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拼
作者:金哨本无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48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崇祯拿起一支点水笔,在纸上划来划去,没有划出个所以然来。这支点水笔的笔尖是铜片制作,笔杆是雕花的木制笔杆,倒也别致得很。

点水笔比起毛笔来,还是方便很多,尽管崇祯的毛笔字是书法家的水准,毕竟没有点水笔的速度来得快。

说起点水笔,一开始推广还有点困难,但是后来,《明报》送给各位专栏作者的都是方格纸,随方格纸附送点水笔,言明请各位配合,将字写到方格里,以便排版。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于是这些明朝的著作人开始练起了硬笔书法。

新军和锦衣卫那里,是强行推广点水笔的。第一是速度的需要,第二是情报的需要,情报的需要当然是为了照顾鸽子这个信使,毛笔写的书法只能增添它的负担。

有引导,也有强制,随后,点水笔就这么流行开来。

崇祯和王承恩谈起后世拍卖点水笔的事来,七八十年代还在流行的点水笔,到了21世纪,原本只要几毛钱一支的点水笔,网上的起拍价到了来,放到网上增添一些网上垃圾。所以崇祯觉得只有毛笔才能催生精品,像四大名著就是毛笔写出来的。至于点水笔,与钢笔的不同,就是墨水有浓淡和润枯之变化,所以更适合用来写硬笔书法。

崇祯划拉了半天,就像小学生一样浪费了n张草稿纸,写下的都是一个“拼”字。崇祯在酝酿怎么将硬笔的笔意用在毛笔上,写出一张“拼”的作品。究竟是写“拼搏”,或者是就写一个“拼”字,崇祯的眼中浮现起北国的旷野上,一队队清兵和大顺兵厮杀的情景,满眼都是刀光剑影,满眼都是鲜血淋漓。

十二月初,清兵在滦河登陆,迂回兜击山海关。在山海关正面进攻打响后,山海关背面的清兵突然出现,在早已混进城内的细作配合下,来了一个突然袭击,白广恩的守军猝不及防,第二天就丢了山海关。三万守军,除了几千人逃跑外,余下的大顺军全被俘虏。糟糕的是,山海关配备的。

放下毛笔,提起朱笔,批下:

“加快四川换吕宋计划,让张献忠速往吕宋,去拼倭寇。”

要让日本人无力插手中国的内战,必须在吕宋拖住他,就让张献忠去拼日本人吧。就看张献忠抗日的本事如何了。嗯,要不要把李定国招来培训一下游击战术?

(金哨本无路给大家拜年!新年好!)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