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左右为难
作者:遇难呈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42

日已近晌午,此时和风阵阵,小小的马甲镇上唯一一条象样点的大街上也是人声鼎沸。

“王押官,您老看看我的甘蔗。”

“王押官,还有我的……”

“哎、哎,王押官,您老别走呀?”

一大群农夫围在一个四十多岁,獐眉鼠目的中年汉子身边低声下气地哀求着,却又不敢伸手去阻拦。那中年汉子脸上却是一副漠然的神色,也不搭理众人,只是自顾自地一个人向前走,看来正是众人口中的王押官。

走了半天,那王押官看到农夫们没有退却的意思,终于怒道:“你们这些泼才,本押官明明告诉你们杂作都已用不了这许多了,你们还磨蹭什么?难不成想造反吗?”

那群农夫面色一呆,嗫喏了半天再也没有人敢出头说话。王押官见众人的神色显然是被震住了,得意洋洋地环视四周,觉得自己真的是好威风,轻咳一声正要开口,忽然从长街对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好象很多人正骑马向这里匆匆赶来。

王押官骤然变色,再也顾不得继续教训那群农夫,心道:这小镇上唯一有这么多马的就是归远、奋勇两位军都指挥使,难不成是哪位指挥使大人来了?只是这都快晌午了,不在家里呆着,难道还要到军营去?

正琢磨着,马蹄声已经渐渐靠近,只听有人一遍又一遍地高声喊道:“闲杂人等快快让开。”

王押官一惊,急忙和那群农夫一起闪身行到路旁。只片刻工夫,便见一彪骑兵在前方开道,后面紧跟两辆马车,远远地行了过来。王押官定睛看去,只见两辆马车均华丽非常,上面高高飘着两面大旗,一个写着斗大的“王”字,一个写着斗大的“陈”字。

王押官又是一惊,心道: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能让两位军都指挥使大人这么行色匆匆?

转念之间,这彪人马已经来到近前,转瞬便又消失地无影无踪,只有扬起的漫天尘土证明着这里刚刚有大队人马经过。

王押官看这帮人马正是向军营方向行去,不由地心中揣揣,顾不得漫天尘土,匆匆向军营方向跑去,只剩下一群农夫在那纷纷议论:

“出什么大事了?”

“哎,我哪知道?”

“我也不知道呀。”

“反正是和咱们不相干,知道那么多干啥?只是这甘蔗,哎!”

“这王押官真是可恨,放着这么好的甘蔗也是不收,真不知道这杂作都制糖是用的什么样的甘蔗。难不成还要咱们这些苦哈哈送他点什么才肯收咱们的吗?”

“哎,老弟呀,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王押官可真是坏事做绝了。听别人说,早晨有一个大姑娘和爹爹来送甘蔗,这王押官看那姑娘甚是美貌,便连哄带骗地将他们爷俩带到王大人府上了。哎,谁不知道王公子好色呀?作践人呀!”

“这我知道。只是听说那王公子并没有得逞,那爷俩已经跑了,王公子还被那姑娘的爹爹狠狠教训了一顿来着。哎,看来这世道还是练些功夫防身好呀!”

“你们都不知道了吧?那爷俩本是畲民,外面还有很多同族一起来得,要不怎么可能逃出这马甲镇去?”

“呵呵,那敢情好了,瞧这王押官的神色,兴许还不曾晓得此事吧。等回去后那王大人定不会给他好果子吃,倒是也给咱们出气了。”

众人闻言大笑不已,心中很是畅快。

********************************

王镇和奋勇军都指挥使陈凤都没有在军中长住的习惯,而两军的都虞侯也都恰巧不在军中,因此中军大帐之中现在只有李弈和赵鼎二人枯坐。

李弈的心情极其恶劣,倒不是因为王镇和陈凤不在军中,而是想起刚才在双髻山下的情形就一阵来气。带着虚伪地笑容,稍稍侧脸望了望旁边的赵鼎,发现一脸笑容的赵鼎实在是面目可憎之极,自己真是连掐死他的心都有。

刚刚在双髻山下,听那个叫做许良的畲族中年人倒完苦水后,李弈还没有说话,赵鼎便再次枪着道:“真是岂有此理!这个王镇也忒不象话了,竟然纵容恶子做这强抢民女之事,强抢不遂居然诬人为乱民,派兵追剿!”

