现在多出一分力,战时就能少流一滴血;这些个武牧制订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

刘东几个人每人负责一截,不仅仅出言指点,看到不足之处有时候还要跳下战壕亲手做个示范。常胜军对于军官要求非常严格,土木作业都是必修课程。

武牧就不用亲临现场,他此刻正在城关上,欣赏“天下第一关”的匾额,这个时空里,东瀛人估计没有机会再把这个掠走,所以,现在挂在这里的还是原装正版。

战报不停的送过来,罗rì升初步检查后,只捡紧要的向武牧报告。

“侦察兵们和蒙古探马已经多次遭遇,目前为止,我侦察兵小队共击毙蒙古探马40余人,俘获战马百余匹,有两名蒙古探马负伤逃走,估计蒙古人此刻已经知道了常胜军火器的厉害!”

蒙古人现在已经不复一人5-6匹马的盛况,每人2-3匹马还是能做到的。

武牧不以为意:“知道就知道吧,这些事情本来就没打算保密多久,只要武器不外泄就没问题!”

罗rì升点头:“报告大将军,目前来看,尚未泄漏;我侦察兵只有一人受了箭伤,伤势并不严重,简单包扎之后仍能独自骑马,看起来问题不大!”

武牧点头不语,罗rì升继续:“蒙古人骑兵总数接近万人,已经到了20里外,前出侦察兵回报,目前蒙古人已经停止前进,正在原地修整!”

武牧心中涌起强烈的战意:“很好!就等着他们来呢!刘成胜还有多远?”

罗rì升面上掠过一丝焦急:“半个时辰前,有信使报告,刘将军率领师属步兵,正在全速前进,半个时辰前的位置是在20里外!”

武牧转身离开:“看来,他们靠不上了,那就咱们自己来!走,咱们去前面看看!”

武唯忠、李湘云几人紧紧跟上、亦步亦趋。

城南,阵地上热火朝天。

冬rì,纵然是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温度仍旧在零下;战士们感觉不到寒冷,几乎都没有穿皮袄,有几人甚至光着膀子,干得大汗淋漓。

看到武牧过来,刘东飞快的跑过来报告:“报告大将军,阵地基本设置好了,一刻之内就能完成;现在,就等着蒙古人过来了!”

武牧询问细节:“重火力阵地都设置好了没有?”

刘东重重的点头:“放心吧大将军,没问题,重机枪都在两侧,配置在一师和二师游骑阵地上,咱们近卫军镇守zhōng yāng阵地。<ww。ienG。com>咱们近卫军都是快枪,真打起来,没有重机枪也差不了多少,只要蒙古人敢上来,绝对让他们讨不了好去!”

确实是快枪,近卫军装备的步枪是可以连发的B2式,这种步枪原本就是以美国“M1”为蓝本研究的,可能质量不如M1般jīng细,在这个时代看来,已经是超级无敌了!

正在说话间,又有侦察兵回报,罗rì升过去询问,匆匆过来向武牧报告:“报告大将军,蒙古人正在后退,敌人势大,侦察兵不敢接近,正在远远监视!”

刘东顿时大急:“想跑?这帮狗鞑子!那咱们的阵地不是白挖了?大将军,让末将带些人去看看,如果可能就把敌人引过来!”

武牧不同意:“发什么疯呢?战士们打了一夜仗,天刚亮就过来挖阵地,刚挖完阵地就要骑马去追鞑子,能长点脑子不?”

刘东就嘿嘿:“这不着急了么……嘿嘿,大将军,那我接着挖!”

武牧就摇头,也不怠慢:“赶快挖好,然后让战士们就地休息一下,人不能离开阵地,枪不离手,随时准备战斗!”

刘东领命:“是!”

刘东立正敬礼以后,转身跳下战壕,劈手夺过一名战士手中的军用铁锹:“我来挖,你歇着去吧!”

战士瞪大双眼,显然有点不知所措。

武牧就摇头,也不再搭理这个憨货,就去其他阵地上巡视。

……

天黑之前,刘成胜率领二师大部终于赶到山海关。

骑兵战力强劲,没等步兵赶到就拿下山海关,刘成胜丝毫没有错失军功的遗憾。

都不是屠夫,哪有那么喜欢杀人?

只要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每一条人命后面都代表一个家庭,只要有人战死,就表示有一个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

哪一个身份不是家庭中的主心骨?

没人喜欢打仗,纵然是军人也不喜欢,他们拿起武器是为了职责,他们杀人不能说明他们毫无人xìng……

步兵的到来总算可以令游骑们松口气,他们连续奔驰好几天,然后发动对山海关的突袭,紧接着又顶着压力挖战壕,实在是疲惫不堪。

不少战士刚刚进入安排好的营房,就一头栽倒在床铺上,连热气腾腾的肉菜都不想吃……

最后一波侦察兵回报,蒙古人在30里外构筑了简易大营,营地外围少见的设置了拒马和壕沟,看上去有长期驻扎的意思!

