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 六
作者:秦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49

北国的冬天黑的早,刚过四点半,天色已经很暗了。孙如峰走出区政府大楼时,街灯已亮。大街上车水马龙,现在正是下班行车高峰。街上的景色很好看,鳞次栉比的楼房在各式各样的霓虹灯的映照下,比白日里更多了一份妩媚,这也更能显示出城市的繁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喜欢夜晚,灯红酒绿中,人们更容易从白天的紧张中放松下来,活的可能更真实或者说更放松,人也可能更趋近人性的本质。

各大酒店已经开始忙碌了,客人们纷至沓来,三五相约。有人说越落后的地方,越讲究吃喝。虽然这个城市的经济很落后,但各大酒店的生意却是真的很红火。年前从一入十月中旬,各大酒店都进入了生意上的旺季,特别是圣诞节前后一直到元旦,不提前两天订桌,想找一个好一点的酒店那个难度是很大的。

应该说,孙如峰是不喜欢到酒店饭店这一类地方的,首先不是出于他的严谨,而更是因为他实在不胜酒力。这一年多的时间,他对于喝酒唱歌喝茶洗浴这一类应酬已是烦得不能再烦了,所以他有时是能推则推,能跑则跑。

而今天他是推不了也跑不了,一来是因为今天是区委办郑主任召集的饭局,他来到区里一年的时间里,和郑主任相处得很好,郑主任对他也非常地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打开了在区里的局面。二来是因为这是郑主任张罗的为他当组织部长的庆贺宴,据郑主任说平时相处很好的几个哥们都出席,而且还要有几位新朋友。再说自己刚当组织部长也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触。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公事私办,凡事要让讲感情讲关系,而且有一个新的流行说法是――感情也是生产力。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小圈子。

在区里各部门之间就有两个小圈子相对固定。一个是以政府办吴主任为核心的小圈子,这个圈子中的多是三十上下的年轻人被称为少壮派。他们这一伙人的共同特点是喝酒很疯狂,赌博也很疯狂,外在表现上比较张扬。每天差不多都要在区里耍几把。另一个就是以区委办郑主任为核心的小圈子,以四十上下的为主,大多是局委办的正职,人比较稳重,更有上进心,里面后备干部也最多。他们喝的时候多,但不闹,基本上不赌。从孙如峰到区里以后,两个圈子都和他有过接触,但他更偏爱郑主任的这个圈子,有几个朋友一直处的比较好。

孙如峰赶到那家名叫“客如鸿”的酒店时,郑主任早已把脖子都快伸直了。他一看到孙如峰就骂道:“你可真能装啊!都到齐了,就差你了,快点!快点!”

“都有谁啊?”

“你上去就知道了。”

郑波边说边拽着孙如峰往楼上走,来到一个名叫“如意阁”单间门前。里面很热闹,喧哗声从里面挤出来。郑志远推开门,说了声“请!”。里面的人立刻静了下来,纷纷起身表示欢迎。

一阵谦让之后,孙如峰被让到了里面正中的位置上,服务员马上倒上一杯热茶。而后一脸职业化的甜蜜笑容,对着郑主任说道:“先生,客人都到齐了吧?可以上菜了吗?”

“上!”郑主任故作潇洒地摆了一下手说。

这时,孙如峰才认真的看了一下其它人。今天到场的有劳动局局长赵云阳,民政局局长张挺,人事局女副局长赵玉珍,宣传部副部长迟浩、城北办事处书记黄玉萍、华云办事处书记尹为民,再加上郑波和孙如峰共八个人。孙如峰一看便知,郑主任这个圈子里的核心人物都到了。对这几个孙如峰都熟悉了,特别是赵云阳,张挺,赵玉珍和尹为民以前都在一起吃过饭的。他也知道这个赵玉珍是一个和温书记过从甚密,在区里是没人可以小觑的人物。

这时菜已上齐,郑波屏退了服务员,自己亲自己手执酒瓶子。摆出一副将白洒进行到底的气势,给每一个人都倒了一大杯。而后,郑主任清了清嗓子,“各位,今天我们几个哥们姐们在这里为如峰设宴,祝贺如峰荣任组织部长。今晚我们要开怀畅饮,来!为了友情干杯!”大家纷纷起身碰杯,孙如峰不断地说着“谢谢”。

一开始都大家还有点放不开,都在小声地说着话,就是提议喝酒时,也都在小心地潜词造句。可喝了一会之后,酒的反应上来了,有的人脸开始红了,大家说话也更随意了。郑主任便来了个提议。“如峰到你说话了,可不要和我们刚一上来,就和我们摆架子啊!”

“我哪敢啊,郑主任你可先别给我扣帽子啊。”孙如峰接过郑主任的话头。“我提议一口酒。”大家马上都放下筷子,听孙如峰说话。“我来到咱们区一年了,在座的各位给了我很多的关心。我都铭记在心啊。我无论做什么,我都是大家的哥们和朋友。今后我更需要大家支持啊!”