说着说着竟然愤而起身下车,仿佛正义使者化身一般,继续吸引着众人眼球道:“尔等放心,车上这位乃是知泉州李大人,素来嫉恶如仇,必会撤查此事,还你们一个公道……”

李弈听了这话差点背过气去。不需听,任谁都知道这个王镇肯定是有问题,因此许良没有开口之前他已经在筹谋着如何大事化小。而如今赵鼎在旁边煽风点火,简直就是把自己往风口浪尖上推。

这王镇和那澎湖方仲平还有所不同。虽说自己年后板上钉钉要弹劾方仲平,但那是蒲寿庚的势力,自己并没有打算短时间内将其完全掌控。而自己却打算短时间内掌控厢军,却偏偏闹了这么一出。自己初来乍到便要惩处王镇,虽说明面上自己有理,而自己心里也想做个好人,为民谋福,但是要这样做了别人会怎么想?特别是陈凤肯定会兔死狐悲,对自己的计划是极其不利的。

但现在另一个难题就是赵鼎,如若自己不惩处王镇,那赵鼎肯定不肯罢休,必然会想方设法地逼迫自己。而自己如果真能想出办法来巧妙的惩处了王镇而又不至于寒了其他人的心,那自己之前在蒲系人马面前塑造的形象就又变了,绝对会让蒲寿庚大起疑心。

想了半天,惟有一个“难”字,看来只好随机应变了。他这里刚刚下定决心,只喝了一口茶,便听得外面一阵人喊马嘶之声,心知是王镇和陈凤得到报信已经赶来了。

果不其然,只是片刻的工夫,就见帐外进得一高一矮两个身穿从五品官服的武将来,见了李弈两人急忙行了一个军礼,齐声道:“两位大人驾到,末将有失远迎,还岂恕罪。”

李弈闻言笑道:“两位指挥使快快坐吧,倒是本官来得冒失了。”

两人也不多说,自己找地方坐了。刚刚坐好,便听那矮个子向高个子大笑道:“老陈,这次两位大人直奔我的军中而来,你可不要吃醋。而且中午不能和我争,我要大排宴席为二位大人接风。”

那个高个子立即回以颜色,高声道:“你说了可不算数,得让两位大人自己选。”

说着扭头看向李弈,接着道:“李大人,还是您说吧。”

李弈闻言知道两人是在做做样子,对谁做东是不会介意的,便笑道:“呵呵,哪里都一样,等会儿转到谁的营中便在谁那用饭好了。”

说完,仔细观察起两人来。李弈从言谈中已经知道那矮个子便是王镇,只见他脸膛紫红,浓眉阔鼻,长的甚是英武。而那陈凤却是细眉凤目,身体瘦弱,一副心机深沉的样子。

而那王镇和陈凤听了李弈所说果然也并无异议,几个人相视一笑,便听那王镇道:“大人这次一来,末将心中实是感动。只是大人怎不提前通知末将一声,岂不是让末将失了礼数。”

李弈闻言心中一动,刚刚正是尚义去向王镇通报的,他不可能不告诉王镇刚才之事。而王镇进来之时,脸上并无异色,这时却突然说起不知自己要来之事,显然是在试探自己对刚刚之事的看法。不过自己在没有考虑成熟之前是不会透露口风的,当下假装不解其意,笑道:“提前通知,岂不是显得本官在拿架子吗?那样本官看望将士的心可就不够赤诚了!”

王镇闻言一愣,转瞬哈哈大笑道:“那末将和老陈就代这5000将士多谢大人了!”

李弈摇头笑道:“本官掌着归远、奋勇两军正印,便是两军主帅。这主帅看望将士岂不是应该的,怎么二位还要言谢?”

王镇和陈凤闻言显是一呆,要知道历任知州都是掌着厢军正印的,这也正是大宋惯例。可哪一位知州都没有搀和过厢军的事,只是把厢军当作役夫使用,就象后娘养的孩一样没人疼,不过二人借着这机会却是捞了不少好处。而如今李弈刚一上任便主动来看望将士,还特别强调自己主帅的地位,难道是想着收权?

半晌,王镇才不自然地道:“大人说的极是。只是将士们实在是苦呀,日后还望大人多多照顾。”

不待李弈答言,接着道:“归远全军共五营二十五都,除了五都人马作为守备之用外,其余均为杂作都、渡船都、筑城都和军器都,平时极累,俸禄又少,实在是苦呀。”

李弈早就知道二军的职司,而且刚刚进营时所见兵马极少,显然其他的都是做工去了,闻言倒也并不奇怪,侧头看向陈凤,只见陈凤也是一脸苦相地道:“奋勇全军也是如此。”

李弈点点头,道:“渡船、筑城、军器几都的职司本官倒是听的明白,只是不知这杂作都是何职司?”

王镇和陈凤对视一眼,只见王镇转头道:“杂作都职司并不固定,象我两军就主要是制糖而已。”

PS:谢谢大家的意见,简直和我一样的想法。我就是因为看不惯那样的书才自己动手写的。哎,不说了,谢谢支持!

另:下午再次修改了一下,把技术提升放到了下一章,(当然只是心中有数,以后才会实施的)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是什么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