驻扎就驻扎吧,现在常胜军兵力不足,战线拉得太长,没有力量攻击关内。

蒙古人投鼠忌器,对常胜军的火器颇为忌惮,也不敢主动进攻,就地扎营等待援军。

双方都想积蓄力量,既然都不想进攻,那就先对峙好了!

武牧连发多道命令,首先就是命令二师驻守山海关,依托关防和鞑子军队对峙,等待时机再进攻关内;再命令一师前往沈阳,驻扎沈阳的六师换防锦州;然后命令郑无畏派人手过来,山海关附近就是后世著名的秦皇岛,秦皇岛是天然不冻良港,武牧要把这里建设起来,以后就能方便的从海上对山海关进行补给。

这里现在还是荒地,只有少数的村落,不过这不是问题,只要常胜军占领山海关的消息传出,相信很快就会有流民过来。到时候,人手问题自然就不用担心!

等安排完这一切,已经是10月中旬,清军大营建设的越发庞大、坚固,看上去真有要长期驻扎的架势!既然没有战事,武牧就不能长期停留;身为“大将军”,有太多事情需要武牧处理。

出来这段时间,沈阳和海城天天都有信使过来,每一次通信中必定会催促武牧返回沈阳,武牧心知肚明,这次回去之后,以后再想领军出征,怕是机会不大,因此格外珍惜待在军中的时光。

……

10月下旬,海城传来信息,高丽使者赵成哲见和谈无望,同武牧会面的机会又遥遥无期,再加上来自高丽国内的压力,终于无法承受这一切,在客栈内自缢身亡。

武牧当天就返回海城。

武牧离开海城时,委托陈江月应付赵成哲。

陈江月身为最高行政长官,根本没有时间和赵成哲周旋;武牧离开次rì,陈江月也离开海城,返回沈阳处理政务,赵成哲就被托付给了程凤章。

赵成哲被当成皮球一样,踢了一圈,最后又回到程凤章这里。

赵成哲根本就没有见到武牧,陈江月又不在,就把跑海城衙门当成了上班。

程凤章多油滑的,每天和赵成哲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只有一点,只要提起和谈之事,程凤章就顾左右而言他!

赵成哲无奈,每次见到程凤章都要大诉苦水;赵成哲自承,来自高丽国内的压力越来越大,赵成哲已经是焦头烂额。

十月中旬,高丽国内再次派来使者,准备把赵成哲换回国内。

高丽新使者到来的次rì,赵成哲就在海市蜃楼里自己的房间内自缢身亡。

这下高丽新使者就有了由头,整rì在海市蜃楼向客人哭诉,指责海城zhèng fǔ不仅仅正在高丽国内攻城掠地,又逼死了高丽求和的使臣赵成哲……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不明就里的人们对高丽就颇为同情。

这个事情从政治层面还真不好处理,怎么说都像是海城zhèng fǔ理亏,毕竟高丽使臣死在海城zhèng fǔ安排的客栈里,这是事实!

对高丽新使臣也没有太好办法,总不能抓到监狱里去,那样就更加理亏。

高丽使臣来到海城之后,发现了海城的新事物“闻纸”,高丽新使臣甚至求到闻纸那里,想在闻纸上发表文章,让闻纸帮高丽说话,向海城zhèng fǔ施压!

3家报社都是武牧暗中支持的,报社的主笔都不是傻的,面上自然满口应承,闻纸上还是对常胜军的战事连篇累牍的报道,对于高丽的状况和高丽使臣的死亡就一字不提!

武牧回到海城时就面对这个局面。

听到陈江月和武向南介绍完情况,武牧就有点头疼。

陈江月最后做总结:“这金玄一颇为老道,看到咱们盛世zhèng fǔ对他们不加理会,就整天在海市蜃楼大造声势,试图混淆视听,对zhèng fǔ施加压力。目前看来,这一招用心颇为险恶,稍有不慎,会对zhèng fǔ声誉造成极大影响!”

武向南也点头同意:“不错,前段时间,常胜军攻下了山海关,又何蒙古人对峙,百姓对战事关注颇多,对高丽人就关注较小。目前,战事已经进入相持阶段,估计百姓的注意力很快就会集中到高丽人身上,到时候一个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武牧就苦笑:“两位伯伯舅舅,不就是舆论战吗?咱们手头有那么多的有利条件,你们不去利用,反而在这里愁眉不展,岂不是缘木求鱼?”

陈江月和武向南就瞪眼,哪有这样的称呼?

武牧大包大揽:“放心吧!既然是小牧回来了,那这种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不就是嘴炮吗!谁不会打?我保证打掉他满嘴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