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决定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86

还是那句话,朱棣能战胜建文、逆袭成功,自身努力还是次要因素,必须要对手蠢到逆天才行。比如李景隆,当他抵达前线时,发现大军一鼓作气,眼看着就要攻破北平了,这位二世祖不高兴了,因为这时候拿下北平城不是他的功劳,那还得了谁敢跟本帅抢功?李大帅当即下令,谁攻的城,马上给我退回来他爹一代军神李文忠要是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儿子,非得和太祖皇帝一起气活了不可。

摊上这么个老大,几十万大军倒了八辈子霉,结果全军覆没……

按说就是瞎子也该看出这货比赵括还坑爹了吧?可是黄子澄这白痴,回头竟然又建议派李景隆去领兵打北平,也不知姓李的给他塞了多少好处……而建文对黄子澄的信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又答应了。

人说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建文帝就偏偏不信邪,结果这次李景隆又刷新下限了。到了北平,他竟然被郑和吓得逃跑了,逃就逃吧,竟不跟部下说一声,把六十万大军留在冰天雪地的北平外围喝西北风……

就这样一个败掉百万大军的罪臣,换在哪个朝代,都够死一百回了,可是在仁慈的建文这儿,他竟毫发无伤。但是比起建文对朱棣的爱护来,这又算不得什么了……从一开始兵围燕王府,一直到靖难之役开打三年,建文帝反对嘱咐他的将领,别让我背负弑叔的罪名……

皇帝金口一开,朱棣自此成了刀枪不入之体,简直就是开了挂,自从得知好侄儿的关爱后,朱棣自然要将这份‘好意,用到极点。每战必冲锋在前,朝廷军只能避其锋芒,燕军往往势如破竹,战局往往就此扭转。

除了在战场上耍赖,朱棣还用来打击对手的士气。一次大战后,他竟只带了十余骑,在官军大将盛庸营垒前,呼呼地大睡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盛庸的人马跃跃欲试地围定了燕王。燕王却面不改色,朝着盛庸一阵胡吹海侃,然后从容地从铠甲阵中穿过,扬长而去,盛庸不敢拦。

拜托,这样还打个屁啊官军士气萎靡到了极点……

而朱棣的神话就此铸成,之后哪怕遇到失败和艰难的局面,他手下的将士都坚信,如天神下凡的燕王殿下,才是大明朝的真命天子,一定会带给他们最终的胜利

而建文帝这个仁慈博学的年轻皇帝,从没经历过一天的战场洗礼,在一帮二百,就让郑家豁出身家性命来保护他的孙子。

“唉,你们被这几个字害惨了……”建文幽幽一叹道:“郑家忠义无双,我不能让你们遭难。不如你们把我绑了献出去,换条生路吧。”

郑棠倏然望向建文,见他说这话是认真的,并不是开玩笑,不禁暗暗感动,这位虽然不是明主,但是仁君,也值得效忠一世了。便断然摇头道:“若于这种买主求活的事儿,我郑家将为天下唾弃,遗臭万年还不如一死以全名节呢”

“唉……”建文想想也是,对郑家这样的人家来说,名节高于一切,包括生死。“那老爷子有别的法子?”

“陛下无须多虑,此事交给老臣了。”郑棠点点头道:“只是陛下要现在这里委屈几日了,等时机成熟,自然会有办法。”

“我在哪儿都能待,”建文帝握住郑老爷子的手,真心实意道:“还要以K家子孙为计,因为我赔上全族”

“陛下放心……”郑棠低声道:“老夫的几个孙子重孙,已经去了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