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回:第一次开火
作者:竹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47

李坤看到邓嘉诚充满阴寒刺骨的眼神,心里微微打个哆嗦:“吴添啊,看来你这回要死得很惨!”

但是相隔一会,他忽然又想,吴添已不是一次两次陷入险境,邓嘉诚更不是对他第一次暗算,但吴添每次俱安然无恙。这次的计划,看似成功率很高,但是会不会又像前几次,吴添毫发无损?

如果这样,那可就亏大发了。要知道弄那个承包工程,邓氏企业可是欠下不少人情,而且为让添添房地产上钩,他们还尽量地将承包价格弄得很高。从利润角度算计,接这桩工程,去除掉一切成本,至少稳赚八十万!要是功亏一篑,那就白白便宜了添添房地产。

………………………………

由于新污水处理厂涉及省委交待的政治任务,而且又被有意识地炒作起来,一跃成为清新县十大重大项目之首。

在常委会议期间,县长谭建国特意问起工作的进展。

吴添将工作进程说了一遍,分管国土局的常务副县长补充道:“根据国土局同志反馈的资料,那块选址大半是国家土地,集体土地并不多。征地工作已然进行到一半,本周内可以完成。”

看来,这事倒进展顺利。

“那资金呢?筹集完成了没有?”谭建国佯不经心地道。

几大党委虽若无其事状,但都是竖着耳朵等待回答。前面滔滔不绝一大堆,只有这个才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这些常委虽各自心怀鬼胎,但这一点却是不约而同。前面这些工作能够完成,虽然不错,然是意料中事。

新污水厂的难题主要的是资金的问题,如果资金解决不了,那么一切弄得再漂亮再完美,都没意义。

吴添摇了摇头:“暂时除了县财政的两百万,一分钱也都没有筹到。”

他这一回答,诸人都是暗暗长吁口气。妈的,还以为你这个也能搞妥,空手套白狼套出几百万投资来!除了汪清源和伍家伟,这帮常委里没一人愿意看着吴添成功。一听吴添一如所料地,面临资金巨大缺口而停滞不前,自然幸灾乐祸。

吴添趁机将环保局的吸纳合作伙伴的计划说了出来,然后道:“现在的商人都精打细算得很,这样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条款,根本没法打动人家。”

从一开始,常委会讨论时就说过,允许通过商业运作,也就是股份合资等方式,进行融资或者借贷。是以环保局提出这个吸纳合作伙伴的计划,大家也没啥意外。毕竟若没有商业运作,根本不可能弄得到投资。

筹集将近六百万,在道建设,以及生活污水。而我们收缴老百姓的污水处理费用后,按照他处理的量,每年给他结账一次。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政府肯不肯给予这样的优惠政策?”

他这设想一出,诸人眼神大亮。

虽则吴添只是说出初步构想,但是这绝对是个奇思妙想。

在这些常委眼里,清新县建污水厂别说想赚钱,就想着每年别往里面补贴就算最好的结果。要知道,那两间旧的污水厂县财政每年拨出的人工开支和设备维护一年至少就二十万。现今新开污水厂,前期投资固然惊人,但是后面更是一笔长期的烂债。

如果如吴添构想般,将污水厂交给私人经营和建设,政府完全只是做个中间人的角色,帮助收下老百姓的污水费,然后一年结一次账,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损耗。这是何乐而不为!

民营企业自主经营,成本肯定也有。但由于是私人经营,不存在什么人员臃肿、领导多过工作人员这些状况,每年有稳定的生意来源,那也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皆大欢喜。

戴湛却摇头道:“不行,我们县政府可是投入两百万,再加上那大块土地,如果分文不得。将利益全交给企业,老百姓会怎么说?这不是贱送国有企业财产么?”

“县政府投入的两百万,一是用在铺设管渠,这个至少要七八十万。这些是政府财产,并不归私人所有。第二,那两间旧污水厂的升级改造,至少也要近百万,也就是说,我们县财政的两百万,根本用不到人家的头上。第二,就是土地的问题,这的确是个问题。然我们可以只出租,将土地免费出租其使用三十年,禁止其改变土地性质和另作它用。”

戴湛再也挑不出问题来,这个方案稍微的缺点,就是土地免费出租三十年。但是如果作了吴添所说硬性规定,便不是什么问题。吴添这信手捻来的政策,无论是功能,还是服务,新污水厂是私人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已然没有什么分别。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县财政节约了数百万的投入,以及不用尾大不掉地填坑。

吴添顿一顿道:“这些都是我初步想法,可以在细节改善。我现在想要的就是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