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积重难返
作者:风中游荡的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734

盛京将军府前厅,会议仍在继续。 天sè已晚,护兵点上蜡烛,外面套上灯罩,前厅顿时亮堂起来。

忙活一天,众人还没有吃晚饭,都有点饥肠辘辘。武牧传饭,护兵们给众人送上晚饭,先吃过晚饭再继续开会。

这是个缓冲的机会,武牧接着吃饭的时间和陈江月做了简单交流,沟通一下意见。

气氛有点沉闷,众人都有点食不甘味,草草吃完,会议继续。

武牧及时发现自己的失误,马上改正:“对于文人和旧有官吏,要有鉴别的使用,要遵循一个原则:能上能下;能则上,不能则下。具体的衡量方式,还需要咱们继续摸索。我这里有一个基本方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盛京城外是以村屯和堡寨为基本单位,城内是以街道为基本单位;清zhèng fǔ在这些基本单位中设置了保长,作为基层官员。咱们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村屯和堡寨中设置村长,在街道中设置街道主任,zhèng fǔ会给这些村长和主任发放薪酬,由村长和主任代替zhèng fǔ行使zhèng fǔ职能。村长和主任的人选由百姓推选,zhèng fǔ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监督作用,咱们的zhèng fǔ官员只需要管理好村长和主任就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zhèng fǔ的工作负担。清zhèng fǔ的旧有官吏同样有官声卓著的,读书人里也同样有忧国忧民的,这些人可以吸收到zhèng fǔ中。以后咱们的官吏队伍,来源分为四个部分:咱们自己培养一部分;清廷旧有官吏官声卓著的是一部分;有思想有见地的读书人是一部分;以及有突出表现的村长和主任。这其中,要以咱们自己培养为主。好了,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大家一起讨论。”

与会人员的心情好了很多,接下来的会议气氛就比较融洽,会议一直持续到将近子时才结束,众人分头散去。

第二天开始,盛京的恢复工作有序的展开,六团和武唯亮的卫戍部队交接防务,撤出盛京。

武牧签署了一连串的军事命令,一师作为机动部队,驻扎盛京;刘成胜率领二团进驻锦州府,卡住关内清军进入关外的咽喉要道,抵御清军的反扑;陈远志率领三团向北进攻吉林将军辖地;刘基率领四团拱卫海城,防御高丽方向;郑无畏率领海军五团驻守辽东半岛。

确立了军队内部的绝对优势,武牧开始对军队中的世家家族势力进行打压。从卫戍部队开始,武唯亮的卫戍部队组建完成后,立即调往海城,同陈凤玉的卫戍部队换防;戴强退出现役,组建预备役部队,并在海城陆军军校中担任炮兵教官;同时命令郑无畏成立海军学校,开始培养海军军官。

世家势力迟早要退出军队,戴强的退出只是一个jǐng钟。陈凤玉还好说,郑无畏比较麻烦,陈凤玉虽然也是世家出身,有足够的空间,但是在陆军系统中武牧已经确立的绝对中心地位,陈凤玉对武牧形不成威胁;郑无畏则不一样,郑无畏家族又能造船、又能打仗,这样发展下去,海军势必郑家一家独大,这种局面绝对是武牧不允许的。

陈凤玉和郑无畏如果够聪明的话,明白武牧的意思就应该主动提出辞职,从现役部队中退出,转而进入预备役从事辅助工作。都是当初就一起创业的老兄弟,如非必要,武牧不愿意痛下杀手。如果能够用比较温和的方式交接权利,那就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和平交接,武牧也别无选择。

等完成战略部署,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十五,盛京恢复了明代旧称“沈阳”,海城委员会也整体搬迁到沈阳,正式打出了“盛世”旗号,武牧就任大将军,成为盛世的领导人。

经过商议,武牧住进了沈阳行宫,盛世委员会则在原盛京将军府成立了奉天zhèng fǔ。

奉天zhèng fǔ成立当天,就开始行使zhèng fǔ职能,全面接手沈阳政务,武牧也终于送了口气,有时间随便转转。

武牧对这个年代的沈阳还是有兴趣的,就带了几名护兵在城里随意转转,看看沈阳的恢复情况。

沈阳作为曾经的都城,规划相当完善,城里纵横四条大街穿城而过,分别连接连接八个城门,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远比海城繁华。

