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海军之春
作者:河马散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748

第三**章海军之chūn

民气是什么?

看不见mō不着却格外重要。

rì置益脸sè很黑,作为战后首任驻华公使他深知责任重大。随着rì本势力在这次战阵中几乎被全部铲除后,他的任务就是重新部署眼线并寻找一切机会探听情报。所以当得知纪念碑奠基仪式,哪怕知道会被羞辱也悄悄便装前来观礼。

方尖碑下那个扬臂高举的身影让他皱眉紧锁,在战争获胜和《中英上海关税协议》达成后,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时报甚至称其为“东方华盛顿”,以赞扬他在民族dú lì和努力实现全世界最大mín zhǔ国家的努力。然而在报纸吸引眼球的吹嘘后面,却隐藏着一颗崇拜极端民族主义的心脏!

他站在山巅,高举双臂,不用稿纸肢体有力。充满了狂热民族主义思想的演讲中直接摒弃民党提出的的科研经费都没解决动力损耗问题,所以除了看家mén的美国海军外,大西洋邮轮都不用ge公司产品,商船为了省油根本不会装价格昂贵且耗油的蒸汽轮机,就连为南美造的那几艘主力舰用的都是冲动式。

要不是当初生产线投资太大,ge公司自己都想放弃了。如今却有人要买成套技术和生产线,这不是帮着回笼资金嘛!设备直接从厂里搬,技术员更没问题了,回笼资金后还能去转投冲动式技术!至于美国暂不对外出售成套机械以ge公司的牌子,说服政fǔ还不是小事一桩。

很快,杨秋就和ge代表确定下湖北工业集团以600万美元价格采购反冲式蒸汽轮机全套技术和成产线。至于锅炉杨秋相信也可以拿到,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技术实力很强,肯定已经有了更新的型号,而且自己jiāo给江南厂的图纸也是这款锅炉,无非就是材料和工艺迟迟无法突破,导致功率只能达到设计的50%。

定下动力后,大型装甲巡洋舰的技术指标基本确定。

标准排水量27000吨,满载33500吨,大船小炮也更适合将来改装。采用36台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煤油hún烧锅炉和意大利蒸汽轮机,两座烟囱强压通风,速度暂定采用美国新墨西哥级的飞剪舰艏加长首楼外飘舰形,使用德国小水密舱隔断防爆设计。火力上是3mén三联装美国产305毫米/l50舰炮,修改仰角使其能shè程至少增加到30000米。副炮上改为16mén单装国内正在自行研制的120毫米/l50速shè加农炮,对这点美国工程师没意见,因为在105和150远程加农炮出售给欧洲后,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在中口径远程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有12mén76毫米甲板炮和6座双联装37毫米速shè炮,可携带两架自产水上飞机。

防护采用新墨西哥级的匣式集中式防护设计,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次要地方的装甲,所以设计师表示主装甲可以增加到250毫米,并按照杨秋改进后的倾斜17°布置。水平甲板增加到76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同样倾斜20°,炮座305毫米,司令塔350毫米,两层船壳,防鱼雷隔舱采用德国式小隔舱布局,采用cào控更加灵活的双舵4轴设计。难看美式笼式桅杆自然不能要,采用江南厂自行研制的前后三角桅杆图纸(仿后世rì式三角桅杆),增加桅杆塔。使用三台蒸汽推动液压泵驱动主炮塔,安装6台ge公司的750千瓦直流发电机,淡水由6台蒸发器和2台蒸馏冷却器提供,rì产480吨淡水。取消水下鱼雷发shè管,预留一套甲板发shè管位置。

由海军部挑选水兵和军官前往美国培训,同时从国内造船厂派遣60位技术人员监督并学习制造技术。最关键的造价上,美国看准了杨秋心急,所以咬死最低1700万美元,简直和抢钱一样!不过和得到相比还是值得的。所以杨秋和唐绍仪商量后,在汉格尔保证附赠一套炮管和炮室,并附赠12台锅炉和4台意大利蒸汽轮机以备替换后,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一个月后,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公司也答应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全套锅炉技术和生产线给江南厂。

等到最后细节差不多定下来后,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杨秋身上。

刚才好像说的是四艘啊?!

望着一双双投来的目光,杨秋深吸口气。其实后两艘也并非完全为得到技术故意抛出的筹码,大型军舰制造非常复杂,其中最关键就是目前国内缺乏长达百米的大型机chuáng和大型热处理炉。但这些东西想得到太困难了,所以建造万吨级军舰目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但不建又不行,商船造的再多也取代不了结构复杂的主力舰!

何况无论是战列舰还是战巡,都是这个时代科技的最高结晶,造一艘战列舰完全可以媲美后世阿bō罗计划对国内技术促进和拉动,就算没那么大也要涉及上百家企业,数万个岗位和上百种技术,促进相应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以他才决定增加两艘,由美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无法生产的部件,在江南和马尾建造,以帮助国内造船业尽快熟悉大型军舰的内部结构、制造工艺和流程,这样等将来条件成熟就能自己造需要的大军舰了。

由两艘变四艘汉格尔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拒绝。但由于江南技术差,新马尾造船厂至少要到16年才能完全建设好,所以由美国先开工两艘,半年后在江南开工一艘,而马尾需要等到16年3月才能铺设龙骨,这样算来第一批两艘可以在17年年底拿到手,而最晚的马尾那一艘需要等到19年才能完成。

时间恰好卡在了台湾jiāo接之前,可见美国也知道杨秋不惜血本造四艘大型巡洋舰是为了什么。

当杨秋亲自定名“安海级”并签署意向协议后,抑制不住的笑声从办公室内传出。

中国海军在刚回到旅顺后,终于迎来了chūn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