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成立军区
作者:大汉02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254

第六十四章:成立军区

秦汉产业下的银行出资收购,并重组的上海江南兴华船舶公司,在成功为美国建造两艘万吨货轮之后,预示着上海江南兴华船舶公司,开始了它的复兴之路,正式进入世界造船业的顶尖行列中,而江南兴华船舶公司的变化,也好像在也预示着中国正在急速发生的变化,预示着曾经衰落、屈辱的中国,开始走向复兴之路,崛起之路。

随着江南兴华船舶公司的复兴,船厂又接到了新的使命,来自国家最高层的秘密使命,国家最高领导人,总统秦汉指示造船厂,秘密建造战列舰。

已经有了底气,有了技术积累,关键是有了秦汉提供的,这个时代还没有的高新造船技术及设备,这一切,使得江南兴华船舶公司,有了绝对的自信。在接到秦汉派专人送到的设计图纸后,立即成立专家组,对设计图纸进行攻关。随后,正式开始动工,建造战列舰,随着对设计图纸的不断公关,建造战列舰的工程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挫折,工程进展的非常顺利。

远在北京的秦汉,得到驻江南兴华船舶公司情报人员的报告后,心情也是异常兴奋,毕竟,这一型号的战列舰,一旦建造成功,对中国未来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更会左右整个世界海军力量的平衡。这一型号的战列舰,是秦汉来到这个时代后,对这个时代的列强国,送的第一大礼物,会让其感到恐惧的大杀器,特别是海上强国,自誉为日不落的英国,是巨大的打击。

因此,秦汉也对江南兴华传播公司包以及大的希望,随时关注该船厂的一举一动。而在秦汉心里,还有着更深的想法,那就是假如该型号的战列舰一旦制造成功,证明江南兴华船舶公司,将已经有能力承建海上巨无霸,海上大杀器――航空母舰。而这个大杀器,才是秦汉为国家海军准备的最重要海上装备。对此,秦汉一直在期望着。

一九一四年,秦汉因为一战的即将到来,为了人为地延缓战争的准时到来,秦汉授意外交部,秘密的,频繁的接触德国驻华公使,在中国有意识的推动下,中德关系,在短短时间里,获得巨大的改善,进入了蜜月期。随后,事情的走向,开始按照秦汉的设计前进着,历史上曾经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大战,竟然真的被推迟了。

这件事情,在秦汉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更是让他不敢相信的。但是,确实是发生了。

知道得到这个消息,秦汉都不能详细,还让情报人员,再三核实情报的准确性。

但是,确实是发生了。这让秦汉感到不解,感到迷惑。

毕竟,在秦汉的心里,想要认为推迟第一次大战的到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汉的所有准备,只不过是秦汉作出的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在秦汉的心里,并不觉得,自己将德国假如在近期发动战争,将会获得严重失败,以及其它相关资料送给德国,狂妄的德国政府,就会认真的研究,审查自己的那些资料的,因为秦汉了解历史的进程,明白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的众多原因,而一九一四年,确实是战争爆发的顶点了。

但是,本来没有抱极大希望的秦汉,却得到了最大的汇报,这让秦汉始料不及。当然了,更多的是惊喜,感叹。秦汉感叹命运对自己的偏爱,感叹历史真的让自己改变了。而历史的改变,对现在的中国,是最有利的。

秦汉得到这个消息,并确认后,心里也更加的着急了,现在自己已经为国家的发展,争取到了时间,但是不会太长的,能有个两三年,那就是非常难得了,时不我待啊!国家各方面的发展,看来还要提速啊!

于是,大笔大笔的金钱,在秦汉的批示下,化为发展的动力。

秦汉发展国力的关键一环,就是兴华包头钢铁公司。该钢铁厂的生产量,在技术、海量的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下,也越来越高。其它的各个工程、项目,都在按照秦汉的设想,顺利的向前发展。总之,一切都很顺利……

自从秦汉入主北京,就任大总统后,兴华城护卫军,也随即转换名称为中国国防军,正式隶属于国家的正规军队,并且成为国防军事的主体力量。而一切新组建成立的军队,都是以原兴华军的成军形势,以及标准,训练装备的。

。。。。。。。。。。。。。。。。。。。。。。。

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陆军军事学校。它的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在原先的历史上。保定军校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有一千六百多人,在后来获得了将军的头衔。

