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疯掉的小王爷
作者:三戒大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98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一八章疯掉的小王爷

其实欧阳修的提议,之所以会石沉大海,与他逆潮流而动,有很大关系。 首发--无弹出广告

审视之前贾昌朝的‘恢复故道法’、抑或李仲昌的‘河入六塔法’,其实只是方法之争,目的却都十分明确——那就是恢复黄河东流。

欧阳修却说,你们都是瞎折腾,黄河之所以改道,是因为原先的河道淤塞太高,水往低处流,才会改为北流的,我们把现在的河道伺候好了,使其以后不至于泛滥才对。

其实谁都知道,他的话从道理上一点没错。问题是,黄河在宋朝,从来不只是个民生问题,而是顶了天的国防问题。

无广告

所以皇帝和相公们,明明知道,自己是在逆势而为,是在与自然斗,却依然坚持要把黄河恢复故道。

这是勇敢么?不,这正是怯懦的表现。这种把治河让位于军事的做法,正是宋朝历代皇帝重文抑武的恶果,自以为是的文官们,宁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些水塘子上,亦不愿去信任自己的武将和军队。

但结果如何呢?历史早告诉我们答案,倚靠天险做消极防御的,只能麻痹自己,不能阻隔敌人。几千里的国境线,敌人哪里找不到突破点,干嘛非要踩你的烂泥塘?

北宋的国力和民心,也在一次次‘逆天回河—失败—再回河—再失败’中,被消耗得七七八八,整个河北路也成了无人区,待到金兵入侵长驱直入,繁华一世的北宋王朝,便毫无抵抗的轰然倒塌了……

而北宋君臣第一次回河尝试,便始自六塔河。陈恪原先的时空中,就在正式完工的当天夜里,河水暴涨,不可遏制。商胡决口在刚刚合龙不久,数万名夫士兵,都没来得及从堤上撤下来时,就重新崩溃了……

不仅下游数州被洪水淹没,就连上游的京畿之地,都被倒灌回来的洪水所害,京师被淹,人物损失不计其数……

~~~~~~~~~~~~~~~~~~~~~~

从噩梦中霍然惊醒,陈恪睁大眼睛,感觉身上黏黏地难受,随手一摸,发现自己已是满头大汗。

‘真该死!’陈恪大口喘着粗气:‘我怎么会记起这些?’他来这个世界已经十多年了,前世的记忆基本湮没,也很少去想,历史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从看到邸报上,欧阳修的《论修河第三状》后,即将发生的‘六塔河之难’,便如噩梦一般,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

完工日期越来越近,他被噩梦折磨的也就愈发厉害,以至从进京第一天起,便没有一夜安枕到天亮。

然而就连欧阳修,都被高高在上的官家和相公们无视了;他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青年,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话虽如此,却又止不住去想,有没有办法,阻止悲剧的发生……最大的难题,在于不到天崩地裂的那一刻,谁也没法证明是‘河入六塔’是错的,也就无法从正面战场上,去击败占据绝对优势之敌。

只有剑走偏锋了……陈恪不禁暗叹一声,这恰恰是欧阳修最不擅长的。

大宋吵架王,只在正大光明的战场上,才能发挥出战斗力来,若论阴谋诡计,真能被人家坑得连渣都不剩。

思来想去、百计无方,他沮丧的躺回床上:‘干我屁事,横竖又淹不死我,何必皇帝不急太监急……’

就这样一夜无眠,第二天自然神情恹恹,兄弟们发现了他的异常,问他最近是怎么了?

告诉他们也没用,只会让他们也跟着烦恼,所以陈恪只是笑笑道:“许是水土不服,身子不太爽利,适应一段就好了。”

“那今天你就别出去了,在家好生将养着吧。”宋端平关切道:“横竖日子长着哩,等身体好了再耍处。”本来约好了,今天欧阳修的几个儿子,会带着他们逛一逛汴梁城的耍处。

“也好,”陈恪一脑门子官司,确实却没有游兴。

于是早饭之后,众人出去与欧阳发几个会合,,把那信递给边上人道:“看看写了什么?”

“仲方兄亲启,小弟宗绩顿首。”那人一个字一个字的念道。

“要不要听他的?”卫士睁大眼道。

“你说呢?”边上人瞪他一眼道:“落款是咱们家二公子的名讳!”

~~~~~~~~~~~~~~~~~~~~~~~~~~~

陈恪进到那王府对过的茶楼里,要了个二楼的单间。

说是单间,也就是用屏风隔着,虽看不见隔壁的客人,但说的话一句也漏不下。

陈恪随便要了壶茶、几样茶点,又让茶博士上杯白水,就着白水嚼起了点心……早晨没正经吃饭,现在却觉着饿了。

一边吃着,一边听隔壁人用京都口音说笑,着实适应了好一会儿,陈恪才听得懂他们说什么。听懂之后,他的眉头却皱了起来,因为他们所谈论的,正是北海郡王二公子赵宗绩。

“原来多好的小伙子啊,这两年却犯起疯病来……”

“好的时候,跟好人一样,不好的时候,就痴痴呆呆,在大街上追着姑娘跑,唉……你说这是造得什么孽?”——

分割——

加油加油……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