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 三十六
作者:秦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70

三十六

王区长和孙如峰、郑波他们正在闲聊。闲聊是政府机关人员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不是家庭妇女们扯些东家长西家短,家事国事天下事,天马行空,只要聊得来,空话笑话假话都可以扯,但一般要是聊些事关本部门本单位的私密的事,两个人以上聚在一起是很少的。

王区长也算是在官场身经百战的人,虽然始终没有当上过正职,但毕竟是见多识广,加之确实有些才华,对于年轻的孙如峰来说,很愿意倾听他的高论。

这一段时间,组织部门的材料可是太多了。组织部这几个人天天写,有时孙如峰还要亲自上阵。干事小张也是老师出身,对于这类材料还有些不适应。孙如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是不会写,而是写的总不能令市部满意。市部总是要求他们不断地拔高,可越拔越离实际越远。特别是有些点名让你出的经验介绍,理论上没高度,实践上没深度,运作上没力度那是不行的。有些事可以没做到,但一定要想到,更为关键的是要在材料里体现出来,成为一种典型。市部的领导说了,典型是树出来的,要给别人指出一种方向,怎么做是下一步的事。

王区长来时,孙如峰正在改小张写的一个材料。看到孙如峰的认真劲,他抿着嘴笑了。

“我说孙部长啊,要象你这么写得累死,你也不一定能写好。”

“可不是吗?王区长,你说他们这不是让我们在这瞎编吗?”孙如峰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这不,市里要开一个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推进会,市部让咱们出一个经验材料。我们都写了三稿了,可是还不行?”

“哪不行啊?”

“市部说,我们的事例不生动不典型。你说我上哪找个典型去啊?”孙如峰无可奈何地笑了笑,“理论上的东西好写,可事例确实有点难编,就是编也要有个影啊。”

“这事好办,这些年我算看出来了,写这类材料一定要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我在政府那边分管安全工作,以往的汇报总是面面俱到,结果年年评不上先进,而别的区明明没有我们做的好,但人家就评上了。我后来悟了了这个道。这安全工作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就看你怎么说。你比如说,今年要是发生了重大事故,你就不能谈这方面的事了,而是要在总体事故发生率下降方面着笔;你要是小事故多,你就重点谈重大事故发生率下降;要是都多,你就重点谈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啊!因为今年的工作和去年比你总是在有不同的,有不同你就一定能找出成绩来。”

“那还有意义吗?”郑主任问到。

“怎么没有啊?你给温书记写了这几年讲话、材料就没有意义了吗?这工作就如看孔雀开屏,关键是你要让领导看哪面,看正面倒是美不胜收,要是让领导看到后面,那可就没个看了。所以要围绕领导的兴奋点来写,只有这样,你才能出彩。”

孙如峰真是觉得王区长说的很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这生编成绩,他实在是有点于心不甘。虽然区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探索,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从他上任以来,他也感觉到了这里面还有许多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现场会是用来指导实际工作的,但这样生造出来的典型真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有些人就喜欢开大会、造场面、作秀,热闹一阵子后,就门可罗雀了。

“王区长,咱区的明星企业宏大集团,党建工作确实有一些成绩,但党支部的作用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所以就不可能有太典型的例子啊。他们让我编一个例子,说在私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了资金的困难,企业老总一筹莫展,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这时候党支部一班人在书记的带领下,三上省城,跑来了资金,解决了难题。王区长,你说这样的例子可是典型,但可信度大吗?这样的经验能推广出去吗?”孙如峰依然是一脸苦笑。

“我说就一点,就是你的胆量小,不一定要有做到的事,但一定要敢想事,想到了敢说事,一定要把有影的没影的都说得比真实的还真实。郑主任知道,咱区为什么普法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就是因为我们写了别人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其中有一个活动叫‘百名干部进课堂’,是说机关干部到学校给学生上法制课。”

“可实际上,去了还没有十个人呢?”郑主任笑着说。

“你想怎么可能都去呢?不说我们自己的工作比较多,比较忙,就是人家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也够忙的了,如果真去了一百个,那人家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开展不开展了。但你不这么写,你说‘十名干部进课堂’,那怎么会显得突出,怎么会有轰动效应呢?”王区长侃侃而谈。

“可不,你这么一编,先是市里领导很高兴,评上了市里的普法先进单位,而后,再经过市里帮助润色,又评上了省里的先进,给市里增光添彩了。你和司法局的局长可真是火了,东奔西走地作报告。”郑主任又是羡慕又是妒忌。

王区长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

“那现在呢?”孙如峰问。

“什么现在啊?”王区长好像不太理解孙如峰问的意思,“现在是这个典型已树起来了,关键是我们还在看在哪个地方能出新。”

“所以,孙部长啊,你就要大胆地编吧,工作成绩不是干出来的,而是编出来的。”郑主任鼓动着孙如峰。

“那我就编!”孙如峰好象是下定了决心。“现在没做到的,就算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吧。”

郑主任拍了拍孙如峰的头说,“哎呀!我说你真是开了窍了,你还能进步。我也赶紧回去去编吧,明天温书记还要有个汇报呢。”

他们走了以后,孙如峰好象还在那冥思苦想。他呆呆地望着手中的笔出神,但他的思路总是集中不起来。他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漫画,题为《某君四季歌》:春天编个谎,夏天弄个响,秋天得个奖,冬天提个长。他当时真是觉得说的很深刻,而现在他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自己不也有这样的影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