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甄家之行
作者:天香城主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51

“主公,大事成矣,刚才我已接到辛先生的来信,冀州刺史韩馥已答应让他带冀州大印来渤海接主公入主邺城了。”谋士逢纪道。

袁绍大喜道:“太好了,多亏了符图、正南的妙计啊。颜良文丑你们马上集合人马,等辛先生一到,我们马上出发。”

旁边审配笑道:“这都是主公的英名远播,再者就是韩馥的无能,没想到这样就吓倒了。”

袁绍笑道:“看来那个张燕也是个人才,没二下就把韩馥的人打跨了。”

逢纪笑道:“主公,光靠张燕的贼兵还没有那么厉害,我们派了高览、韩莒子两位将军领军两万在邺城附近冒充张燕的手下,打跨了韩馥派往巨鹿的三万大军,不然韩馥那会那么容易让主公入主冀州呢。”

郭图道:“这次真让许攸了中了。”

袁绍道:“不错,真得多谢许先生,他现在人在何处啊。”

逢纪道:“主公,许先生回老家去了。”

这时一旁的田丰出来道:“主公,现在大势已定,不过到邺城后,得注意两个人,他们都不是凡凡之靠。”

袁绍奇怪道:“噢,元皓,你说得是那两人了。”

田丰道:“主公,这二人就是在巨鹿以三万人马抵挡张燕十万大军的张鸽与沮授。张鸽字俊义,河间鄚人,不但勇武过人,而且才智过人,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而沮授乃广平人,素有大志。光这次两人可以用三万人马挡住张燕的十万大军也可知晓一二了。”

旁边审配道:“主公,元皓所言甚是,正南也久闻其大名了。”

袁绍道:“如此,等进冀州后就有劳元皓你亲自走一趟,招他们两人来吧。”

“报,主公,探子来报兖州刺史刘岱出城与黄巾贼决定,被乱军杀死了,现在济北相鲍信令人坚守,并派人前来东郡求救了。”李典进来道。

程昱笑道:“主公,我们的机会来了,戏先生已联络好张邈张超兄弟了,而鲍信相信他也不会反对了。”

曹操朝司马懿看了下道:“仲达真有你的,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司马懿道:“主公,现在黄巾兵气盛,不容易对付,不如坚守几日,而我们可以派夏侯将军带兵绕到青州击袭对方老巢,到时黄巾贼必定浑乱,我们再加入挑拨离奸,各个击破。”

曹操笑道:“好计,元让、妙才你们领兵一万直击黄巾老巢,注意一定要秘密行事,知道吗?”

夏侯淳道:“主公放心吧。”

几天后,我总算到了冀州的广平,张世平带着一个人走过来道:“主公,这位就是甄家三公子甄尧,特来见过主公。”

我当然知道甄逸有三个儿子,大子甄豫,从小有病,没多久就病死了,二子甄俨、三子甄尧都举孝廉,黄巾判乱,百姓遍城饥荒,甄宓自幼聪慧,让家人振粮救济,附近百姓大感其恩。

我忙道:“我早闻尧公子大名,今日有幸得见。不知三公子怎么会在广平呢?”

甄尧忙道:“如今冀州战乱不断,家父搬来此地以避战乱。”

我笑道:“如今冀州应该是袁绍的,战乱不久将会停息了。”

甄尧不解道:“冀州怎么会变成袁绍的,冀州一直都是韩大人的领土啊。”

旁边荀攸出来道:“冀州战乱一半来自于袁绍,要是冀州不乱,袁绍怎么可能有机会入主冀州呢。”

张世平道:“主公,甄府就在附近,不如入主再说吧。”

刚进甄府,甄逸带一老者出来道:“久闻李大人大名,今日有幸得看,真是三生有幸啊。”

我忙行礼道:“甄老过讲了,在下亏不敢当啊,不知这位老者是何人啊。”

甄逸笑道:“哈,瞧我的,李大人,这位就是广平大贤沮授沮先生。”

我大惊道:“原来是沮先生,先生之才,在下如雷贯耳啊。”

入府坐定后,甄逸道:“自从韩大人决定让袁绍入主冀州,黑山军马上退兵了,沮大人就辞职归乡了。”

钟繇在我背后轻轻敲了一下,我马上明白他的意思道:“我想沮先生一定是知道了冀州战乱的根缘,所以才会不理袁绍的招请的。”

沮授朝我仔细打量的一下道:“李大人,可否介绍一下你身边的几位先生呢?”

我拍着头刚想说,旁边李儒出来道:“在下李儒。”

沮授惊道:“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

荀攸笑道:“不错,在下颍川荀攸。”

“荀公达,久闻大名啊。”沮授更惊了。

钟繇道:“颍川钟繇。”

赵云道:“常山赵云。”

沮授听后,向我道:“前不久听说朝廷封李大人为交州刺史,不知大人有什么打算吗?”

