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何谓福气
作者:小猪懒洋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984

元春浅浅一笑:“可不是么?三妹妹是个有福气的。”

福气?探春撇了撇唇,福气到被远嫁茜香了。她能够阿Q一点儿,幸好没有再被和亲到更北的地方。听说那里是荒凉的沙漠,就是王公贵族,也是甫出生就在马背上。

虽然她是很喜欢骑马,但长年生活在大漠,单是皮肤就受不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觉得可以称得上吹弹得破,不枉她几年如一日地用自制乳液护肤。当然,也可能是探春的底子本来就好。

又随意说笑了几句,探春终于认定皇帝也就是那个气势,其实骨子里还是很平易近人的。不知道贾府的事,能不能在混熟了以后求个情?

送走了皇帝,元春定定地看着探春,半晌不说话。探春的茶含在嘴里,半天才小心地吞下,犹豫地问:“大姐姐,我刚才是不是说错了话?”

皇帝好像有点喜怒不定……

元春一笑:“没有,你应对得很好。”

探春又狐疑地看了她两眼,宫里的人,说话就是这样不爽快。说一半,留一半,再加上吞一半。

“唉。”元春叹了口气,看着探春,露出了十二分的惋惜。

“大姐,好好儿的怎么又叹气?”探春背上发寒。

不会又有什么祸从天降吧?

“造化弄人,不然皇上就要把你留下了。”元春微微垂首。

探春呶了呶嘴:“正是呢,我刚就想问,好好儿的,怎么他就忽然发了善心,居然用真郡主去和亲了?”

元春笑叹:“三妹妹,你看着是一副精明的模样,可有时候却真是糊涂得可以。皇上待你的心思,难道你还要装聋作哑么?若不是他看中了你,怎么会舍得得罪王府,让真郡主出嫁?”

“我又不是倾国倾城的颜色,就是在咱们家算是好的,也就是中上。皇上这里百花齐放,还能看得上我?”探春半信半疑。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若论五官的精致,你或者不算是顶出挑的。可你的神采,却是人所不及。皇上待你,怕是另有一份心思。你是咱们家庶出的女孩子,北静与南安两个郡王却要抢着娶你为妃,如何不令人好奇?见了你这般的文采风华,再加上先入为主,我瞧着皇上倒对你起了几分心思。”

探春脸色微红:“若是像大姐这样守着……那倒不如去嫁与那个王储了。左右又不能回家,在那儿好歹还是个王妃的身份,多少能作着些主。”

“这怎么一样?母亲有一月一省的机会,总能知道家里人的消息。”元春嗔道,“若你真是有意,不如拿些手段来笼住皇上,兴许……”

“别别……”探春急忙摆手,“大姐,咱们家出了你一个就够了,我可没你这样的手段和才情,能在这些妃嫔们中间讨生活。”

再退一万步说,元春进宫来的倒是自己的生母,可自己呢?赵姨娘只是个奴才,自然没有资格,还不是轮着王夫人?那倒不如不见的好。

元春笑得苦涩:“倒还是你看得清。”

探春还记挂着那个神秘少年,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位茜香王储,是几时到京的?”

“大约一个月了罢。”元春想了想说道。

“哦。”探春放下了心,却又带着几分失望。她至少是两个月前去买的鹤,时间上便对不上,可见他并不是王储。

心里暗自好笑,免不了还有些怅然若失。不过两面之缘,哪里就凭空生出了好感?不过那少年生得确实好,虽然看着有些傲气,但并不让人讨厌。只一笑,便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姐姐,教礼仪的嬷嬷不会很凶罢?”眼珠一转,探春还是担上了自己的心事。

元春笑着安慰:“放心罢,主要也就是学习一些茜香的语言。至于规矩礼仪,咱们家出来的姑娘,哪里还会差?就是进宫里,也不过多交代几句,何况是去外邦呢”

探春放心,只要不是学行礼的规矩,那再累也有限。

“那就好,我就当度假了,咱们还没这么大的园子。”

元春差点被噎着,天底下谁敢有这么大的园子?好半天,才吐出了口长气:“不过,你明儿得去拜见太后。”

“我已经见过太后了。”探春不大想见这些尊贵的人,谁知道对你和颜悦色的背后,有没有算计在呢?天天算计来算计去的,累也累死。

“那怎么一样?你先前儿是南安太妃带过去的,那会子还没有册郡主的。如今可是要以郡主之礼去拜见。”

“还要见谁?”探春发狠地问,“干脆明天一气儿地见了,免得往后还得再受这零碎的罪。”

元春哑然失笑:“是受罪么?”

