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重磅消息
作者:尹三问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650

幽州,辽国南京!

太子耶律浚和小公主耶律特里正在用餐时,耶律乙辛匆匆而来。

“王叔,可有什么急事吗?”耶律浚瞧见耶律乙辛行色匆匆,猜想着可能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否则不至于连一点吃饭时间都不给自己。

“是的,殿下!”耶律乙辛点头道:“庆州那边有消息了!”

耶律浚听到“庆州”两个字表现的很敏感,立即来了精神,笑问道:“大顺城的战事有结果了?谁获胜了?”

耶律乙辛刚刚要开口回答,却突然被耶律浚打断道:“王叔先别说,让我猜猜……是宋军,是林昭获胜了,没错吧?”

“正是宋军获胜,林昭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耶律乙辛有些惊讶,也有些好奇,笑道:“殿下如何笃定是林昭获胜呢?”

“猜得,纯粹是一种感觉!”耶律浚倒是没有信口雌黄,完全是实话。从一开始,他心中确实有这样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或许在别人眼里,林昭只是个普通的大宋臣子,可是当年辽东短暂的接触之后,耶律浚总觉得林昭很特别,仔细的却又说不上来,故而对其有种莫名的期许。

那边耶律特里也笑道:“林昭没事了是吗?我就是知道大哥哥肯定会没事的……”小公主同样信心满满,还给了林昭一个很特别的尊敬称谓。她也关心林昭的安危,这些天经常会主动问起,如今知道那个抱着自己骑马逃走的大哥哥平安无事。小公主放心不少。心情大好。

见此状况。耶律乙辛不由有些好奇,这个林昭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竟然让辽国的太子和公主的评价和期待如此之高。看来自己有些忽视这个人了,以后要多加注意才是,突然之间,耶律乙辛也对林昭充满了好奇。

耶律浚笑道:“林昭此人虽然年轻,但是智计百出,也很有能力,绝对小觑。想必梁乙埋就是死在大意轻敌上了。王叔快说说吧,那边到底是怎生情况?”对此,年少的太子十分好奇。哪怕是自己对结果已经了然于胸,即便是做出了一千种一万种的设想,最想知道的终究还是具体状况。

耶律乙辛道:“此战宋朝方面主导的人物是王韶,宋朝皇帝最新提拔起来的军事文官,有些本事。在此之前,宋朝收拾庆州知州李复圭,稳住庆州局势,便是王韶的功劳。足可见此人手腕。

这次他故意派林昭前去大顺城,吸引与之有过节的梁乙埋前来进攻。之后故意不救援来迷惑梁乙埋。最后趁西夏大军不备之时,亲率大军走小路绕道西夏背后,突袭营地,西夏人阵脚大乱,一败涂地,,耶律浚先亮出自己纸张,字迹银钩铁画,锋芒有力,同时也不失飘逸灵动,很显然是受了他母亲萧观音的影响。只见上下写着四个字:宋夏议和!

耶律乙辛会心一笑,也展开自己的纸张,上面同样写着几个字:“宋夏议和!”

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耶律浚笑道:“看样子梁太后是想要和宋朝议和,又怕宋朝人不答应,所以这才来找我们的……”

“让我们施加压力。让宋朝主动停战,这便是西夏人的如意算盘!”耶律乙辛随口附和了一句。深沉的目光落在耶律浚身上,太子虽然年轻,可是聪慧异常,见识更是深远,此子非同一般啊!将来……将来……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耶律浚,耶律乙辛总觉得未来一片黯然,甚至有种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王叔是什么意见?可曾禀报上京?父皇知晓吗?可是示下?”耶律浚沉声询问。

耶律乙辛回答道:“陛下说了,此事完全交给太子殿下处理,至于臣……臣听从太子殿下吩咐!”

