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美术学院
作者:冰翼之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1

转眼间,萧石已经上了五天学,为了尽快提升画技,把百草图炼出来,他在美术学院里泡了五天五夜。虽然只要一拿起画笔,手还是抖个不停,但这并不妨碍他上课听讲。他白天上课,晚上就一头钻进学院的图书馆里阅读关于油画的一切资料,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再去上课,因此只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内,他的大名就已经传遍了全学院,几乎人人都知道美术学院来了个读书成痴的疯子。而且这个疯子十分嚣张,不但身边随时都跟着四个黑衣保镖,而且他从不与任何同学说话,每天一进教室就找个最偏僻的位子坐下埋头看书,一直要等到正式上课才会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地盯着讲台上的老师,除此之外,他的视线从来不会落在任何人身上。

一间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中,一位年逾六旬的老教授正在给一百多个学生上油画理论课:“众所周知,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今天这节课,我重点介绍一下第二大类中的抽象主义,何谓抽象主义,是指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

“教授,对不起,我实在受不了了,不要讲那个抽象派了好不好?能不能讲点实用的。”台下响起一个十分不客气的声音,与此同时,一个身材瘦削、但双眼却明亮得有些过分的青年从座椅上站了起来,不是萧石还有谁。

老教授虽然被打断了谈兴,却没有半点愠色,反而涵养极好地反问道:“这位同学,不知道你认为什么才是实用的?另外请你下次提问前先举手。”

萧石昂然道:“我认为,只有把真实的东西在画布上表现出来,分毫都不能差,这样才叫实用呢。”

周围的学生们本来都以为这个疯子有胆打断老教授的讲课,必定是有什么惊人之言要发,谁都没想到一个油画专业的大学生居然会问出这样幼稚的问题,几乎个个捧腹大笑。

萧石根本就懒得理这帮大惊小怪的大学生,依然紧盯着老教授亢声道:“对不起,教授,我知道我的问题很幼稚,但我是真心想往那个方向发展的,嗯,我从书上看到,有一种照像写实主义的流派很适合我发展方向,您能不能详细阐述一下?”

老教授充满疑惑地盯着这个年轻人,实在搞不懂他究竟想干什么,不过对于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一向是极为看重的,笑道:“西方油画界的确曾经出现过照像写实主义,那是指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它绘制作品前都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画布上,细腻逼真地表现出每一个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哦,是这样的,那么有没有画剖面图的流派?”萧石兴奋起来,感觉象是问对了地方,紧接着追问道。

“什么剖面图?”老教授脑筋一时还没转过弯来,傻乎乎地问道。

萧石手舞足蹈地比划道:“就是把物体剖开,就象用刀片切开一样的那种图形。”

这话一出,台下立刻又发出一阵哄笑,老教授却扶了扶眼镜,神情严肃地思考起来,片刻后点点头,清咳一声道:“据我所知,油画界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剖面图的流派,只有立体派。嗯,也许描绘景物的剖面图也是一条新思路,值得商榷,值得商榷。”

萧石目光连闪,转而问道:“教授,最近我看了不少书,里面大多侧重于对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的解析,坦白说,我对那些东西实在不感兴趣,我只想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流畅的笔法画出最精准的物体结构图,请问油画界有没有专攻这方面的大师?”

“哈哈!真是笑死我了,你以为是机械工程制图啊,喂!这个同学,你好象跑错了地方,你应该去工程学院才对啊。”

台下已经有人忍不住对萧石冷嘲热讽了,老教授却认真地回答道:“这位同学,我好象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你说的是素描图吧?”

“不!”萧石摇着头道:“这跟素描图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一朵花瓣,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是立体的,在素描图中,只能用阴影来表现凹凸不平的花瓣,所追求的仅仅是花瓣的视觉效果,而我追求的是,纯粹以点和线来反映花瓣最真实的状态,不需要借用任何色彩、光线和阴影,只是最纯粹的结构图形。”

“不可能。”老教授摇头道:“据我所知,油画界从来没有人这样尝试过,因为这已经违背了绘画艺术的基本原则,任何人都无法在一张平面图上真正绘制出三维图形,只能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加以表现。就算细致到分子结构的层面,分子结构也同样是以三维形态出现的,是不是?”

