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条款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90

“对啊,蚕月停工,名正言顺!”吴为笑道:“按规制,县衙四月份应该停征罢讼、与民休息!这个‘征’包括征税,也包括征夫!”

“那灾民怎么办?”魏知县问道。

“仍旧以工代赈,只是改为在家养蚕,官府发给他们蚕种、口粮,让他们专心养蚕,到时交给官府生丝。”王贤显然早有定计道:“上个月,我就让钱粮商几个,到杭州、嘉兴、湖州去买了大批蚕种……”

“你早料到会有这一天?”魏知县瞪着他道。

“属下也不是神仙,”王贤苦笑道:“只是担心万一出了岔子,也有个补救的措施。”

“未料胜先算败,唔,不错不错。”魏知县不再深究这些细节,现在只要能挽回损失,又不让官府失信,他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但他毕竟是端方君子,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觉着既然签了契约,不履行就是失信,“只是蚕月过了怎么办?定好的事情,总不能一拖再拖。”

“保准不出蚕月,问题就解决了。”王贤拍着胸脯道:“当然,还需要大老爷出一道告示。”

“什么告示?”魏知县问道。

“大老爷不是伤心说,富阳百姓埋怨你么?”王贤笑道:“这道告示一出,老百姓的心,保准一个不落的,全跑到大老爷这边!”

“你就别卖关子了!”魏知县的心里百爪千挠,催促道:“快快道来!”

王贤便道出告示的内容,听得魏知县和吴小胖都傻了眼……

“这,这也太狠了吧……”吴为瞠目结舌道:“你这是要把他们往死里玩啊!”

“好!”魏知县却兴奋起来道:“既能解决困顿民生的痼疾,又能让那些大户的粮食砸在手里,还为本县解了围……真是一箭四雕,何乐而不为!”

便立即亲自起草,写了两份告示,用印后让人先将前一份张贴出去!又将后一份交抄发房各誊抄的契约上用了大印,他自己都没办法赖账!”

“也是。”众员外点头道:“官府里的契约,就是到了永乐皇帝那儿,也得认账。”

“还有件事儿,大家想过没有。”于员外又小声道:“王贤回来了,粮船还会远么?听说是用印就不认账,姓魏的还有一点信用么!”顿一下道:“人无信不立,他就不算个人!”

“畜生啊畜生!”李员外终于在儿子的帮助下顺过气来,一张脸仍憋得发紫道:“太不要脸!人怎能这样不要脸呢?”

“难道他能随意停工?”众人望向杨员外和王员外,文契是两人签署的,自然应该熟悉条文。“你们是怎么看的合同?”

“契书上有限定交付rì期啊。”两位员外无比冤枉道:“不信拿出来看看!”

“快,拿出来!”李员外摸出钥匙递给儿子。

不一会儿,李寓将那份由李家保存的契书取回。众员外围上来一看,见第三条上明明白白写着交付rì期……一共分五批,一批两千亩,第一批四月初五交割,第二批五月初五,之后一个月一批。

王员外见状大声道:“我说吧,我们当时仔细看了,没问题的!”

“哈哈,有这个就不怕他们耍赖!”员外们不太踏实的笑道:“大不了告到省里,官府自己定的合同,官府必须认账!否则如何取信于民?”

那杨员外却似乎想起什么,翻到约书最后一页,细读其中一个条款,登时慌了神:“坏了……”

众人闻言,都瞧向那条款,只见上面写着:

‘以上条款之履行,应以不违背国法律条、公序良俗为前提。若有违背国法律条、风俗良俗的情况发生或可能发生。双方有权免除或推迟条款之履行。”

“这是啥意思?”好些人看不太懂。

“就是说,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们有权免除或推迟履行合约……”李秀才小声解释道。

“这次他们能用上这条?”众员外瞪大眼道。

“蚕月官府停征罢讼,是两浙不成文的法条,民间禁止外出,专心养蚕,也算是公序良俗。”李秀才叹气道:“能用上。”

“他们岂不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拖延?”众员外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祸,又被一泡尿浇灭了。

“更可怕的是,”李秀才脑子转得快,黑着脸道:“养完了蚕,又该收夏税了,收完了夏税又该编造黄册了,编完了黄册,又该收秋税了,收完了秋税,灾民也该回家了……官府可以一直有理由拖下去!”

“这……”员外们听得心肝直颤,于员外小声道:“三月到十月,官府确实不征民夫。但那是对本县百姓来说。这次开田的民夫是外县来的灾民,在本县没有田产生业,没道理也不能征发吧?”

“要开工,光有民夫不行,还得有官府的人组织、监工啊!”李秀才苦着脸道:“魏知县完全可以说,衙门要忙着收夏税,忙着编黄册、忙着收秋税,抽不出人手来组织开田……依然可以往后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