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遗计
作者:OtherSplendour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23

法正坐直了身子,随手抽过边上的一方手帕,吐干净了口中鲜血,然后平静地令道,“给我笔墨。”

我脑子里面还没成浆糊的那一小部分隐隐约约觉得,法正现在应该躺下休息而不是奋笔疾书,但听他这般命令,我哪里敢怠慢?于是我忙将一旁的小桌案搬到榻上,铺开白绢砚台,还磨好了墨,将毛笔送到他手中。法正写了百来字,便听见房门响动,然后法邈便冲了进来。

“父亲,”他直接在榻前跪了下来,颤声说道,“父亲至少先用药。”

法正连头也没抬一下,停也不停地只顾写他的东西,安静了许久之后他才随口应道,“你取两粒双紫丸化在水里给我端来。”法邈方才应了一声,法正又是接道,“你若敢在其中掺和止痛安眠的药物,我死也不会饶你。”

法邈咬了咬牙关,但他仍然轻轻应了声“是”,然后从怀里掏出了药瓶。他还真只倒出两枚药丸,放在水碗中化开了,端到法正手中。法正一手接过碗凑到嘴边喝了一口,另一只手却也没停下,一直在不停地写。直到他差不多填满了那张绢,他才终于放下毛笔,一口气将碗里的药水喝干了。只是他灌下了一碗药,脸色却更是痛苦,半分钟之后便将药水全部吐了出来,顺带又吐了好几口鲜血。

“父亲!”法邈扑上前去,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法正靠在榻边,整个人都因为痛苦而微微颤抖,仿佛要把浑身的血都给吐出来一般。就在我们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张仲景终于大踏步地走进屋中。我却并没有就此松了一口气,只因为张仲景刚入门,本就凝重的脸色便更是沉了,还径自微微摇了摇头。他直接走到榻边,招呼仆从撤了榻上的桌案便,又让法邈扶着法正躺下。他随即掏出针盒,在法正的右臂和胸口连布了十来针,点燃了艾绒,直烧得满屋子艾香;待拔了针,他又从手边的箱子里寻出一丸药,让法正含在嘴里。就这样折腾了近将近半个时辰,法正的病情似乎是稳住了――至少他终于不再吐血了。张仲景让仆从给法正加了床被子,然后便给我和法邈使了个颜色,显然是想叫我们出去说话。

我还未来得及回应,就只听法正说,“张老,有什么话还请直说便是。”顿了一顿,“正亦想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

张仲景静了很久,这才带着几分尴尬和生硬答道,“少则三日,多也不过十日。”

“三日,勉强也够,”法正轻声说,“虽然怕是等不得主公赶回成都了。”

他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却十分平静淡然。他越是平静,我却越是无法平静,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又是夺眶而出。我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法正府里走出来的,只记得自己是一路哭着回到家中,连阿粲都被我吓到了――最后我又不得不压下眼泪安慰他。好不容易安抚了阿粲,我却始终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自己应当冷静,可脑子里全是浆糊,完全留不住任何完整的想法。

第二天一大早法邈便又亲自找到我府上,说是法正要请我过去一见。我猜想法正有要事相托,自不敢怠慢,可一想到他这是托付后事了,心里真是难过极了。若不是被法邈那种不寻常的冷静镇着,我只怕又要哭出声来。到了法正府上的时候他正坐在榻上,专心地读一旁矮案上的一卷竹简;他竟能坐起来了,尽管脸色仍然白得不像活人。

看见我进屋,法正推开,抬手招呼我道,“贺夫人请坐。”

我施了一礼,便在桌案另一边坐下了。法正也不浪费时间,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吾怕是等不得待主公返成都那日,有一件大事还须烦劳夫人转告主公。”

我呼了一口气,认真应道,“法先生请说;无论什么事,我一定尽十二分的力气。”

“关将军虽殁,荆州战局倒也不足虑。吕子明已损五六千人;如今有张将军与士太守封锁大江,又有孔明在荆益边境,定能不时收复荆州。幼宰已经发了书信往荆州,夫人不用担心,”法正顿了一顿,续道,“吾只忧心待主公听闻关将军之死,忿江东背盟,便有意对江东用兵。”

东征?我的心跳停了一拍。

这一切好像自由落体一般,正不可扭转地奔向史书中的轨道。天啊,难道我努力了整整十年,都是白费力气?

“或许主公会觉得江东军在荆州损失甚重,正好追击,”法正又说,“但是吾等又何尝不是强弩之末?从建安二十一年至今,整整三年有余,吾等一直征战不休,无论是兵力还是钱粮都已经到了尽头。在荆州围剿江东军倒也罢了,但若要一路追击东去,深入敌境,后续不足,极易有失。更何况,事及关将军,主公只怕无法冷静下来。夫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拦下主公,阻其东征。”

我愣愣地看着法正,不知怎的“法孝直若在”这几个字脱口而出。想起史书中诸葛亮曾说过的那句话,我只能苦笑――这未免也太讽刺了!我又喃喃重复了一遍“法孝直若在”,这才轻声应道,“法先生,若有你在主公身边,那便当真什么也不用担心了。”

法正盯着我,又道,“主公向来对夫人言听计从,从未有意见相左之时。如今最有望劝动主公便是贺夫人你。”

我呼了一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法先生,我答应你,便是拼了这条命,我也一定会拦住主公的。”

法正却突地拧起了浓眉,摇头道,“不,夫人,莫需如此。吾将此事托于夫人也是因为若孔明、友若他们一味劝谏,恐惹怒主公,反遭牵累。但是主公当不会迁怒夫人。只是,若主公一意东征,倒也罢了,不必一味重复同一篇谏言。”

我怎么可能说不动他就算了?难道坐等着再看夷陵重演?!心里虽这么想,但在法正面前我却仍是点头应了一声“是”。

法正又道,“吾有一书,夫人若当真劝不动主公,便将此书交予主公。”说着,法正从袖子中掏出一个密封的锦囊递到我手中,道,“夫人可告主公,若定要征江东,则必得――联曹。”

说什么?!我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着法正。法正微微皱着眉头,一双深陷的眼睛里猛地燃起了火焰――那种运筹帷幄的火光。尽管他的脸色仍然惨白,但那一刻真仿佛当初那个刚从成都抵达公安的法正回来了,几乎让人觉得他会慢慢好转。他对我说道,“若是江东在荆州当真损失惨重,曹公应不会放过机会。只要曹公在徐扬用兵,主公便可东征!不过主公多半不愿;或许这样一个东征策划足够打消主公用兵的念头。”

我花了半天消化法正那番话,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法先生的意思是以退为进?只是莫要轻易用兵和联曹东征这两事,何为进,何为退?”

“呵!”法正看了我一眼,摇头道,“夫人此话一语中的。只是此一问眼下吾尚不能答;待时友若、士元他二人自有说法。东征之事…”说到这里他却说不下去了,拿起帕子捂着嘴咳了半天。好半天他才又抬起头来,盯着我说道,“烦劳夫人了。”

我站起身来,恭敬地礼道,“法先生,你请放心。”

那日之后我便再也没见过法正。七日之后,建安二十四年的十月二十四,法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