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都怨你,大胡茬子
作者:张金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82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张雪梅掉了最后一个孩子时,老大正在队里做活,这天半夜开始她就肚子隐隐地痛,鸡叫三遍之后痛得就有些按捺不住,老大早早地起来后照样担满了缸,喂饱了猪,喂饱了羊,打开鸡窝的门再喂了鸡,扫了院又收拾好屋里屋外,静静地在屋子里站了好大一会儿,静等着听到张雪梅的一生娇哼之后,就开始做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直等到队里上工的钟敲响了之后,也没有听到上课的号令,他就下地了,到了地里总感到心慌意乱,给队长也推脱了个肚子痛得要命,就提前回了家。无弹出广告小说

张雪梅披头散发地蜷坐在炕沿上,气喘吁吁脸色蜡黄,双手捂着肚子眼皮也不愿意抬:“又走了一个不争气的鬼东西,在茅罐里,去吧,远远地扔到河滩去,裹脚垴的地也不要他。”老大赶紧买了一斤红糖,给雪梅烫了两大碗红糖水喝下去,额头上浸出微微的汗之后,他扶雪梅躺了。

俗话说四十三把眼关,魏老大也过了把眼关的年龄,他找了根木棍儿到茅房的茅罐里挑了挑,老鼠大小、猴子形状的一个小红人儿,也没有看出来到底是不是心里头想的那个东西,就抓了把烂柴草往上一盖,到了东河滩拿脚一蹬,头也没回就走了。回到家里后,雪梅已爬起来正给做饭,两眼红红的不愿意说话,老大一把就给抱回到炕上。他给雪梅说:“地吃不了东西儿长不好庄稼,人吃不了东西儿血脉就虚。今年,俺一定把裹脚垴给种上一大块麦子,天天蒸馍馍吃拽面,啥也嫑想,咱先养个好身体!”

从此以后,魏老大每天早起都满大街拾粪,攒成堆儿以后就送到裹脚垴的地里。担水扫院做“功课’也样样不误。那时正是学大寨赶昔阳的年月,家里茅房里的粪都归生产队,有人看见老大的地里黑乎乎一片,队长就问,老大说:“咋?俺满大街给打扫卫生又不挣工分儿,那是义务劳动,不给挂红花儿,也不能给戴黑牌儿!”

“伏天有雨好种麦”,头年的雨水大,当年秋季的庄稼就是种啥长啥种啥收啥,秋收之后到处还是一片湿漉漉,湿洇洇的地过了秋分,眼看到了寒露才勉强能犁,魏老大起早贪黑,早早地把裹脚垴的那亩半地刨了,他拾了一年的粪全埋到了地里,已有些发黑的砂石土,毛毡子一般平整而松软,寒露刚过,他种下的麦子就透出了嫩莹莹的绿尖儿,生产队里的麦子播种以后,魏老大的地已是一片耀眼的翠绿了。

过了桃花红就是梨花白,软绵绵的春风在山谷间、田野里游荡够了之后,**辣的阳光就跟了上来,女人们脱下臃肿的大棉袄,换去肥大的袅裆棉裤,苫不严锁不住的窈窕妩媚,就一路摇荡着从春天里走了过来。大北沟大西沟里的柿子树、枣树、杨树、柳树、槐树,头年吸足了雨水都可着劲儿地疯长,明晃耀眼的一片新绿,渲染着沟沟坎坎里积蓄已久的生机,一块又一块葱茏的麦田串成串、又连成片,翠玉一般地闪亮,仔细听,能领会到麦苗欢天喜地咯叭叭拔节的声音,发了情的野兔子,野狐狸,野貉子,在远远地打斗着另类的爱,好多年没有见过大坡地的百姓,个个都是那般喜滋滋的甜。近来的好多年,本来就缺少雨水的大坡地向来以秋粮为主,他们很少经过能种上这么多麦子的年景。

县里组织了各公社管农业的主要干部,大队抽调了部分人,还选派了少部分生产队长,都到昔阳县大寨大队进行了参观学习,参观学习的队伍是唱着“学大寨,赶大寨,大寨精神传万代……”的歌回来的。

其实从刚进二月的时候开始,张雪梅就知道自己有喜了,麦苗儿刚开始返青的时候,反应就一天比一天强烈,吃什么吐什么,最激烈的时候喝口水也要吐出来。

没有几日光景,一个饱饱满满的人就面黄肌瘦下来,孩子们不在跟前的时候老大就埋怨:“唉呀呀!真是,俺娘倒有个儿,还不是饿死在了土地庙儿?谁知道要啥儿,一个女婿半个儿,咱仨闺女就有一个半儿,俺到底想起了啥?——糊涂了,糊涂了!才这大点儿岁数,要是老了准吃屎!”一边说一边啪啪地往地下敲着铜烟袋。

张雪梅哇哇地吐完了以后,两只手掐了掐腰,暗黄色的脸仍旧噗哧一笑:“都怨你,都怨你!就不能一个人安安儿睡,一脸的胡子也不天天儿刮,挨上边儿就又痒又麻,大胳膊大手像个老虎钳,你——谁能——你个贼老大!”

老大把烟荷包往烟袋杆上猛一缠,往腰间里一插,然后,拍着手恍然大悟似地说:“就是,就是,还就是!这胡子要不扎你就准不摸,这扛着大花翎的公鸡,屁股后边儿跟的母鸡就是多。这多少年了俺知道,俺去百货店看了好几遭,黄铁盒儿的刀架儿,就是贵了点儿,那——卖——一块八,要不,咱俩人都咬咬牙跺跺脚,买一副?这一块八,嗯!——俺就是一说,最后——还是你定夺!”

魏老大一脸胡须,除了理发时刮一回有个净年年的感觉,平时胡子长了都是拿锄板一照,使雪梅做针线活的剪子一铰就成了,每次铰完后,拿剪子再把明晃晃的锄板当当地一敲,伸着下巴给雪梅看,她要求他的胡子一韭菜叶宽的长短就刚好。

“咋样儿?嗯?不短吧?俺的锄板儿真好,一根根儿的胡茬儿都能看清,——也不全是,你的剪子也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