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个疯狂的人
作者:铁索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89

“石井君,你认为我们和美国人之间真难以避免战争?”

裕仁再次问道,语气显得迫切,目光灼灼,十分怕人。显然,在裕仁内心中,确实不想和美国人发生冲突。在他看来,假如日美发生冲突,并拖入长期战争,日本必败无疑。

“日本和英美之战,真无法避免和绕不开吗?”徐建翔来自后世,当然看到了历史结果,但当此刻他站在战争前夕的时间点上,不由得也想思考一番避免战争的可能性。“难道真无法避免,或如裕仁所说无法绕开?”他在内心反复问着自己。他从桌上拿起香烟,取出一根叼在嘴上,贞子殷勤帮着点上。深吸几口后,做出一副深思熟虑模样,才深沉的道:

“天皇陛下,是的,日美战争绝对不可避免!”徐建翔使用了坚定语气。望着裕仁的灼灼目光,和眼中恐惧渴望的神情,徐建翔在小心组织着措辞,他需要为裕仁解释“为什么”的理由。

“这场战争从明治天皇将日本带上现代化之路时,就已注定避免不了和绕不开。明治天皇陛下将日本这个又小又穷的资源贫乏的封建国家,仅用半个世纪,就实现社会、经济和军事的脱胎换骨,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世界奇迹’。而造成这个‘世界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明治天皇陛下为日本创建了近代化的强大海军和陆军。这两支强大军队,不仅为帝国开疆拓土,而且通过掠夺,实现了帝国的原始积累。‘强国必先强军’,强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动战争和抵御侵略战争。我们走的是一条军国帝国主义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有前进,同时必须扫除一切阻碍日本发展和前进的敌人,也就注定了日本和当世列强英、美、法等国家必将产生冲突,冲突的最终结果就是爆发战争。”徐建翔停下话来,看着裕仁。

“说,接着说下去,”裕仁迫切的道,徐建翔转头看了看贞子,见到她脸上的兴奋神色,以及眼中崇拜目光和那抹闪动着的情愫。徐建翔对贞子笑了笑,一副“知了,知了”神情。贞子羞涩的低下头去,脸上却泛起嫣红。徐建翔转回头,眼睛盯着裕仁道:

“日本是岛国,没有强大海军就没有我们的国土安全。故而,从明治天皇开始,就用尽全力发展海军,也就有了我们今天强大的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海军强大了,就需要自己的安全防御圈。很快的,这个圈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防卫圈产生摩擦和碰撞。因此,就有了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1930年的《伦敦条约》。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日本海军永远无法和美英抗衡,甚至会不断被削弱。故而,就有了1936年‘退出条约事件’的发生。当我们选择退出条约时,也就选择了和英美间的战争之路,此后,双方间展开军备竞赛,积极备战,互相都将对方作为假想敌。走到这一步,也就彻底绝了双方间避免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你的看法是我们和英美间必有一战,而且绝对绕不开?”裕仁沉思后又一次问道,显然,这已经成为他的下意识。“难道真没第三条路可走?或许等到我们发展得更充分些,也更有把握些之后,才开始发动战争,岂不更好?”

“战争不是想当然之事,也不可能一厢情愿。这和我们对欧洲战争爆发时间的推测有关,如果没有欧洲战争将各方拖进去,或许还可以延后爆发日美之战,但我们的预测是今年底前将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陛下,时间已不多了,此战核心是争夺太平洋制海权。美国人不会放弃,同样的,我们也不会放弃。不将对方打倒,彼此都没安全感。”

徐建翔相信海军省和军令部也会给裕仁送上类似报告。包括最近再次发生的彼此海军军备竞赛,即补充造舰计划。这种竞赛继续下去,最终解决途径只有战争。

只要稍有军事常识,都会明白这道理。

裕仁脸色阴沉,情绪低落。在徐建翔看来,这刻的裕仁就像泄气皮球,又仿似将死之人,连眼神都显得黯淡和漠然。看得出来,裕仁是一个情绪化明显的人,他具备日本人性格中走两极的特性。本来,高高在上的他是不会在意石井这种基层军官意见的,但那份《带刺的香桃子》的战争报告确实十分出色,不仅是大本营和陆海相都十分看重,而他本人也看了好几遍。报告本身闪烁着真知灼见,这让裕仁不得不对石井的意见开始重视起来。

看到裕仁灰暗的脸色,坐在边上的贞子赶忙拉了拉徐建翔衣角。裕仁见之,问道:“贞子,你有话说?有话大胆说出来,我们今天是讨论问题。”

“天皇陛下,美国人没啥可怕的,不必过于担心。”贞子劝慰道。

“不,美国实力摆在那呢,强大的国家实力,最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是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其战争潜力是我们五到十倍,而且,美英法是连体的,对付美国,就是对付英法,我们没那实力。如果这一战不能避免,我们大日本帝国前途十分令人忧虑。战争,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还有必要打吗?而不打,我们永远都无法成为一流国家,哪怕是今后我们经济实力上来了,也只能算是二流国家。”裕仁无力地辩解道。他所说的话前半部分,是现在海军部意见;而后半部分,则是他的心声。