秦汉就任总统后,随即签署总统令,将保定陆军学校,全部搬迁到了北京,并对学校教学内容进行了整改,重新命名为中国国防军事大学。秦汉本人兼任该军校的校长。

对于老北洋军队的整编,还是比较顺利的,已经基本上完成,一共历时四个月的时间。期间,有的军队比较配合,顺利完成整编。也有的军队,在别有目的的长官领导下,消极对待,甚至是武力对抗整编。但是,马上遭到了国防军的铁血镇压。整编的工作,在总的看里,还是比较顺利的。

北洋军队整编完成后,参照国防军的编制,一共编成了十个师,十余万人。其余的整编掉的数十万人,全部作为军事预备力量,大多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参照兴华城开展的移民模式,进行军事化农垦。

老北洋军事集团的消逝,使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完全掌握在秦汉领导的北京政府手里。

到1914年的秋天,在秦汉的关注下,国家已经组建成立了五十六个师的国防军。并且轮流在兴华城草原军事训练场,接受现代军事训练,而后再分驻各处军事要地。

而之前,南方各省,拒绝接受北京政府进行的军队整编,甚至到了以武力对抗的程度。

等到老北洋军队整编完毕后。秦汉领导的北京政府,已经拥有近六十万的国防军,而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秦汉等人心里是非常明白的,绝对可以用可怕来形容。而军队的武器装备,已经远超世界任何军队的装备。

中国兴华日报,也连续不断的发表文章,对南方各省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露各省企图造成事实上的独立,妄图分裂中国,实乃中华之千古罪人,罪不容诛……

北京政府在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步步逼迫,再加上各大报纸等舆论不断的无情指责,对南方各省军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云南……

此时,担任云南都督,兼云南民政长的‘唐继尧’,也是愁绪万千。

坐在办公室里的唐继尧,看着前任云南都督蔡锷的亲笔来信,陷入了沉思中,他不知自己在这样的困境中,该做出何种选择。

蔡锷来信的内容,说得很是简单,当然也很直接。劝说唐继尧拥护北京政府,接受北京政府对地方军队的整编,归政于北京政府,万勿做出自绝于国家,自绝于民族的错事来……

唐继尧,公元一八八三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在满清朝时期,他还曾经考中过秀才。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器宇恢弘,倜傥而心有大志。年轻时他曾经赴日本留学,和赵恒惕、阎锡山等人同期同学。

蔡锷辞去云南省总督后,就是唐继尧接任总督之职。他就任总督之职后,非常支持云南省的教育事业。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地方军阀,他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军队,做了事实上的军阀,并使得云南的军事力量,独立于北京政府之外,造成云南事实上的独立。

对于北京政府的政策,唐继尧的内心是不支持的。可是,对于蔡锷信中对全国大势的分析,又觉的合情合理,附和此时中国的实际情况。为此,他不由陷入了两难之境。

唐继尧,经过数日思考,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下定了决心的唐继尧,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就通电全国:拥护北京政府的所有政策,接受北京对地方军队的整编,支持把地方军政大权统归北京,支持在北京建立中央集权政府。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云南总督唐继尧,支持北京政府的全国通电,在南方各省引起轩然大波。

孙老大等国民党集团,随即发表公告,公开指责云南总督唐继尧,是助纣为虐的帮凶;封建独裁的先锋兵;共和民主的罪人……

唐继尧看着报纸上,关于对他的这些指责,不由的哈哈一笑。随即对身边的人说道:“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中国强盛,为此,我不惜付出生命,而撮人的小小指责,对我唐继饶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在唐继尧的影响下。没有多久,持观望态度的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也纷纷发表通电,表示拥护北京政府,支持北京政府对地方军队的整编……

在唐继尧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下,国内形势,发生了连锁效应。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除了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外,其余省份,纷纷通电拥护北京政府,使秦汉北京政府,对南方各省的军政政策初步取得了成功。

北京政府,在接到各省通电后,马上分派军事人员奔赴各省,进行军队整编行动。

秦汉对于全国的军事力量,是要绝对抓在北京政府手里的。至于各省政府总督等职位,予以撤销,仿照后世美国模式,重新改组了地方政府,当然了,也只是仿照,毕竟国情不同,秦汉时不会照搬的,参照而已,是要符合这个时代中国的国情的。

