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仙草少年
作者:席上挥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72

黑市中散修的摊位大多都集中在“地”字号坊市内。 首发--无弹出广告从傀儡店出来,范逸之沿着大路向“地”字号坊市走去。还没走到那里时,就听到里面讨价还价、喧哗的声浪滚滚而来,热闹非凡。范逸之来到“地”字号坊市边缘,远远望去。“地”字号坊市呈一个四方形,长约10里,宽约7里,又细分成了数个小型坊市,小坊市中道路纵横,将其分割成了许多小块区域,而那些修真人的摊位就在其中。目测了一下,足足有数百个之多,清风山的坊市根本不能与这里同rì而语。范逸之非常兴奋,快步迈入了坊市之中。

在摊位见的道路上慢慢踱着步子,范逸之边走边看。摊位上摆着许许多多的物品,大部分范逸之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大千世界,修真万物,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范逸之一边走一边感慨。

一股淡淡的灵气飘来,接着是一群人的惊叹。范逸之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修真同道围着一个摊位,正在议论着什么。“什么好玩意,围着这么多人?”范逸之带着好奇,快步走上前。离摊位越近,灵气越浓郁,范逸之不由zì yóu的猛嗅了几口。一位少年的摊位上摆着十余盆或红或绿的仙草,散发着或浓或淡的灵气,围着一圈或男或女的顾客。这些仙草是修真人对灵草的尊称,本来生长深山荒野之中,因它们能散发灵气,帮助修炼,或果实、根茎、花叶等能制成丹药,有疗伤解毒、辅助修行的功效,而被移植到各个修真门派或修真家族之中。这些仙草的药效因年份增加而增加,凡是年份越久,药效越好,对修真人的帮助越大。许多修真人将野外的仙草移植到自己的药园之后,少则要种几十年,多则要等几百年,才能服用,因此修真界有人说种植仙草是“爷爷种花,孙子吃果”。

传说数千年前,有个小修真门派烂灵根的杂役少年弟子,无意中获得了一个能产生催熟仙草生长绿液的小瓶。他利用这个小瓶,催熟了无数的仙草,服用后修为大增,一再突破修真层次,法力无边,纵横修真界,最后白rì飞升羽化成仙,成为修真界的一个传奇。那少年飞升后,修真界传闻他将小瓶遗弃到世间某隐蔽之处,以赠给有缘人。结果许多修真人闻风而动,四处搜寻这个传说中的神奇小瓶,恨不得将掘地三尺,挖空群山,淘尽江海,结果一无所获,白白浪费了许多修真时间。没有找到小瓶的修真人,死了贼心,垂头丧气的返回门派,继续杀怪练级,打坐炼气,一步一步的慢慢修炼。有些事,真是羡慕不来的。人比人,是要气死人的。

在修真门派中,以种植仙草而闻名的有两个门派/家族:万木草堂和黄粱庄。万木草堂和黄粱庄谷家种植着大量的仙草,而且年份极高,经常有弟子将这些仙草拿出来卖,很是抢手。因为这两家的在修真界的地位比较特殊,赢得了许多修真门派的尊重,许多人都为他们提供保护,所以虽然这两家的修为都不是很高,但明火执仗想要去抢夺灵草的人在看到以前有人被打得魂飞魄散之后,纷纷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兄弟,这盆绿如兰你卖多少钱?”一个散修服饰的人问卖花少年。“这盆绿如兰,有三十年份,。铺面不大,但却古sè古香,似乎有年头了。范逸之略一踌躇,抬脚走了进去。“道友,不知有何宝贝要老朽鉴定啊?”一个身着一袭白衣,长须及胸的老者,大约炼气三层左右,见了范逸之,热情的起身打招呼。“哦,老丈我这里有件宝贝,想请鉴定一下。”范逸之说道。那老者笑道:“道友,咱们里屋说去。”范逸之笑了笑,心领神会,跟随老者走进铺后面。

老丈将范逸之引入后堂一个老屋,随手关上门,请他入座后,笑道:“道友,此处清静,是说话的地方。”说完,笑吟吟的看着范逸之。范逸之从储物袋中掏出那颗红sè的珠子,递给老者。老者见了珠子,眼中露出一丝讶sè,接了过来,觉到眼前,仔细的翻来覆去的细看。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老者将珠子缓缓放在桌子上,对范逸之说道:“道友,此珠子名叫流炽珠,对于修炼火系功法的炼气期的修真人来说,算一件宝贝了。但筑基之后,此宝就如同鸡肋了。”范逸之道:“老丈,不知此宝有何法力啊。”老者捋了捋白须,顿了片刻,接着道:“据《修真宝鉴》记载,这流炽珠蕴含灵火,若能将灵力注入其中,可令灵火大炽,能驱散yīn霾毒雾。”范逸之接过珠子,以一种异样的眼光仔细看着。老者眼望窗外,继续说道:“因此珠有此法力,所以不但许多火系修真人多持有,连许多修炼其他五行法系的道友也常常购买此珠,以做防身之用。”“防身之用?”范逸之皱着眉头,问道。老者嘿嘿笑道:“小道友,听说最近几年,魔教妖人又蠢蠢yù动,与我正派修真人冲突时有发生,双方互有死伤。而魔教中的许多宗门的功法又以释放yīn霾毒雾为主,若有此珠傍身,就算不能尽驱逐yīn霾毒雾,也可大大降低对自身的侵害啊。”“哦,如此说来,此珠还真是个宝贝啊。”范逸之握着流炽珠,有些惊喜的对老者说。老者似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道:“虽然这珠子在坊市中售价三百灵石,但老朽劝小道友不要出售,留下防身为妙。”范逸之点点头,道:“多谢老丈。”掏出二十块灵石递给他。老者笑眯眯的点点头,接过灵石,道:“老朽送送道友,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