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低保出问题了
作者:秦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05

不知道吴宝贵成功地劝说了陈明远,还是陈明远洞察了温伟国的真实用意,抑或是他自己也想为自己作为新区长而要有所变化,这次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的礼品由两箱水果变成了四箱,而且水果的档次较以往也有提升。多次跟随温伟国走访慰问的郑波脸上都觉得很有了光彩。

这次区里走访慰问共分三个组,温伟国带一组,主要走访区委这边离休的老干部;陈明远带一组,主要走访政府那边离休老干部,韩行健带一组,走访其他方面的。孙松涛、郑波和老干部办主任宁彩莲按惯例是要陪着温伟国的。

温伟国走访的这几位老干部,那可是郑波和宁彩莲千挑万选才确定的。每到一家。温伟国都要简要地介绍一下区里的情况,老领导们也都要赞扬一下区里取得的成绩,感谢一下区委特别是温伟国对他们的关心。其中一位得了中风的老同志说到动情处还潸然泪下,拉着温伟国的手久久不放,如同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似的。

宁彩莲每见到一位老干部,她都要重复说上相同或相近的话,比如,温书记对你最关心了,特意来看看你。在温书记的努力下,今年给每个老干部多买了两箱水果,为了医药费的事,温书记没少跟政府那边说等等。

尽管宁彩莲事先就跟老干部们沟通过,希望他们不要提出让温伟国难堪的问题,但依然有两位老干部提出了医药费的问题,并且一再宣称他们绝对不是为自己提的,老干部党支部开会时,大家对这个问题反映最强烈。

温伟国依然年年重复着区里经济如何如何困难艰难渴望大家的理解,再三表明区委和他本人对老干部们的关怀,表示明年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这一问题。特别叮嘱老干部办一定要对提出意见的这两名老干部在医药费上多多关照。

温伟国的嘘寒问暖甚至是美好的允诺,虽然不能马上就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但毕竟让老干部们发了发牢骚,哪怕是流了几行老泪,走访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钱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态度。对待这些曾经在区里有过一定位置的离休干部来说,他们是轻易不会撕破脸皮跟你闹的,只要你态度上别刺激着他们,这样就能把医药费的事冲淡拖住。只要他们不上访,不写信乱告,一切都好说。

陪完温伟国走访完几位老干部后,孙松涛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干事小胡就把十几封信放到了他的面前。孙松涛一边喝着水,一边信手去翻阅信件。这里面大多是同学、学生和朋友寄来的贺年卡。当然更多的是挂名北京或全国这个中心那个研究所的会议邀请信,这类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现在真是信息时代,你的名字也不知道从哪个渠道被人家掌握了,信是天天都有,邀请你去开会去考察,当然费用也不低。一些个部门靠这个来发财的,名义上是开会,可能会开上一天半天的,而要有十天甚至是一个月要去以考察的名义去旅游。孙松涛现在对这些信,看都不看。

孙松涛一个一个地翻着,忽然,他看到了一封很厚的信,信封上写着组织部长收。他打开信,扫了一眼,他就明白了,这是一封上告信。信的内容是:

区委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们是区兴南办事处35 委(原火电四厂家属委)居民,今天写信给你们,是想反映我们委低保的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贫困居民的关怀,也确实解决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我们这些孤寡老弱病和下岗后没有生活保障的人员,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特别是对那些有上学孩子的家庭,确实是雪中送炭啊!

然而,在我们委(甚至是整个办事处)低保这项工作却出现了很多令我们越来越不能够理解的问题。

一是低保工作没有透明度,谁享受了低保我们不清楚,据我们了解,享受低保的人是应该公开的,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但我们委一开始还公开过,然而后来却不公开了,变成了暗箱操作,致使一些不应该享受的人享受了,而应该享受的人却没有享受到。赵海、徐国涛家就是应该享受而没有享受的。

二是据知情人告诉我们,居委会的干部(主要是居委会主任乔桂荣,她是办事处主任于华顺的小姨子)采用弄虚作假等手段,贪占了多人的低保款。他们从区里要来了四十多人的低保资金,但实际上只有二十人能享受到。那二十多人的低保款哪里去了呢?