街道上尸体已经清理完毕,大片的血迹上覆盖了尘土;城市内所有的明火已经全部扑灭,百姓自发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和房屋倒塌后的废墟。

街道两边已经有店铺开业,武牧信马游缰,慢慢浏览。店铺门口都挂着各种各样的招牌,武牧坚持用强制xìng手段推行汉化,现在招牌上已经看不到了满文,全部换成汉语。

挂着“酒”的是酒楼;挂着“布”的就是布庄;挂着“当”的自然就是当铺;挂着“烟”的则是烟馆。等等“烟馆”?武牧勒住马头,仔细观看这家招牌上写着“烟”的店铺。

门脸不大,门口有两个壮汉分立左右,看到武牧一行人身着军装,颇有点畏惧。一个壮汉跑进去报信,眨眼功夫,一位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袍马褂的中年人迎了出来。

中年人满脸带笑,边走边拱手:“欢迎诸位军爷光临弊店,小的给诸位军爷请安,不知诸位军爷前来,请多多赎罪,请多多赎罪!”

中年人还没走到武牧马前,就被跟着武牧的武唯忠拦住。中年人不以为意,继续打躬作揖:“诸位军爷劳苦功高,小店自当略尽绵力,以报答诸位军爷活命之恩,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诸位军爷笑纳!请笑纳!呵呵呵......”

中年人一边笑,一边示意,一名小婢托着一个用红绸覆盖的托盘,高高举起,送到武唯忠面前。

武唯忠不敢做主,用眼神询问武牧,武牧略略点头,武唯忠撩起红sè绸布,仔细检查托盘上的物品,然后把托盘转呈给武牧。

武牧仔细观看,黑sè的膏状物体,有点类似土块。

中年人满脸带笑的解释:“这种福寿膏里面掺了人参、珍珠粉、白兰地、甘油等名贵药材,这样即使常年吸食也不会面有烟sè,并不至身体不适;同时味道甜润适口,香浓醉人。实在是难得的上品,这些福寿膏请将军拿回去慢慢享用,小的会定期给将军送过去,满足将军一切供应。”

中年人说完,就抄了双手,半弯着腰,一脸希翼的望着武牧。显然希望武牧高抬贵手,不要狮子大开口,好放他一马。

武牧似笑非笑:“这么点够怎么分的?还有多少?统统给我拿过来,不用怕,我会按照市价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中年人面露苦涩,连连拱手,腰好像装了弹簧似的弯个不停:“请将爷明鉴,小的实在不敢隐瞒。前几rì将军引兵围城,原本的商路都断了,实在没有多余的福寿膏送过来。小人今rì也是被原来的客人吵个不停,这才勉强开业。请将军高抬贵手,给小的点时间去筹备,一旦到货,小的马上给将军送过去。”

武牧狞笑不已、穷凶极恶:“谁给你这杀才送的货?老实招来,本将军自去找他索要。”

武唯忠应景的举起步枪,“哗啦“一声推上子弹,黑洞洞的枪口直勾勾对准中年人。

中年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将爷饶命,将爷饶命,送货的是原将军府的人,小的只知道是将军府的人供货,好象是从洋人手里买来的,再多的小的实在不知道了。请将军饶命,请清军饶命。”

武牧眼看着光明正大开业的烟馆,而听得盛京将军就是供应烟土的后台,不由得仰天长叹,原来现在的鸦片贸易居然是光明正大的。

一时间没了心思逛街,武牧冷哼一声,纵马前行,返回将军府,准备召开会议。

护兵们紧紧跟上,纵马离去。

店老板瘫倒在地,这才感到内衣已经湿透。

眼看武牧等人远去,店老板在店门口壮汉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恨恨的“呸”了一声:“这群该死的短毛,等皇上派大军前来,看你们还怎么嚣张!”

武牧骑在马上,喜怒不形于sè,心里非常担心:一直以来,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海城军队内部有没有人吸食鸦片?

武牧心里真的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