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稻香村论道
作者:玉山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47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走到蘅芜苑,刚好卯时,蘅芜苑的大门已开,宝钗正一身白衣坐在晨光熹微的窗下,手中拿着那本《四书章句集注》。 首发--无弹出广告

怎么宝钗也学妙玉穿白衣了?贾玉见宝钗在一身白衣的映衬下,更显得绿鬓如云,肌肤胜雪,明眸丹唇,丰艳无比,真是应了那句诗:淡极始知花更艳。

“姐姐早啊!”贾玉收敛了目光,恭敬道。

“我还以为你一言悟道,从此不再来了呢!”宝钗眼看着书,浅笑一声道。

“姐姐哪里的话,只是我昨天被林妹妹缠住了,不得脱身。”贾玉也不知怎么冒出了这种谎言,心想黛玉你不要怪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看不是被林妹妹缠住了,而是被什么人迷住了吧!”宝钗似笑非笑道。

贾玉不由得脸一红,低头不言。

“好了,快坐吧!”宝钗笑道,“你今天想和我讨论什么呢?”

“姐姐前天说仁固然很好,但也有许多缺点不足,不知有何缺点不足,圣人又是拿哪几个字来弥补的。”贾玉说出了心中的悬念。

“你说仁字除了爱字外,最通常和什么字连在一起?”宝钗问道。

“仁义,义字?”

“对,我今天就和你讨论一个义字。”

“好,我洗耳恭听。”

贾玉正襟危坐地等着宝钗开口讲,却迟迟不见宝钗开口。

宝钗突然站起来,对贾玉笑道:“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去园里一个幽静的地方,边走边讨论如何?”

“去园子里?就在这屋里不好吗?”贾玉迟疑道。

“不好!”宝钗笑道:“等会你林妹妹又找来了,你是理她呢还是不理她呢?”

这个问题贾玉一时倒不知如何回答,也是的,如果黛玉找来,搭理她,会影响讨论学问,不理她,可能又要惹她生气。但要说黛玉一定不会来,贾玉也没这个把握。

宝钗似乎看出了贾玉心中所思,笑道:“所以我们最好去一个黛玉找不到的地方。”

“有这种地方吗?”贾玉怀疑地问。

“你跟我来吧!”宝钗拉起贾玉的手,走出了蘅芜苑。

贾玉跟着宝钗,走过栊翠庵,穿过省亲正殿,越过牧牛坡与青枫林,来到了大观园西北角最偏僻幽静的一个地方——稻香村。稻香村的房屋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样的粉墙黛瓦、朱檐画栋,而是几间木架草盖的茅屋,倒也别致雅洁。屋边种着几棵桑树,屋前一片草地,草地外一圈篱笆围着一片菜园,菜园外是几亩水田,种着水稻,稻田边还有一个芦苇浅水塘。一一群鸡散在草地上,一群鸭鹅游在水塘中,鸡时而喔喔鸣,鸭时而扑扑飞,鹅时而嘎嘎叫。

有时候,贾玉会一个人来到这地方,怀念一下前世的家乡。

这稻香村原本是打算给李纨住的,让她带着管理一下园中的姑娘丫鬟们。但李纨说贾兰死活不肯住到园子里,王夫人也只得作罢,所以这稻香村一直空着没人住。

但贾玉对黛玉不能找到此地很是怀疑,因为他和黛玉还一起来这里种过菜养过鸡的。

此时端午近临的稻香村,到处一片浓绿与生机,菜园边的竹篱笆也被牵牛花和茉莉花覆满,一朵朵淡黄粉白,清香暗飘,点缀着这浓绿中的稻香村。

“怎么样,这地方还不错吧!”宝钗俯身摘了一朵茉莉,嗅了嗅道。

“嗯,置身天地的生机中,是不错。”贾玉也俯身嗅了嗅一下茉莉花。

“帮我把这花簪上。”宝钗将茉莉递给贾玉,命令道。

“簪到什么地方?”贾玉接过花。

“鬓间。”

“好的。”贾玉轻柔地将那朵粉白清香的茉莉簪到宝钗的浓密如云的鬓间。

“好不好看?”宝钗扶了扶鬓间的花,拢了拢发丝,抿嘴轻笑问贾玉。

“好看!”贾玉口中说着,心里也的确承认好看,这朵小花为宝钗的丰艳妩媚又增添了几分小女儿的娇俏。但贾玉心中也有另外的着急,心想宝钗带他来这里不会仅为簪花弄影吧,也不知何时开讲那个义字?

“现在是好看,过不了多久,这花暗淡枯萎了,就不好看了。”宝钗又转过身去看那一丛花,若有所思道。

贾玉不以为然道:“这朵枯萎了,还可以再摘再簪嘛,反正这茉莉花期挺长的。”

宝钗却有些黯然道:“现在是可以再摘,但再过几个月呢?再过几个月,不仅这茉莉牵牛花会调谢,这周围的绿草会变枯,桑叶会黄落,菜园和稻田也会一片空荡,整个稻香村都是一片清寒萧杀。”

宝钗怎么突然变得像黛玉一样伤感了,贾玉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还是这话有什么其他深意?

