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新政府(二)
作者:大汉02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319

第五十六章:新政府(二)

秦汉通过一系列手段,终于进入权力的巅峰,就任国家总统。但是让任何人想不到的是,秦汉就任总统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国家的现行体制做出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让人惊讶。

一时之间,舆论纷纷:要变天了……

其实,在秦汉想要获取国家权力之时,就有了变天的想法。而现今,当他正式获得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能不变天吗?

在秦汉掌权之初,秦汉也不想这样快的变天的,也想慢慢来。

可是,理想总与现实有着太大的差距。

秦汉掌权之后不久,对于这种陷入混乱,不能确实掌控国家政权的所谓政府,实在是失望透顶了。这样的政府,不要说在袁世凯这种枭雄手里,就是在秦汉这能知未来的人手里,同样的,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这样的政府中,各党派、利益团体之间,除了妥协,就是妥协!充满了肮脏的、各种各样的政治交易。到了这时,有了切身感受的秦汉,也才再次认识了这个政府的**、无能,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解,当初袁世凯为什么要复辟。在这样的政府里,任何人,都不能够作出好的为国谋利的作为,因为政府成员里面充满了各色的政治斗争,哪里还顾得上为国谋利!就算是袁世凯这样的枭雄,虽然获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利,但是又能如何?也只能采取妥协,以及利益交换等各种方式,来统治这个庞大的国家。从这方面来看,现在的这个松散的国家政权,暂时还真不如封建君主制治国的好。这也可能是袁世凯无能之下,采取的无奈之举吧!可惜的是,最终,他悲剧了!

秦汉就任之后,才了解袁世凯的无奈。

这个所谓民主共和的国民政府,其实就是个松散的,没有强力中央集权的政府,只能在形式上统治全国,实际上,已经无法控制国家的各省市了,特别是长江以南各省,已经算是事实上的独立了,袁世凯面对这种局面,加上军事上的无奈,在被迫无奈之下,以及周边谋士的劝说下,采取了复辟的手段,意图重新巩固国家的中央政权,将松散的、在事实上处于独立的各省政权,收归中央。袁世凯的意愿是对的,可惜!他采取的路子,是错误的,复辟,开历史的倒车,是行不通的!

秦汉就任总统后,才算是深层次的了解袁世凯的无奈与苦闷。而现在,袁世凯的困境,已经由秦汉接手了,秦汉此时的感觉,竟然感觉自己与袁世凯有些同命相连了!当然,秦汉是不会和袁世凯一样,犯同样的错误的,去搞什么复辟称帝的把式,不说秦汉讨厌那种制度,就是不讨厌,在这个时代潮流下,也是行不通的。

面对这样的政府,秦汉在组阁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毕竟,秦汉的新内阁,进入的新人不多,对政府没有什么大的改动,除了秦汉掌握了军事力量。这样的政府,对秦汉以后的许多计划,都是相当不利的,秦汉以后要制定的,并在全国颁布实施的政策,也将得不到国家各省份的支持,特别是南方革命党控制的省份,对于秦汉以后将会发布的新政策,更会抵制。

既然这样,秦汉还能怎么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长痛不如短痛!直接来个快刀斩乱麻。让国家所有的问题,因为自己对民国政府政策等各方面的大变动,全部的露出来,自己也能够尽快的解决。当然了,秦汉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干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因为他掌握着一支,由先进军事武器装备起来的,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而这支军队的能力,已经超过这个世界的所有军事太多,这才是秦汉敢于改动国家政府的底气。当然了,外界对于秦汉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虽然惊讶,但是并不是十分的了解。

秦汉之所以急于对北京政府作出如此巨大的变动。还有一个原因,也是此时对秦汉来说,最重大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的秦汉没有时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国内,与国家某些所谓的民主人士,以及政治团体等大打口水战。秦汉不过是在原来的那个时代,还是在这个民国时代里,他都极度的厌恶那些只喊口号,到处进行所谓的民主演讲的行为。秦汉厌恶那些空谈误国的所谓民主人士,有本事,要体现在治国上,而不是喷着口水口号。

在秦汉看来,这个极度不利于中国的时代,不需要这些所谓的民主口号,关键是对此时代的国家,也没有实际的用处。现在列强们都在中国周边,磨刀霍霍,想要肢解中国,分裂中国,把中国变成列强们的一部分。此时的中国,早已经没有任何的精力与时间,去进行什么他妈的民主改革啦!此时的国家,最需要的是如何抵御列强们对中国经济、领土等各方面的割裂与瓜分,这才是当前国家的当务之急。而那些到处进行不知所谓的民主演讲,眼看着国家被列强们瓜分的所谓民主人士,在秦汉看来,这部分人,连在晚年开历史倒车的袁世凯都不如,毕竟,人家袁世凯在当政期间,还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实事。