耶律浚放下手中的食物,来回在房间里踱步,低声道:“按理说宋夏开战对我大辽是有好处的,鹬蚌相争,我们好渔翁得利。可是眼下,梁乙埋被俘之后,西夏士气低落,怕不是宋军的对手……

失去了梁乙埋,梁太后稳不住局势,西夏动荡,又给了宋朝可乘之机。据说宋朝皇帝赵顼可是志向远大,雄心勃勃,若是给他得手西夏,对我大辽并无好处……从这个角度来说,让宋夏之间先安分些日子也是好的。”

耶律乙辛只是听着,并未发表任何意见。而今这种状况,他不想留下忤逆太子的骂名,说不定还会有危险。很多时候,情况不明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的便是明哲保身。

思索了许久,耶律浚道:“王叔,吩咐下去,让随行的皮室军在幽州附近的汴京参与演习,目标自然就是南朝,给他们施加点压力。”

按照耶律乙辛的想法,何必着急促成宋夏和谈呢?挑拨两国继续征战下去,辽国当真集结军队,做最后的渔翁最好不过。可是耶律浚就不这么想,也未有如此安排。耶律乙辛虽然心中有想法,也只得遵命行事。

皮室军是辽国最精锐的军队,也是皇帝近卫军。此番太子耶律浚南下幽州,辽主耶律洪基特里派了一团皮室军随行,就是为了保护儿子安全。要知道,耶律洪基可就这么一个儿子,难得还如此优秀,自然不能有丝毫闪失了。

皮室军的声势和威慑力不言而喻,如果皮室军参与演习,还是在离宋夏边境如此近的地方,难免会引起诸多猜测和惊疑不定,这就足够了,威慑的作用就是如此!

耶律浚如何安排,耶律乙辛也就照做了,是对是错,有利有弊而今还都说不好!

聪明的太子并未对身边的耶律乙辛多在意,反而将好奇心全部集中到了林昭身上。耶律浚越发的有种冲动,甚至时候想要再见林昭一面,最好是能与他交锋一场,看看到底谁更厉害?当真有些期待,希望会有这个机会。

他不知道,他的小妹妹耶律特里也是充满了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再与大哥哥策马奔腾……

~~~~~~~~~~~~~~~~~~~~~~~~~~~~~~~~

汴京,宋朝皇宫。

皇帝赵顼今日的心情不错,后宫之中有一位妃子刚刚诞下一个男婴,很是健康。要知道赵顼已经二十多岁了,古代成婚早,早早便会有孩子。尤其是皇帝,子嗣更意味着血脉传承,万里江山后继有人。

看看仁宗时期,因为皇帝“无子”闹出了这多事情,几乎使得国朝不稳,情况严峻。故而赵顼早早地就成婚了,所娶皇后向氏乃是前朝宰相的孙女,大家闺秀,端庄稳重,但是数年过去了并未给赵顼生下一男半女。

没有嫡长子也不打紧,只要后妃能生就是了。这两年先后有妃子诞育两个男孩,分别取名为赵佾、赵仅,可是没过多久,两个孩子全都夭折了,赵顼好生郁闷。

好在前几日又有妃子生下一个男孩,太医已经探视过了,十分健康,这让赵顼放心不少。有了子嗣,自然开心不已,随即为第三子取名赵俊,寄予厚望。

赵顼并不知道,这几年他注定了子嗣艰难。前面几个孩子注定是空欢喜一场,直到第六个孩子赵煦才存活下来,成为他事实上的皇长子,本该成为后世的宋哲宗。可是而今因为林昭的出现,历史发展轨迹已经有所改变,宋哲宗能不能出世都不好说呢……

除此之外,更为赵顼高兴的是西北战事的顺利推进。韩绛果然不负众望,一到西北之后便主持大局,稳住了局势。

最近在大顺城更是精彩,王韶与林昭联手设计,在大顺城下大败西夏。值得一提的是,王韶的人品确实不错,在给朝廷的军报之中,他并未强调完全是自己的计策。本来被蒙在鼓里的林昭,也成为策划者之一,功劳这东西是并非完全不可以分享……

赵顼得到消息,不由连声称赞,西北有一场大胜利,足矣振奋人心。对王韶和林昭这两个年轻“心腹”很是满意,更让他惊喜的是事情还在后面。

林昭竟然俘虏了西夏国相梁乙埋,这可是宋军作战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记录,当真是大功一件。

赵顼思索着如何奖赏的时候,也在思索着解决事情,梁乙埋该如何利用?宋夏之战又该以何种方式来告一段落呢?

就在这时,一些重磅消息又陆续传到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