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由派系问题引发开来
作者:OtherSplendour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61

虽然这句话已经说了很多遍,我还是得再说一遍――天啊,真快要被忙死了!到成都不过半年多,我手上已经盘了三四个项目。旧年的数据整理已经完成,但是我一时热血开始的物价指数产值统计仍然是个进行式,而且这玩意真没有“完成”的那一天。银行的生意越做越大,我还得管着;这边盐井盐行我还得来来去去地商讨,谈价,制定新的利润分成制度,简直没完没了。还有那个军火项目,虽说事情归庞统管,但我也没闲着;科研是长远使命啊。特别是上次和马岱提了火药的事情,他显得特别感兴趣,说是想要一种能装备骑兵的手榴弹。我也觉得这玩意值得研究,只可惜还有几个技术门槛,少不了让我伤脑筋。六月初的时候刘备又跟我提起,说是跟川西的羌人谈好了建医院的事,马超这次去便要开工。不过马超荀谌两人都不太熟悉公立医院的事情,他让我按照五溪和公安的样本,写份公立医院的章程和注意事项给荀谌。于是这些日子我还得陪着荀谌讨论开医院的事。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我就开始动歪脑筋了:无论如何我得想办法把手里的活丢出去几样。我先是找上了糜竺,问他愿不愿意接手盐井的事,如果愿意我就找刘备说去。糜竺本就是商人,当初在荆州的时候我们手下的不少产业也都是糜家的人在打点。我本想,如今让他接手盐业理所当然,他也一定能将这份资产打理好。没想到糜竺温和有礼但绝对不容反驳地拒绝了我的提议,理由居然是:他是徐州派的,现在接受蜀中大家的产业太惹眼了。

他对我说道,“主公初入蜀,自需厚待蜀中世家;这吴家盐业本为吴夫人的嫁妆,若是主公转手交予竺,则是以疏间亲,定要惹人非议,教人心背主。”

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好半天才道,“我不是说把这么大一笔资产送给先生啊!盐铁乃国之根本,重中之重,好不容易收回来的盐井,也不能就这样送出去。我只是说,想请糜先生接手管理而已。其实我已经和盐井盐行都谈过,糜先生接手,眼下也只有几笔合同要敲定,然后就是常规的查账收租而已。这样也要遭人非议?”

糜竺仍然是摇头,说,“小姐或觉此等琐事不足为道,但在蜀中大家眼中,却是千金之利所在…”

“哪来什么千金之利,主公又不是桑弘羊,”我忍不住插嘴道,“让利于民乃仁政之首,千金也轮不到我们来赚;不过是份劳心劳力的倒霉差事。”

糜竺笑了笑,续道,“然蜀中大家看来,此乃主公用人先后亲疏所在。主公请贺小姐主盐业,董幼宰官铁,自是有其考量。”

我想了半天,觉得他说的似乎有那么几分道理,却还是没完全想明白。“董先生是蜀人,把一个‘千金之利’的产业交给他不会惹人说话,这倒也罢了,”我说,“可我也不是蜀人啊。这事给我做岂不是一样惹人非议?难道说我该去找董先生,请他接管盐井?”

糜竺又是笑道,“小姐自不同于吾等。”

他明显不想和我在这个话题上谈下去,于是我也只能随便寒暄两句,然后告辞走人。被糜竺教训了派系区别之后,我谨慎地考虑了一下能否将盐业丢给董和。不过董和貌似手上的活也不少:除了铁,其他矿业冶金业的府库资产都是他掌管,这些产业的税收监管也是他盘在手上;他还负责统协整个益州的基建支出,修路挖渠他都得过问。跟他比起来我简直就是闲人么,于是我根本不好意思去烦他。法正貌似不管政事的;他只管立法,执法,还有很多我也不清楚的乱七八糟。至于庞统,差不多整个蜀中军队――除了马超部――的后勤,军工,财政开支,军方开垦屯田,都是他的事。再说了,当初在夏口的时候他就一股脑地把商务全丢给我,如今我还指望他帮我管盐?当真是痴心妄想。至于荀谌,他总归还是马超的参军,平日里马超要去川西他绝对是跟着,根本定不下来的。至于陆逊啊邓芝啊李严啊这些人都在外面当郡守,根本没得个想头。我这边厢还在苦恼地研究名单给自己找替死鬼,糜竺已经给刘备打报告去了。结果就是刘备把我叫去狂训一顿。

“备既然将此事交给书凤,自是已考虑周全,”他虎着脸训我道,“书凤怎可擅自将职务交予他人?”