“那你可要打个样啊!”郑主任说完,一脸的坏笑,他知道孙如峰的酒量不大。

“哎呀,喝酒我可是不行啊!”孙如峰一脸的为难状。

“我说孙部长,你没听人说啊,”说话的是城北办事处的书记黄玉萍。这个黄玉萍可是能喝之人,号称“黄一瓶”。性格外向,也许是多年在基层工作养成的习惯,说放嗓门特别大。“男人不能说不行,女人不能说随便啊!这酒喝多少,那可就看你能不能瞧得起我们了,啊?”别人也立刻跟着附合。无奈之下,孙如峰只好将大半杯酒一饮而进,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干了。

酒喝到这个份上,就有点乱了。有人说现在喝酒喝没喝好,尽不尽兴,就要看喝没喝乱套。八个人分了好几伙,三三两两地说着喝着,气氛越来越浓。

这时,人事局副局长赵佳珍对孙如峰说:“孙部长,机构改革的事,区里有什么想法了吗?”照理说,关于机构改革的文件她一定是看到了。她刚好四十八周岁,正在被切下的杠上。孙如峰知道她的想法。人事局局长老牛已经到了60周岁了,要不是等机构改革,早就办退休手续了,也许她早就有可能当上正局长了。可是市里有要求,在机构改革前不准动干部,她也就没有提拔上。而这次她的年龄又正好在杠上,她自然就更多的一份担心。

“这个事区里正在制定计划,咱们区怎么搞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个问题是敏感的,孙如峰是不能多说的。但也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所以大家立刻都不说话了,把目光对着孙如峰,期望听到他们想听到的消息。

郑主任一看孙如峰不好说话了,怕影响了大家的情绪,连忙岔开话题,“来,每人再来一瓶?酒,今天晚上要不醉不归啊!”

“对对对!”已是满面桃花的黄玉萍大声讲道,“白色?,全无敌,什么改革也不用担心,祝我们都有好运!”

正在举杯之时,房间的门突然大开。一个穿红色羊毛衫的女人旋风般地走了进来。只见她左手拿杯,右手拿着打开了盖的一瓶白酒。

“哎呀,我说好热闹啊!”一边说一边把酒瓶子放在桌子上,并用手向上推了推她的小巧的近视镜。“孙部长,我早上起来我就和我家那位说了,昨晚我做了个好梦,今天能遇到贵人,可不是,你看我这不就遇到了吗,孙部长我得和各位喝一杯!”

这进来的是号称区里“四大名旦”之一的计生局局长马丽娜。她人长的不很漂亮,但有几分气质,能说会干,善于搞关系,区里市里都很认可。她很能喝,并且很有一劝酒的本领。据说她到区内的一个大局去检查计生工作,该局的一位副局长外号叫“申铁嘴”的,想和她斗一斗,结果让她给弄了个很没面子。而从那以后,只要是她去这个局检查工作,那位副局长非常地配合,而且再也不敢和她经比试了。

“孙部长,你要是没有意见,我可就从你这倒了。”

“不能再喝了,喝的不少了,”孙急忙用手去捂杯子。

“你看看,我现在真是不行了,年龄过了花季了,长的也没有吸引力了,职位也提不上去了,这酒说啥也倒不进去了。”她一说完,引起了大家一阵大笑。

“孙部长,那我先跟你汇报点事,你看我这个小局长还能不能干了?”说完她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我今天去市里开会,市局的张局长喝酒的时候跟我说,‘丽娜啊,听说你很有能力,是我市计生工作的排关,可我看你是大事干不了,小事也做不了啊。’我一听,这下完了,今年的先进是别想评了。我说问,怎么这么说啊?他说,你看,我说四件大事你一件也干不了。我问:‘哪四件大事啊?’”有家说‘你听好,太阳镶金边,长城贴瓷砖,太平洋加个盖,黄河直了弯,’大家说,我能干得了吗?”

大家都笑出声来了。“那四件小事呢?”沈为民急着问。

“你听我说啊,我也是急着问啊。张局长说了,‘这四件小事你更干不了,还和咱们计生工作有关呢,你要是能做了,你们今年的评比就是第一。这四件小事是――苍蝇戴手套,蚊子戴口罩,蚂蚁上环,蟑螂戴避孕套。”她的话一说完,所有的人都笑得直不起腰来了。而她却象没事似的,对孙如峰说道:“所以我说嘛,用不用先套上,洗不洗先泡上,跳不跳先抱上,这喝不喝那得先倒上。孙部长你要是不喝,那我来喝,但你得给我个面子啊。”

这一大段“四六句”,谁能挡得住啊。从孙如峰开始,每个人又喝了一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