改组后的各地方政府,当然不会再使用总督等旧的官衔,一律改称省长、市长、县、乡、村长……

除了军事,法律、外交等各种大的国家政策,由国家直接掌握和制定外,各省的行政政府,允许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利。

例如:各省的省长等政府职务,北京政府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权任免的。皆由各省地方进行民主选举。而北京政府,有权在各省民主选举期间,派出选举监督观察员进行监督,以监督有无贿选、舞弊等事件发生。

至于市长、县长、乡长的选举,和省长的选举程序一样,由本地进行民主选举。各市、县、乡的上一级政府,和北京政府一样,有弹劾权,无任免权。在选举期间,上一级政府,有权派遣选举监督观察员,以观察民主选举,是否公正?是否民主?

当然了,对于各省竞选的各个职务,任职的时间长短和连任的期限,北京政府也做出了暂时的规定,就是一人可以连续竞选同一个职务两届,每一届任期五年。

北京政府,对地方各省政府的新政策,在发布之后,受到了全国各省份的普遍欢迎。

全国各省的政治、民主人士、以及各团体,普遍都认为,北京政府对地方的新政策,是真正的民主自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选政府,真正的民主政府。

国内各大报纸,更是对此新政策作了正面报道,肯定了北京政府的民主政策。

北京政府新政策,也间接对地方军队的整编,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其余各省全部完成了军队整编任务。

而各省除了第一任省长,由各省愿意留任的总督留任外,也陆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方性选举活动。

北京政府,针对地方省市,推出的新民主选举政策,彻底颠覆了孙老大以往所谓的共和、民主政策。以孙老大为首的南方国民党集团,面对北京政府的新政策,再也无言以对,陷入了恐慌的深渊。

南方国民党再一次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国民党将要被以秦汉为首的集团,彻底的抛弃。国民党更明白,北京对地方的新政策一旦实施后,将会获得全国的支持,如此一来,秦汉的北京政权,将会慢慢得到巩固,秦汉执政后所颁布的新政策,也开始得到了个省份的认可。而曾经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民国政府,不再是名存实亡,而是要彻底的消亡了!

当各地军队开始整编,民主选举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好消息再度传来。江苏都督‘程德全’,也通电拥护北京新政,宣布江苏省接受北京新政,并在江苏全省推行。

江苏都督程德全,一八六零年生人,四川云阳人。清朝末年他曾任黑龙江将军,中华民国初期任江苏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内务总长等职。

江苏省都督程德全的突然决定,对南方的国民党来说,算是雪上加霜,打了国民党一个措手不及。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处理此事了。国民党短暂的沉默,立时给它带来更大的损失。浙江、广东两省总督,得知江苏通电拥护北京后,也同时通电全国,宣布接受北京新政。

至此。秦汉北京政府,真正的从军事、政事上统一南方各省,算是真正统一了全国。

。。。。。。。。。。。。。。。。。。。。。。。。。。。。。。。

一九一四年,秋末,北京政府,完成了全**队的整编工作,加上兴华城在全国各地的招兵活动,初步组建了一百个正规师。

军人出身,并从事过军事教育的秦汉,深刻的明白,炮兵,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所以,在刚建立一百个师的正规军队后,国家军事委员会就按照秦汉的意思,以旅为建制,先期组建了一百个炮兵旅的炮兵部队。虽然暂时没有那么多的大炮,供部队使用。但是可以轮流训练,让炮兵尽快掌握、熟悉使用各型号大炮的操作技术,为以后组建等多的炮兵部队,培养、训练更多的炮兵人才。

国家的军事力量,被北京政府全面掌控后,秦汉当即参照后世中**区划分方式。暂时性的在全国初步划分了:江苏南京军区、福建福州军区、广东广州军区、西藏拉萨军区、四川成都军区、山东济南军区、甘肃兰州军区、东北黑龙江军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军区、外蒙古乌兰巴托军区、北京军区等,共计十一大军区。

秦汉提议的这十一大军区组建之初,就遭到了北京政府内阁里许多人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成立的军区太多,不符合此时国家的实际国情,并且会劳民伤财,国家财政也负担不起,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对成立十一大军区之事,秦汉做了坚持。