见贾玉若有所思的样子,宝钗又缓缓道:“菜园和稻田将被人割刈,而绿草和桑叶将被天刈掉,春生夏长秋杀。”

听了此话,贾玉终于若有所悟道:“割刈,刈,义,姐姐是想告诉我,义即刈,义即杀吗?”

“不错!”宝钗转头对贾玉道:“仁生义杀。”

“春生秋杀为天道,仁生义杀为圣人之道?”贾玉若有所悟。

“不错,由此一杀字,引申出了义的冷、刚、断、理、易等特点,和仁的特点相对,仁热义冷、仁柔义刚,仁连义断,仁放义敛,仁情义理,仁固义变,无义配合之仁,便为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如何?”

“妇人之仁情而不理,热而难冷,优柔寡断,泛滥难收,不知变化轻重权宜,集中体现了仁的缺点不足。”

“这么说,义比仁更难了。”

“不错。”宝钗笑道:“温柔仁爱是容易的事,但要有所收敛,有所决断,不负她们的情义,却不是容易的事。”

宝钗这话正说到贾玉的隐痛处,贾玉一阵低头沉默。心想自己确实有些像黛玉所说的好色滥情,也确实有些像宝钗所说的难断难收。但好色滥情是自己的本性,想改又谈何容易?断与收,又更何谈容易?

想到这里,贾玉又对宝钗道:“姐姐所说的这义字,就像一把冷、刚、断的心之利剑,挥出容易伤人伤己的,又怎可轻易出鞘?”

宝钗洒然笑道:“你这个比喻倒是不错,但这把坚利之心剑,又岂是什么人想有就有,想挥就挥的,这个需要坚韧痛苦的修炼的,只怕你现在还无此心剑。”

贾玉谦逊道:“姐姐说的很对,以我的资质和历练,的确现在无此心剑,但就算将来有一天炼成了,又岂能轻易挥出?”

“谁让你轻易挥出了!”宝钗嗔道,“这义之心剑,既是利剑,也是慧剑,当出则出,当收则收,当断则断,当生则生,当杀则杀,既利且慧,才是修炼成功的仁者之剑。”“何为当?”

“当,即宜也!

“何为宜?”

宝钗缓缓说道:“宜,即权宜,适宜,合宜,合天、时、地、人、事、性、情、理、礼、法之宜。”

“这么多!”贾玉惊呼道。

宝钗笑道:“而且上面的因素,有的没变,有的在变,变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我对你说,光有一个仁字远远不够。”

贾玉抓了抓脑袋道:“那这要合宜也太难了吧!”

宝钗又笑了笑道:“你也别吓着,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所有因素的,只需考虑其中两三个就行了,但即使要合这两三个宜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所以圣人在强调仁的同时,还通常要说一个智字,比如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仁者不忧,智者不惑’;‘仁者可欺以仁也,不可欺以道也’。又强调一个时字和权字,所谓时宜和权宜,所谓‘可与共学也,未可与适道也,可与共适道也,未可与权也’。权便是权衡天时地人我大小轻重终始本末的变化,得到那一个最恰当的宜,也即义,以便决断行动,这才是真正的权术。”

贾玉没想到随便问的两个问题引来宝钗这一大堆长篇大论,反正自也记不住,不去管了,于是对宝钗轻叹一声道:“这仁者之剑估计很难练吧!”

“不难不难!”宝钗看着贾玉摇手笑道:“仁者之剑术根于圣人之道,而圣人之道蕴于四书五经中,可读可学,发于人伦日用之间,可明可用,其入手非常容易,可说比练一般的青铜剑术还容易,只是想大成则有点难,而且此道漫长修远,博大无疆,没有谁可以走到终点,即便是圣人自己,也要谦虚地活到老,学到老,修到老。”

贾玉想到本来自己今晚要跟妙玉学武功剑术的,没想到宝钗先要教自己仁者之剑,便问宝钗道:“这仁者之剑,比起青铜之剑如何?”

宝钗轻笑道:“青铜之剑术,跃不过数丈,断不过一人首,仁者之剑,一旦挥出,上参天地,下决人间,万人屈服,天下归心。”

这么厉害的剑术自己怎么练得来,还是跟妙玉练青铜剑术更简单更爽一些的,于是贾玉又一声叹:“这么厉害的剑术!姐姐会吗?”

宝钗轻轻一笑道:“我怎么会呢!我不过是一个为圣人所不齿的小人女子罢了。”

“姐姐如此大才,若身为男子,一定可以做一番经帮定国的大事业,只是身为不能轻出闺阁的女子,有些可惜了。”贾玉又不禁赞叹道。

宝钗嗔道:“身为女子,也有女子的好处,我自己都不遗憾,你瞎可惜什么!”

贾玉正准备说什么,突然身后不远响起了一个声音:“是呀,宝姐姐若身为男子,这一身的美艳妩媚,那才是真正的可惜了!”

不用说,又是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