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黑妖坪和黑山沟
作者:张金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1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在那个静寂寂的暗夜里,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除了麻子和小玉外,也许只有天上的星星知道,——那天晚上就没有月亮。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大坡地黑山沟一带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是真真正正地令所有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

和六安县贴近又几乎被六安的土地所包围的那个黑山沟,到底是不是大坡地村的气眼,后来提起的人渐渐地就少了,但黑山沟一带的疯狂和火爆,却是按也按不住的。翻过黑山沟南面的那架坡,坡那边就是纯纯正正的六安地界。那边的火热状况叫人摸起来烫手。

三根大木桩往一起一并,竖起来就搭成了一个三角架,架子下面的正中间都有一个或粗或细的井筒子,顺着那个井筒子往下挖,运气好的少挖几米,运气差的就多挖几米,褐红色的铁矿石就找到了。三角架子的顶尖处装上个定滑轮,离架子不远的地方再搭上个养牛、养羊一般的小棚子,再用厚铁板焊上个大铁桶,再整上一个卷扬机,买个柴油机往棚子里一墩,桶小的使上个十五马力的,桶大的使上个二十马力的,拿镐、拿锨、拿炸药的人往桶里一站,棚子里的女人吱扭吱扭地拉着机子上的大手闸慢慢地松,把七、八个或十多个人都送到了井下去。待棚子里的大柴油机嘭嘭嘭地开始冒黑烟,钢丝绳在一个卷扬机上缠了一圈又一圈后,一桶又一桶的矿石就被吊了上来。

站在这边的山顶上朝那边远远地望,鳞次栉比的三角架子有些像儿童玩具,似乎拿手轻轻地一捅,那些架子就都或扭或歪地散了。只有走到跟前去才能感受到那些木桩子的粗壮。小棚子里震耳欲聋地浓烟四起的时候,那些木桩子就开始微微地颤抖起来。

尽管多数的庄稼人还不怎么看得上那些褐红色的石头,但那一个挨着一个的歪歪扭扭的三角架子,也不是谁想有就能有,那些架子有乡里的,有所里的,有站里的,有村里的,有联办的,合办的,还有委托经营的。庄稼主儿不关心那些东西,不等于那些东西没有用,要没有那些褐红色的石头,舀饭的勺子和煮饭的锅,甚至连缝衣裳的针也都没有了。

或许自有史以来,六安县那边无论什么事都走在沙水这边前头。六安的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地方叫黑妖坪。传说那里聚集着十八路小怪、三十六路大怪、七十二路妖精。很早的时候就传说,六安那边的人,谁要得了说不清的怪病或家里出了些离奇的事端,就请那些能上天入地的道士或者“明眼儿”,带上些果蔬祭品灯火纸烛,去黑妖坪经营上几趟后,大都会找到缘由清了久账,从此人事两平安。

就是马达震天响,灯火昼夜明的现在,黑妖坪上也不时地在发生些稀奇古怪的事。那些在木棚子里司控机器的年轻女子,说不清什么时候会被哪个妖精看上了,有一天突然给压到被窝里去,不能叫,不能喊,不能动,也不能睁开眼睛,说不定也就怀上了,要是给妖精通融不好,怀上的孩子还不能打掉,孩子生下来后自己不敢养,就都卖掉了。但怀孩子的大都是些来打工的外地人,——妖精也认生。

黑妖坪那一带总是热火朝天热闹非凡,爱拖音说话的当地人,讲黑话鸟语的外地人,来来往往的人群像下雨前急于搬家的蚂蚁,比肩接踵熙熙攘攘。那些人要想到黑妖坪去或者想离开黑妖坪,必须向北经过黑山沟。或许黑妖坪的神秘所在也正因如此,要是不怕摔死,走到黑妖坪的最南边,再跷不了几跷腿,也就上了通往六安每一个村庄的大道通途;要是摔不死,再跷上几跷腿,闭着眼睛摇荡上一会儿,也就到了狗吠鸡鸣的村庄里。但还就是不能,——黑妖坪的周围全是峭壁,没有翅膀的东西都过不去。

黑山沟和黑妖坪一带,离这边和那边的村子都远,那里的三角架子多了以后,烂石头垒起来的低矮的破房子也就多了,那些破房子因为主要是给做工的人住,当地人就叫“工棚”。一个工棚里有的能住好几家,这家和那家中间竖上块木板子,或插一排高粱秸子,或者干脆拉上一根绳子,透气不透气的布单子在需要的时候往上面一挂,那就成了一面互看不见、互听不见的万能墙。

正是有了这些人,赵老拐家开的大坡地百货店才日渐活跃,也才从一家开到了三家。那边的黑妖坪上没有卖东西的店面,那边寸土寸金,要有那样的地方,他们宁愿再竖上个大木架子,再往下凿一个井筒子。老拐的那些店是一个个名副其实的百货店,从主食到副食,从生活用具到生产用具样样俱全。有小孩子们吃的棒棒糖、酸梅粉,有大人们用的油、盐、酱、醋、花椒面,大胶鞋、牛粪包、猪下水、烧锅酒、干电池、电灯泡、大钢锤……应有尽有,就连妖精相中的那些女人使的画眉的笔、擦嘴的颜色,也得隔几天就往柜台下面放几盒。

大坡地人都知道赵老拐家发了财,在大坡地村,近些年他家好像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收录机……尤其是那台冰箱,夏天能自己做冰棍儿!羡慕的有好些人,他们有的也想做些什么但没有做,——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有的想做却不敢做,——那明明白白的不就是资本主义?想挨批斗?好多人也不屑于做,——庄稼主儿不种地,那是不务正业!到了灾荒年,票子不能吃!没经过六o年?一块上海全钢手表一百多,换十斤白萝卜条儿还得给人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