秦汉和几个多少知道他心里想法的,志同道合的,从兴华城带出来的人,经过一番交谈商议后,共同否决了众人的反对意见,正式成立了中国十一大军区。

其实,后世的中国,建国之初,也有十大军区的。只不过是后来,随着国家安全环境的逐渐好转,就逐步裁剪,剩下了七大军区。

秦汉,为什么要坚持组建十一大军区那?原因很简单。

后世的中国,根据国家的领土面积,没有必要建立那么多的军区。

可是,此时的民国,此时代的中华民国,国土面积和后世的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民国领土面积比后世要大得多。起码,外蒙古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没有独立出去。

再说了,秦汉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当然不能做看领土被列强国家侵占、蚕食。秦汉早就下定了决心,要把所有被占领的中国领土,例如:钓鱼岛、琉球群岛、南海群岛、西伯利亚、海参葳、库页岛、诗人李白的故乡,也就是我国唐朝的西域,次时代的中亚地区等等领土,统统收回来。

并且,秦汉在心里还早有了计划,那就是中国在崛起之后,还要加入列强行列,向外扩张,拓展国家以后的生存空间。

现在的秦汉,对于现在的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所以,有了信心的秦汉,对领土也就产生了更大的野心。

对南洋,他有野心。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上的历代华人,在南洋的悲惨遭遇。可以说,南洋各地基本上是由中国人前去进行开发建设的,但是,带去文明与技术的华人,遭遇的是血腥的大残杀,华人在南洋各地的遭遇,是最悲惨的,也是秦汉绝对不能接受的,秦汉没有能力的时候,那没有办法,但是等秦汉有这个能力的时候,秦汉会还南洋所有华人一个公道,血债血偿,不管是用血还是其它方式。

他,想到了后世所谓的,强加于中国的,所谓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如菲律宾、关岛、新加坡……

他,想到了后世印度人狂妄的叫嚣,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洋,还想到了中国的藏南等地……

秦汉想,印度这个国家,现在,还不知在哪个人的大腿里那?!可是!现在的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有能力,打通中国通向印度洋的陆上通道,使印度洋不在是印度人的洋,而是中国一个通向世界的海洋门户。

历史已经被秦汉改变,那么!还会有印度这个下流国家吗?

当然,他也想到了澳大利亚。一个被列强占领后,杀光土著,大量移民后,而成立的白种人为主的国家。列强可以这么做!我那?我也可以占领那里,但不会屠杀,可以移民吗!华人多吗!

没有什么不能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秦汉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条件。

而且,他的条件将会越来越好。

没办法,谁让秦汉拥有那么好的条件,拥有时光隧道那!

秦汉本来还想设立台湾军区、西伯利亚等军区的!可是考虑到现在的环境,对自己还不是很好,也就只好将这些野心暂时放在心中,等时机成熟后再说。毕竟,此时还不能把自己的野心,全部暴露出来,那会遭到列强们的围杀的。现在的秦汉,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发展的环境。

但是,秦汉还是独排众议,成立了十一大军区。

秦汉有他的想法,除了几个知己的人,谁也不知道。

就像新设立的内蒙古、外蒙古两大军区,根本就没有必要,只成立一个蒙古军区就成了。但是秦汉却分别成立了两大蒙古军区,其目的,就是想在蒙古大量的驻扎部队,等到时机成熟时,用来对付北边的那头熊的,用来收复北方领土时军事力量中的一部分。

十一大军区成立后,至于有些特殊地方,不是因为还属于外**事势力范围内,就是已经被列强占领,暂时还不能驻军。但是秦汉还是先把军区成立起来,暂时把军区总部放在别的城市,先把军区总部组建起来,让它能够运行职能。等到时机到了,可以迅速的把它投放过去。

这就是旧中国的悲哀、屈辱和苦难!在自己的国土上,却不能行使国家应该行使的正常权利!这是全体国民的悲哀!更是中国的屈辱!现在也是秦汉的心痛。

哎!我的西伯利亚、北海……

哎!我的海参威、庙街……

哎!太多的不堪……

秦汉每每想到哪些地方,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心酸、痛楚!

那心酸、痛楚!是近百年屈辱的历史带来的!它将在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可是!却只能缅怀,遥望……

奈何!曾经的心痛能否抚平……?

遥望北方,回首南洋,秦汉内心有了热血澎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