感觉时不我待的秦汉,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秦汉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采用任何的手段,来整合国家,为以后国家的崛起服务。

新的北京政府,在秦汉的努力下,或者说是在秦汉的妥协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成立了。但是,让太多的人没有想到,成立之后的新政府,在秦汉依靠军事实力的支持下,改变了许多。

可以说,基本上把原来民国的政府体制改变了,可以说,民国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了,可以说,秦汉的新政府,已经代表了一个新的国家的政府。可以说,此时的民国政府,除了还沿用原先的国名之外,其它方面能代表民国标志的,大多被秦汉进行了改变。至于原先的这个民国政府,已如昨日黄花。

秦汉的这一番举动,实在是太大了,世界各国,都在注视着北京,都在审视着新总统秦汉,都认识到,秦汉其实就是另一个袁世凯,只不过,做法不同而已,一个为了巩固集权,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开了历史的倒车,而秦汉,顺历史潮流而行,其目的,则与袁世凯相同,巩固中央集权。但是,袁世凯与秦汉两人的做法,不但是列强们感觉不安,感到担忧,其实受到伤害最大的,则是民国的创建者。正是看清楚了这一切,所以新的北京政府成立后,即遭到了南方以孙老大为主国民党的反对。

孙老大在秦汉新政府成立后,随即通电全国,发表所谓的民主声明道:“伪奉天总督秦汉,组建的所谓的北京新内阁,实际是阴谋篡夺了大中华之民国政府,其不顾国民反对,另立新朝,居心叵测,实乃大奸大恶之人。我辈之人,当以推翻北京伪政府为己任……”

孙老大,挥舞着劳累的右臂,不断地在南方各省发表演讲,呼吁全国行动起来,反对北京伪政府,打倒伪总统秦汉,重新恢复民国共和政府。

于是,南方本来因为袁世凯的下台,而逐渐平静下来的各方势力的军阀们,在各种口号的呼吁下,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秦汉不想轻易的发动战争,特别是发动内战。

当秦汉通过各方渠道,了解、看到南方各省军阀,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又开始蠢蠢欲动。秦汉为了维持国家的内部稳定,组织内战的爆发,随即通电全国,发表公告:“北京政府,乃是真正公开、透明、共和、民主的政府。关于重新修改,制定新政府体制制度,以及重新制定国旗、国歌、国徽等问题,都是为了更加适应这个民主的国家,更加符合共和民主的中国,这是民主的进步。为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强盛,任何制度和体制都是可以改变的,这还是进步。北京政府此乃为公,并非私事、私心之举。就像满清王朝,它不能够领导这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我们都可以推翻它,另立民主新国。那么现在,北京政府,为了国家更加富强、文明。只不过是修改了体制制度,又有何不可那?!我奉劝国家的某些人士、团体,不要打着共和民主的旗号,煽动不明真相的人民,使得国家再次的陷入混乱,更使得国家面临内战的深渊!现在的北京政府,将会是更加民主的政府,新的政府,它唯一的目的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繁荣。现在的北京政府,不再是只会空喊共和口号的政府,它将是一个实干的政府,现在的北京政府……”

秦汉通电全国的公告,随即在国内引起轰动,引起争议。

是啊!满清伪王朝,几百年的落后、封闭的封建统治,让国家陷入衰弱,直至分裂,我们为了国家的未来,可以推翻它。那么北京政府,为了使得国家更加富强,更加民主,只不过是修改了国家的某些体制制度,又没有否认共和,恢复帝制的举动,我们为什么要反对它?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就和那些坚持满清王朝,继续统治中国的顽固派一样。要坚决维护当初的民国体制制度,以及当初制定的任何政策。反对北京政府作出的改变。这其中,包括南方的袁老大。他那激扬、高亢、粗犷的大嗓门,以及不知疲倦不断挥舞的手臂,还是一如既往的呐喊着。坚决反对北京政府,甚至要再次北伐,用武力推翻北京新政府,重建民国之中国。

北京的秦汉,对孙老大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好的印象,又怕他喊哑了嗓子,累坏了身体。就针对此人,再次通电全国,对孙老大发表声明。说:“你孙先生到底想要干什么?想当初的时候,你,为了建立这个共和的国家,都可以和满清的北洋军事集团进行妥协,甚至还让出大总统的职务,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共和、民主的国家吗?现在,我们国家的北京政府,相比以往,更加共和、民主。而且国家的制度,也比以往更加健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我们的这个国家,更加符合广大国民的利益。难道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制度不好吗?这一切,不就是你当初的理想吗?可是,现在的你,到底是何居心那?你,到底是为什么?如果说,你是为了这个国家,可是看你的表现,你,难道就不怕因为你的原因,再度使得这个国家,面临内战的危险吗?你就不怕使得这个国家的人民,再一次的陷入苦难的深渊?使得国家陷入分裂的地步吗?国家还经得起战争的摧残吗?孙老大呀!请你,不要再高喊那所谓共和、民主的口号!国家的民主、共和,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踏踏实实,竭尽全力,领导国民一步步做出来的。请问,你其心何意?请你,告诉我们的国民吧!告诉那些还吃不饱饭,穿不上衣的国民吧!中国,需要的是统一,是富强。何去何从,任君选择……”