探春反问:“难道不是?”

“你说的也对。”元春低头想了想,同意了她的观点。

所以,探春第二天就很悲惨地跟着元春去“受罪”了。

第一站去的就是慈宁宫,这是天底下最尊贵女人的住所,宫殿自然恢宏大气,富丽堂皇。可是探春看上去,却觉得有三分死气沉沉。

地位再尊荣,也不过是寡妇,而且还比一般的寡妇更难熬。毕竟,太后就是要找乐子,也不大容易。普通人家的四世同堂,到了皇家,却是尔虞我诈的硝烟弥漫。

慈宁宫里已坐着一个盛装美人,元春先拜见了太后,探春也跟着行礼如仪。

“原来这就是靖宁公主,果然是通身的气派,不会堕了咱们中原天国的名头。”盛装美人软软地恭维。

元春急忙与她相互见礼,探春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就是皇帝的新宠潞妃。忙依礼相见了,见她虽是盛装,却掩不住那种江南水乡美人的柔弱。小巧的瓜子脸,齐眉的刘海,再加上不盈一握的腰身,难怪皇帝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说了几句庆,太后便笑道:“哀家瞧着靖宁郡主倒很是欢喜,你两个还要去给皇后请安,留着靖宁在哀家这里多坐会子。”

洛妃与元春急忙应了,便相携走了。探春看两人肩并着肩的样子,似乎十分亲热,忍不住感慨这些妃嫔们的演技。

“昨儿个南安太妃进宫来,还提起了你呢,说是很能说笑话儿的。我这里素来冷清,你倒是说两个来逗逗趣儿。”太后让探春在一侧坐下,笑着说道。

探春的肚子里,装着本笑话大全呢,倒是很乐意接过了这个话茬。也不是一段段儿地讲,只拣了贾府里的趣闻,再穿凿附会,把一些经典的段子加进来,自己也觉得像在说单口相声,把太后逗得乐不可支。

“你们家倒是个怜老恤贫的……”太后若有所思,“就是那位刘姥姥,虽是村妇,可看着她行事,倒还有些意思。可惜宫里头进不来,若是召两个进来,倒也有趣。”

“只怕冲撞了太后和各位主子。”探春笑着奉承,“我们家里有个二嫂子,祖母惯常叫她泼皮猴儿,捉弄起人来有一千种法子。”

“哀家倒是听说过,还放着印子钱的那个?”太后动问。

探春苦笑,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熙凤的名声,仅此一桩,就被毁了。她再能干,人家也不知道,只记得她重利盘剥。

“太后怕也听过她们王家的名声。”探春抿着唇,虽然没有辩解,可有意无意间,却把这项罪名往王家靠了靠。

“那当然,说的什么‘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听着倒是比皇家还要气派些,连龙王都得甘拜下风不是?”

探春背上一寒,这民谣也传到了宫里?难怪皇帝急着出手,要打压四大家族了。

“这个……有这样的说法吗?”她装傻充愣。

太后似笑非笑:“你被养在闺阁,自然不知道。还有你们贾家的呢,要不要哀家说与你听听?”

“不会吧?我们家也有话儿……”探春讨好地笑了笑,“按说我们家的底子可不够,大伯父就为了欠着五千两银子,把二姐姐都给抵了出去呢。”

“你呀”太笑撑不住笑道,“横竖你如今已是南安太妃的女儿,贾府也跟你无甚干系,不说也罢。”

她就这样被掀掉了贾氏的烙印?探春眨巴了一下眼睛,对这时代的母女母子关系,真是被绕得万分糊涂。血缘好像一点儿都不重要?

“啊……臣女可平白多出了个母亲和哥哥,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呢”探春半真半假地说道。

“南安郡王府人丁单薄,添个女儿也是喜事儿。”

探春暗中扁了扁嘴,才刚认下就得送出去,大概也没人认为是喜事。

“你们家那刘姥姥的事儿,你再说说,我爱听。”太后又笑着催促。

探春撒娇:“太后,再说下去,往后臣女再见了太后就没话可说啦”

太后笑骂了两句,探春才又继续说了下去。太后听得探春又是打手势又是送表情地说了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忍不住把嘴里的一口茶给喷了出去。

却听公公喊道:“皇上驾到”

PS:难怪好几天都没声音,竟然把我的手机号弄丢了,一直没等到电话。今天去专卖店问了一下,说是笔记本的显示屏换了,是修还是买新的呢?纠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