当老教授提到分子结构图时,萧石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如梦初醒,惊喜地想到:“我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过,想要尽可能追求画作细致精确,应该在放大图形上下功夫啊,就好象以正常人的视力一般情况下根本看不见空气中细小的灰尘,而我却能看见,如果我的视力再提高一些,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些图形画得再精确一些?就象教授刚才提到的那个照象写实主义,它把人脸部放大后把每一根汗毛都画出来,难道我就不能?画坊又没规定睛过画作和实物之间的比例,为什么不能试试呢?怪不得画那些植物的时候我的完成度总是偏低,甚至还没有画死物强,这里面当然有趣味值的问题,但是我看最主要还是我画得不够精细,毕竟植物的结构要比那些死物复杂许多啊。”

心中打定主意,回去以后一定要把视力值再提上去一些,虽然200以上必须付出以前十倍的经验,但为了早日完成百草图,这时也顾不得了,然而转念一想,却不觉又怔住了,心道:“如果照这个办法画,图形是比以前精细了,但是工作量肯定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如果把图形精细一倍,等于多消耗一倍人工和时间,这样做究竟合不合算,还得多试验几次才知道。再说,百草图的要求是在50天内画出100件植物,时间够不够还是个问题呢?不管了,有办法总比没办法强,回去再说吧。”

正沉吟间,老教授又开口了:“这位同学,我刚刚想起一个人来,似乎他和你的想法很接近。八年前我在罗马呆过一段时间,作为当地一所艺术学院的访问学者,曾经结交过一些油画界的知名人士。嗯,我想起来了,就是巴亚尔大师,意大利画坛的国宝级人物,他有一个弟子和我是朋友,当年曾听他提过,巴亚尔大师似乎提出了一个全新理论,摒弃一切光线和色彩的渲染,以线条来阐述一切真实之美,不过我也没能亲眼目睹巴亚尔大师依据此理论所创的作品。”

萧石立刻来了兴趣,忙追问道:“那这位大师现在研究得怎么样了?”

老教授摇头笑道:“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时听过也就算了,也没有深究,因为觉得太过匪夷所思了。那位大师一生专攻人物肖像和动物,真的很难想象如何纯粹以线条去表达。”

萧石暗暗把“巴亚尔”这三个字牢记于心,同时心中暗叹,这课实在没法再上下去了,本来听齐远山所言,油画最讲造型精确,但通过这几天他对油画艺术的深度研究,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第一、古灵笔的颜料石墨只有一个色彩,那就是黑色,第二、光线这个元素根本派不上用场,比如画一支玫瑰,根本不必介意光线是从哪个方向照射过来的,也不需计较色彩如何鲜艳,只需把所看到的各个侧面图或切面图的线条原原本本地定格画出来就行了,根本没那么多讲究,第三、无须讲究什么美感或构图的层次,也无需任何想象或者艺术加工。

萧石在这五天中唯一的收获是研习了一些绘画基本功,比如如何让画出来的直线更直、如何更加流畅地画出曲线、如何协调眼手之间的配合、以及如何用眼睛分析景物的比例,总之,所有这一切都只需掌握一个方法,然后自己回家慢慢练习就是,至于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艺术理论,对他实在没有什么大用。

不过话虽这样说,萧石还是决定以后偶尔来上上课,毕竟多掌握一些绘画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利无弊,说不定这些目前看似无用的知识等将来升级后就能用得上了。

一堂课上完,萧石第一个夹着书本冲出教室,他已决定至少在百草图完成之前都不来上课了,而且刚才他在课桌上试验了一下,经过几天的休养,右手已恢复自如,可以继续放手大干了。

谁知刚出教室,就觉眼前一花,抬眼望去,面前站着七八个身材高挑的女生,其中居然还有一个感觉有些面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