我看他虽然表情严肃,但貌似不像真火大的样子,便小心翼翼地辩解道,“我不会擅自将职务交予他人的;我只不过先问问糜先生他自己是否愿意。他若是愿意,我下一步就会来请示主公。我只不过觉得,我手头活太多,忙不过来万一误了事岂不糟糕,再说糜先生是生意人,做起这些事来当比我更上手。”

刘备哼了一声,说,“若当真如此,备当初便当托付子仲,又怎会让书凤接手?书凤莫要自作聪明。”

我顿时觉得额头上冒冷汗,忙低头小声应“是”。

“但若是书凤自觉事重,当来与备直说,”刘备突然间又变得和颜悦色,“幼宰言曾给书凤荐举一名唤费?的少年,他可还能帮得上忙?”

我忙不迭地点头,说,“小费他很好,是个人才。不过等他及冠了主公你看是不是让他跟着诸葛军师还是庞军师做事?他底子不错,却也要有大士教;我可不想耽误人才。”

刘备似乎对我说的没太多兴趣,只是随便点了点头,顺口道,“幼宰在成都多有知交,也给备推荐过几位少年才俊。那些未及冠的,若是府中直接录用恐有不妥,但书凤若需人手倒正是合适。书凤不妨请幼宰相助。”

我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笑道,“我还真是看上了一个人,不过怕是要主公给我说两句好话董先生才能给我人用。”

“哦?”

“董先生的长子董允,听小费说他今年十五?我知道那孩子灵得很,就不知道董先生舍得不,”我笑着说道。

刘备也是一脸好笑地应下了。于是虽然被训了,而且仍然没能把事情转手出去,但我还算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算是给我赚到了董允。而且听刘备的说法,董和那里还是有些人可以给我用的;不能把事务扔出去,能抓几个长工也算不错。

大概是刘备训话的时候不够凶,于是我完全没有危机感,一如既往得口无遮拦。我根本没仔细想,随口就说道,“不过主公,眼下的办法虽然还能过日子,怕是不能持久。哪有安排工作还得先想想人是哪个派系的再决定能不能用?这未免太没有效率了。眼下我们刚入蜀,有些事情是没办法,但将来这官僚体系还是得理顺它。无论什么官职,有才德,能为事者居之。主公已有三州之地,将来有朝一日称…”

我终于在彻底大逆不道之前清醒过来,赶紧刹车,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了。刘备看着我,表情很是古怪。我如今当真是满头冷汗,忙道,“我胡说八道了。其实这些事我也不明白,随便乱说的,主公你莫要见怪。主公知道我的,我只是有的时候想都没想就张嘴说话了。”

刘备没开口,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我的心里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哪里还敢多留?我见他没反应,行了一礼,然后小声说,“那我先走了,主公。”

我才刚转身,就听刘备叹道,“书凤那话,若是由元直孔明他们来说,倒也罢了。”

我转过身去,傻不愣登地看着他,完全不明白他啥意思。

“过来,”刘备朝我招招手。

我乖乖地走到他身边坐下,心里仍是忐忑不安。他却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叹道,“只可惜书凤究竟是姑娘家,当初却又太坦诚了些。书凤心中的朝堂天下是何模样,备无从得知,不免心有疑虑。下次得了空,书凤还是好生给备说说,免得这一句两句地说出来,又教备心不得安。”

“主公…”我开口,却又不知道该这么继续。

刘备这话说得挺和气,可是警告的意味似乎也够浓了。我在他身边混了几乎六年,已经熟络得和亲人一般。可是混了那么久,我却似乎越来越容易说错话,老是要踩地雷!

“书凤是个直率人,备的亲生儿女也不如书凤坦诚,”他道,“这自是佳事,只是备仍然要提点你一句:有些话是万万不能在人前说的。”

我只能乖乖地点头。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干我的账本活算了;官职制度又不归我管。只可惜虽然珍爱生命,远离政治的道理我也懂,但在这个想找人接手资产管理都能撞枪口的年代,真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