我忙道:“如今天下大乱,不瞒先生,在下此来有意结交甄老先生,虽然我在南方为官,不过在下之志并不止于交州,如得甄老相助,北方的事情我在南方也可清楚知道,凡事情报为先,另外,打仗打得不光是兵马,更重要的是粮草钱财,要是得甄老相助,更加有利了。交州现在有文若与奉孝他们在,我可高忱无忧。”

沮授道:“文若,可是颍川荀彧。”

荀攸笑道:“不错,正是家叔。”

此时门外进来一护院,进来道:“老爷,外面有个叫田丰的要见老爷与沮先生。”

我心中一跳,道:“看来田元皓来为本初请贤来了。”

田丰一进门,就朝沮授道:“元皓特来请先生出山,与我家主公共创大业。”说完朝甄逸道:“见过甄老先生。”

甄逸忙道:“田大人多礼了,小人如何敢当。”

田丰朝我们看了一下,问道:“甄老,这几位是何人啊?”

我笑道:“元皓先生有礼了,在下李世民。”

“什么李世民,你就是李世民。”田丰惊道。

我笑道:“我闻沮先生辞职归乡,特来相请,沮先生不嫌在下草率,已同意在下同住交州了。”

沮授身体一震,不过没有说话。只等着田丰发话。

田丰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没想到,我还是来迟一步,李大人消息真灵通啊。”

现在三国局势与史书记载已有很大的变化了,以后如何发展会变成怎么样谁也无法了到,现在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对这时的人才有一定的了解,其它的就与其他人一样了,只好管量的多收人才了,而沮授这样的人才让袁绍召去,没发挥他的才能就妄死了,岂不可惜。

我对田丰道:“元皓先生,袁本初虽爱才,但不善用才,请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田先生满腹经纶,但有时太过刚直而得罪本初,定会招本初的偏见。而绍兵多而不整,手下谋士许攸贪而不智,逢纪果而无用,审配专而无谋,帐下颜良文丑勇而无谋,不过刚投入的张鸽虽有才能,但必不能初本初大用。”

我借文若对袁绍军的评价,当着田丰的面说了出来,每说一句,田丰的脸色就疑重一点,等我说完,田丰难以置信地看着我,而沮授更是两眼发光,朝我行礼道:“沮授得明主矣!”

田丰脸色苍白,低声道:“多谢李大人相告,在下告辞了。”走到门口转身又道:“今日方知李大人之能,田丰不能……哎……”

看到田丰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忙道:“田先生,可否听在下一言呢?”

田丰问道:“李大人有话请直说吧,在下洗耳恭听。”

我道:“我知道田先生在本初军中并不如意,只是身为人臣,自当守人臣之礼,我只是想知道如果袁绍让先生跟着在下,不知田先生肯否与我同住交州,共图大事呢?”

田丰迟疑道:“这个…”

荀攸走过来,笑道:“主公,看田先生的样子就知道田大人心中愿意。不过主公有什么办法可让袁绍放弃田先生吗。”

田丰不好意思道:“还没请教几位大名呢?”

荀攸笑道:“让在下来介绍吧,在下颍川荀攸,这位是颍川钟繇,这是李儒,这位是赵云。”

田丰苦笑道:“原来是几位都在李大人帐下,…哎…”田丰今天已是第二次叹气了。

我道:“元皓先生,我想我们不用多久就可以见面了,到时还望先生能助在下一臂之力。”

看到田丰走出甄府,赵云道:“主公,你这样说出袁绍军中谋士的缺陷,我看田先生刚直无比,一定会告诉袁绍的,到时怕……”

我笑了笑朝众人道:“你们怎么看?”

沮授笑道:“刚才主公列出袁绍手下众谋士的矛盾,要是田丰真的向袁绍说起此事,别人谋士绝不会相信主公会在敌人面前说对方的缺陷,这不是帮助敌方吗,他们定会说是田丰有意中伤他们,而袁绍此人最护短了,见他这样说自己的手下,心情可想而知了,就算事实就是如此,袁绍也不会承认的。”

“妙啊,主公”李儒道:“看来主公早就收服田丰之计了吧。”

甄尧道:“今日总算见识到李大人的本事了,家父愿意全力支持李大人。”

我大喜,朝甄逸道:“太好了,多谢甄老先生美意,那在下却之不恭了。”

甄逸不好意思道:“李大人,这次老朽还有一事相请,望大人相助啊。”

“甄老有什么事,尽管直言吧。”我道。

甄尧道:“事情是这样的,我家向来是做珠宝生意的,三天前我们有一大批珠宝在搬来广平途中,被贼人抢了,后来我们曾专门请官兵前去剿灭,没想到三千人马不但没打退贼兵,反而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了。”

“哟,那你们知道是他们是什么人吗,现在冀州黑山军猖獗,会不会是他们干的。“我问道。

甄逸道:“好像不是,这批山贼对平民百姓秋毫无犯,而且还不断帮助百姓做一些事情,所以附近百姓都十分照顾他们。”

赵云问道:“那不知他们有多少人呢?”

甄尧道:“听说好像只有二千多人,不过为首二将非常厉害,上次派去的官兵没人是他们三招之人。”

我没想到在这里会有这样的人,道:“既如此,我们过去看看也好,倒底是何方神圣。”

甄逸问道:“不知将军,这次除了随行人马,还带着多少人马。”

我笑道:“不瞒甄老,这次我们只带了随行二百人。”

“什么,二百,这……这会不会太少了,上次三千官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甄尧惊道。

我笑道:“这事就交给我们吧,子龙,你让他们作好准备,我们明日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