三是委主任采用张冠李戴的方式,把原本应该享受低保的人的款给了不应该享受的人,致使这些不应该享受的人一年多来一直在冒领别人的低保金。马丽珍、童志宝家就是这样的问题。

据我们了解,我们居委会主任乔桂荣伙同主管办事处低保工作的李玉明是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人,至于还有没有其办事处的领导和区民政局的人员参与了,我们不得而知。

一年多来,我们向办事处反映,向区民政局反映,向区委区政府反映都反映过,虽然区民政局也下来人查过,但调查的结果是没有问题。这我们就不明白了,问题明明是存在的,可为什么就能不了了之呢!

我们就是不相信,党的好政策就能永远地被这些人败坏着,我们不仅想要个说法,更是想给我们委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无助的人一点活下去的信心和理由啊!

我们再一次请区里面的各位领导亲自己下来看一看,走一走,不要老在上面听汇报。

领导们,要过年了,可我们这个年得怎么过啊?

兴南办事处35 委的全体居民

1、24

兴南办事处在城区南边,信上说的三十五委在城乡结合部原本是火电四厂的家属委。火电四厂几年前就已经倒闭了,这些居民就交由区里和兴南办事处来管理了。那的居民生活相当不好,青壮年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的只是一些妇女、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上学的孩子。区里低保工作,难度最大的就是兴南办事处,而兴南办事处难度最大的就是35委,不仅是生活困难的人数多,而且是矛盾比较突出。

对于上访信,一般交由纪委来处理,涉及到具体的干部时组织部门才可能协办一下。既然这封信是写给区领导的,那接到这封信的绝对不是他孙松涛一个人。他只需要把信转到区纪检委就可以了。但孙松涛此刻想得更多的是信中提及到的人,一个是办事处主任于顺华,他可是四大后备之一啊,据说他可能很快就要有步了。如今这个事发生在他的管辖区内,如果情况属实,会不会影响到他啊?另一个就是信中提到的办事处负责低保工作的李玉明,这个人孙松涛不是很熟悉,但几天前和温书记的一次谈话中,在温书记和他提及的几个不错并让他了解一下的人中,分明就有这个李玉明。虽然温书记没有明说,但孙松涛明白温书记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他还没有来得及了解,这个人的事就已经到了他的案头。但在温书记没有做出什么批示之前,他是不能乱去了解的,特别是有这样一件事之后,任何一点动作,都会产生太多的链锁反应。

这样的信,温伟国也收到了,他也打电话问过兴南办事处主任于华顺,于华顺信誓旦旦地保证,没有问题,只是个别人在这里整事。再说以前就有过这样的反映,区里派民政局下来查过,也没有查出有什么问题。从内心讲,温伟国希望这里没有问题,于华顺是后备干部,自己也培养了多年了,如果有可能很快就要把他提拔起来,这事只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说,马上要过年了,如果再派人下去,闹得沸沸扬扬的,影响不好。所以,当纪检委赵书记来请示这件事时,温伟国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而一向比较听自己招呼的纪检委赵书记,这次却好像不太听话。他提了两点理由:一是陈明远区长看过信后,认为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果属实绝对不能姑息,希望纪检委能够认真调查。另一个就是这封信已由市纪检委批转过来了,说是市领导接到了这样的信,非常气愤,市纪检委责成区纪委要认真查办。

对陈明远的意见,温伟国并不在乎,真正决定调查不调查那不是他一个区长能说得算的。而对于市纪检委的要求,温伟国就不能不重视了。如果没事自己怎么说怎么有理,如果万一这里面真要有什么事,自己顶着不查处,那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反复权衡之后,温伟国给纪检委赵书记最后的态度是:查是一定要查,但得在年后。如果现在就去查,年前也查不完,还有几天就春节了,影响基层的稳定。

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如果信里反映的问题属实的话,那就是得给于华顺一个准备应付的时间,至于怎么应付,那就是于华顺自己的问题了。不过就是这样,于华顺也得对自己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