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稍有不足
作者:天香城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00

“将军不好了,刚刚投降的广陵士兵都起来反抗我们,而且这支援军非常骁勇,我军的伤亡很大,现在怎么办呢?”一员裨将飞马向太史慈报道。

其实不用他说,战场上的情况太史慈看得清清楚楚,深吸了口气,心中暗叹:‘真是可惜,只要再给点时间,就可以将广陵的败军撤底解决了。’不过想归想,太史慈迅速冷静下来,分折了下情况后道:“下令撤军。”

“撤军?将军,为什么要撤军,以我军的实力,就算他们有援军相助,我们也不必怕他们的。”一名副将不甘心道。

“是啊,将军,我们根本用不着撤军的。”另外一将跟着道。

太史慈摇了摇头道:“不,我们没必要跟敌人硬拼的。我军此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夺下广陵,照时间来看,广陵已在我军掌中了。再说了我军已战多时,全军上下都有些疲劳;相反敌军有援军相助,而那些刚投降的广陵士兵见有援军到来,知道此乃最后的机会,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拼死相博,结果那将是很难预料的。”

一旁诸将皆点头称是,准备执行命令,这时附近的兵马突然搔动起来,让众人无不大吃一惊,敌人这么快就攻到这里来了。转头一望,原来敌军领军将领竟然单枪匹马向这里杀来,沿途被其所杀的兵将,少说也有百八十人。“张飞!”诸将一见敌将独特的外貌,马上认了出来,同时心里对其的神勇大为震惊。对于关羽、张飞二人的武艺,他们早有耳闻,可是真正如此二军对阵的场面还从未遇到过,如今一见如然非同一般啊,竟然视我数万大军如若无物,单抢匹马就杀到跟前了。

来将正是奉诸葛亮之命去解广陵之围的张飞大军,可万没有想到会在途中遇到这码事,广陵大军中计大败,于是当机立断率军赶来援救,不过还是迟了一步,广陵大将已自杀身亡,不过由于自己的出现,使得原先无奈投降的广陵兵马看到一丝希望,再次拿起武器作最后一博。张飞听闻赵昱之死,心中大怒,远远就望见太史慈的踪影,于是一路直向太史慈所立之处杀来。

太史慈虽然对张飞的神勇感到震惊,不过心中毫无怯意,策马迎了上去,他深知在这里唯有自己才有与其一博的能力,让其它将领上的话无疑是让他们送死。

“太史慈,看你张爷爷取你小命。”张飞此次早已杀红了眼,浑上盔甲都被鲜血染红,挺着丈八蛇矛直向太史慈杀来。

“锵”地一声,太史慈与其硬拼了一招,一股浑厚的力量从对方的兵器中传来,让他手臂有些发麻。就这么一回合,太史慈心知肚明,与对方还是有一段差距的,对方一路冲杀至此,不管怎么样都要消耗一部力体力,而且他未必是用上全力的,要不是时常听主公提起此人,自己用足全力,说不定第一回合就被其伤到了。

同时张飞也打起精神来了,高手过招一看架势就知道对方深浅,所以一上去就用上九成力道,没想到对方硬是接了下来,好像也没什么异状,确实是少有的敌手。当下也不给对方缓解的时间,用足全力再次与太史慈战成一团。

几十回合下来,张飞虽然稍占上风,可也奈何不了对方,太史慈心里明镜似的,再这样下去自己将越来越难以招架,对方似有使不完的力气似的,一矛重于一矛,心中立刻打起算盘。见张飞的蛇矛又一次向自己刺来,太史慈忙全力一档,张飞沿势一挑,没想到这次对方根本不与自己对抗,长枪一下子被自己挑飞,而自己由于用力过猛,身全往后一带,太史慈就趁这个机会撤出战围,同时取下背上的双戟。

张飞岂肯这样罢休,正想追上去,可是周围的士卒已先一步围了上来,硬将他挡了下来。由于身处敌军丛中,张飞在于太史慈交战的时候还得不时的注意一下周围的情况,现在可不是单打独斗,敌军中随时可以刺来一枪或是砍来一刀,也因为这样让太史慈可以有点缓冲的余地。

眼看张飞的人马与广陵的士兵已渐渐地汇合在一起,而自己的人马也已做好撤退的准备,太史慈也不恋战,趁张飞被牵制的机会撤了下去,边战边撤向广陵城方向撤去。

张飞追击了数里之后,觉得占不到什么便宜之后再放弃追击,带领人马回下邳去了。

******************************************************************

(呵呵,我们的主角好像好久没出现了,说不定大家都把她给忘了,哈哈,以后会注意点。)我独自一人坐在帐内,回想起自己意外来到这里发生的一切,虽然多年过去了,现在在江东的儿子、女儿都好几岁了,可一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失落。加上最近时局的变化也让我心烦意乱,如今的局面比我那个时候还要乱上许多,幸亏自己凭着对这个时期人才的了解,招缆了一群文臣武将,不然真不知可否在此立足呢?

“主公,德瑜先生又送来最新的情况,对我军非常有利。”郭嘉、庞统一甘人等进帐笑道。

我示意大家入座后笑道:“能让大家如此高兴,相信不会是小事的,说说吧。”

荀攸摸了下胡须,满脸微笑道:“兖州传来的最新消息,张杨已攻下兖州重镇任城,不过为拿下此城他们伤亡惨重,很难再次扩张了,而同时曹军小将郭淮击溃了淳于琼的屯粮重地,使得张杨的粮草急缺。正是我们行动的大好时机。况且照张杨的举动来看,他也有坚守任城之心,这一点也正合我军之意。”

兖州的事虽然对当今的局势影响不是太大,不过对我军来说意义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可以借机削弱一点曹军的实力,使其内部不稳,无法全力发展农商;另一方面如果处理妥当,可以挑拨曹操与孙策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我军行动的主要目的所在,防上孙曹再度联手。

“那曹军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我不动声色地问道。

“曹操依然在北方对袁谭进行逐个击破,现在袁谭已到了穷途末路了,而且据报吕布这段时间势力又有所回升,所以又有些不将袁谭放在眼里了,只是如今曹操逼得急,不得不联合对敌,如果曹操稍微缓上一缓,怕他们又起内讧。至于兖州在郭淮击溃淳于琼之后,暂时不见任务动静,应该在等张杨粮尽,可不费吹灰之力而平定张杨之乱。另外由曹操控制的河内郡似乎有不寻常的兵马调动,动向还不明确。”荀攸接着道。

我点点头,笑道:“说起来我们真得好好的谢谢冀州的袁谭与吕布,要不是他们死死的拖住曹操的脚步,我们现在也不会这么轻松的。”听到荀攸关于吕布的话,我心里暗叹本性难改啊,吕布就是吕布。“大家对河内的兵马调动有什么看法呢?”我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