“我看也不见得。美国经济确实发达,科技水平确实比我们高,战争潜力也确实比我们大。但这种战争潜力毕竟只是潜力,要将它变成战争实力,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吧。否则,大家还不如都去发展经济,谁成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世界就让他说了算,那也不用打仗了。如此一来,岂不可以消灭‘战争’这种亘古以来,自从有人类存在就相伴而生的社会形态?难道这世界真没‘战争’存在之必要?”贞子确实是才女,一番话也说得很有见地,让裕仁眼前一亮。

看来,裕仁被吓得差不多,徐建翔觉得该他讲讲另一方面了。

“天皇陛下,我们和美国人之间的战争也非是毫无胜算!”徐建翔的话铿锵有力,让裕仁眉头一震,他或许不会在意贞子意见,毕竟贞子只是一个学生出生。但石井不同,他是一个军人,是一个正在腾起的军事新星,而且,他的远见卓识已从那份战争报告中展现出来。

“请说,请详细说。”裕仁渴望道。

“与美国战争的初期主要是海军作战。这点我就不多说了,相信海军部有详细报告递交给您。我要说的是战法和我们的作战意志。一个没弄清楚我们主要敌人是谁,一个没认真进行战争准备,一个没必胜信念的军官阶层,未战已呈败象。我们有强大海军,却没有拥有必胜信念的海军军官团。如能克服我们存在之问题,胜利并非不可能。”徐建翔将矛头指向海军司令部。和其他陆军军官一样,对海军没多大好感,陆海两军矛盾由来已久,这是日本特殊环境下的一种怪物似军事体制,彼此掣肘,互相拆台,最后发展到陆军也建立自己的海军和建造属于陆军的航空母舰。

裕仁对陆海军矛盾当然是最清楚的,甚至,也是他乐于见到的。这样,他这天皇在协调两军上就能发挥作用,并起到调控两军之目的。他并没接过徐建翔话题。徐建翔可以这么说,他就不能说什么了。“石井君对具体战法上有什么建议?”

“我就十六个字:集中全力,攻其一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裕仁不说话,陷入沉思。徐建翔依然笔直坐在沙发上,表情严肃,挺胸端正,目光炯炯有神。贞子从茶几上端起茶杯递给徐建翔,并帮着从桌上烟盒中取出香烟,点上,显得温柔贤淑。一时间,屋内三人都没再说话,默默的思考着问题。

徐建翔在近距离观察裕仁。他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裕仁和希特勒很像。

首先,两人外貌有几分相似;其次都是十分情绪化的人,刚才裕仁那忽起忽落的情绪表面下,让徐建翔看到一个希特勒式的灵魂;第三,他们都有一双如狼般的眼睛、目光和眼神;第四他们都渴望杀人,希特勒虐杀大量犹太人,同样的,裕仁也暗中授意残杀三十多万无辜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唯一区别就是希特勒拥有强大德国,以及独裁权力。相反,日本的权利在内阁手中,而天皇更多时只是一种象征。但裕仁自然有其控制权力的办法。只是无论如何,毕竟还隔着一层。假如希特勒和裕仁换一个位置,徐建翔相信裕仁比希特勒还要疯狂,对这点他是确信无疑的。

“石井君,请你说说和德国结盟的看法,现在陆军极力主张和德国结成军事同盟,在你和贞子的报告中也认为,德国已做好战争准备,新的欧洲战争即将爆发。如此一来,我们现在与德国结盟是否合适?毕竟,一旦结盟,就意味着和英美为敌。现在时机是否妥当?目前,陆海军对此矛盾极大,政府内部也充满矛盾。”其实,裕仁也是一个极力反对和德国结盟的人,只是他将观点尽量隐藏起来,同时,他也在阻碍结盟的问题上,用他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但此次看过《带刺的香桃子》这份战争报告后,觉得徐建翔的看法很有道理,故而,他又变得左右摇摆起来。

“政府和外相不赞同结盟,那是因为他们心中还沉浸在和英国结盟的日英同盟时代,心中怀旧,对德国缺乏信任感,跟不上形势变化,有些不识时务了。海军之所以不赞同和德国结盟,根本原因是他们还存着侥幸念头。心中不想惹上美国这个沉睡狮子,但行动上,他们又主张向英美法荷控制的南洋地区渗透和攻击,因为,那里有黄金、粮食、橡胶和石油等战略物资,也是海军唯一可以发展的战略方向。这想法是矛盾的,也是自欺欺人的。其实,美国并未沉睡,而是在蛰伏。他们在默默做着准备,在等待最佳时机跃起并介入战争,就像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或许整个日本上下都希望我们能‘坐山观虎斗’,以谋取最大利益,这大概又是一个想当然心态吧。但我敢肯定,谁都别想逃过这次世界大战。既然无法避免日美战争,就应该未雨绸缪才是。和德国结盟是终归要走的路,只是时机方面还不好说,但须心中有数。要明白我们终归是要和英美发生冲突的,故此,我们需要德国这样强大的同盟军,这是最终取胜的根本保证。”徐建翔态度鲜明的赞同与德国结盟,但在现实条件下,也只是说说而已。当前混乱的日本政坛,想要实现日德结盟根本就没有可能。徐建翔明白,裕仁更加明白。

“唉。”裕仁叹了一口长气后,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