秦汉的这篇大白话公告,是秦汉任总统以来,在全国的第二次通电公告,这篇公告一在全国通告后,立马让已经很累疲倦的孙老大,乖乖的闭上了嘴。

是啊!他自己忙碌一生,不就是为了实行国家的民主、共和吗!可是,现在北京新政府,还是共和、民主的政府,更没有开历史的倒车,你为什么要反对那?凭什么去反对那?难道就因为,新总统秦汉,变更了国家的某些体制制度吗?可是细想、推敲,这种新的体制,确实比以前的体制更加民主,更加健全。孙老大,已经喊了大半辈子共和、民主的口号了,可是,利国利民的实事,真的没有几件落实。

北京的第二次通电公告,或者说秦汉对他个人的这篇通电,是真的触到了他的痛处、短处。

同时,秦汉也承认,也说出了一个事实,再怎么变更体制,这还是民国政府嘛,还是那个共和、民主的民国政府嘛。反对这个民主、共和的政府,那就是存心不良,居心叵测,那就是想让国家陷入内战,想分裂国家。这个罪名实在是太大,谁一旦担当了这个罪名,将陷入全部国民的讨伐中。谁敢承担这个罪名?谁又能承担的了这个罪名?汉奸是不容易当的!很快,在北京的第二次通电后,那些蠢蠢欲动的军阀们,陆续的收回了他们张开的爪牙,重新的选择了蛰伏起来。而更多的人,越来的相信北京新政府,认同北京新政府。

在国内,在华夏神州大地上,就新政府新体制制度等等问题,大打口水仗的同时,各个外国列强政府,对新的北京政府的反映,也各有不同。

倭奴,这个穿着西装也不像人的猴子,走路还摇摇摆摆的猴子,依靠中国的白银,才强大起来的猴子,贪婪而又野蛮的猴子,就小丑一般的第一个粉墨登场了。

倭奴政府,虽然不了解秦汉此人,但是秦汉任奉天总督时,对日本政府也没有恶意,相反,对日本驻东北的各方面势力还很客气,也批给了倭奴大量的建设等方面的工程项目。这让倭奴对秦汉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单方面的认为秦汉属于亲日派的。

所以,秦汉就任总统后不就。日本,也就是倭奴,随即发表公告,承认秦汉的北京新政府。并在公告中表示,日本将会和新政府加大合作力度,共建和谐新亚洲。

倭奴,这只猴子,怎么会想到,秦汉就任奉天总督时,重新规划设计的大量公路、铁路等基础工程,还多数都给了他们承建,是给他们倭奴下了一个套,一个巨大的套,一个让其有来无还的圈套。秦汉的目的,很简单,但在这个时代里,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都不会看出来,因为此时的中国,是个弱国。秦汉的目的,就是让倭奴花费大量的资金,以及物资,在中国奉天等地,按照秦汉提出的规划,大搞基础建设,而倭奴搞的这些基础建设,等秦汉到了合适的时机,武力收归国家后,倭奴将会鸡飞蛋打。可是,倭奴可不这么想,此时的倭奴,还是自认为自己很强大的,软弱的中国政府,是非常需要倭奴的帮助的,这些基础工程,在倭奴看来,就是他们肢解中国,控制中国的手段。倭奴们只是以为秦汉是属于亲日派,可是想不到秦汉想得很长远,想不到秦汉在心里的计划。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秦汉的表面上,在许多国人的心里,秦汉已被打上了亲日派的形象,可是,秦汉的心思,又不能公开出来,谁能明白!而倭奴,当然也不明白秦汉内心的真实想法,相反,还在按照秦汉的想法,在东北地区,在日本的势力范围内,大力的开展建设,为秦汉节省资金那!

当时,秦汉把这些众多项目给了倭奴,引起了太多的反对声。其中,兴华城的反对声,最是强烈。但是这种事情,秦汉又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没办法,说出来让倭奴知道,就麻烦了!但是不说,秦汉的决定,就得不到支持。等秦汉和主要的人员沟通后,这些家伙,立刻是转变立场,改嘴赞成,举双手拥护秦汉这个英明的决定。当然前提是,这些人,都是秦汉身边的核心成员,也都明白秦汉的野心得,关键是,这些人也相信秦汉能够做到的,更知道兴华城军事技术,超越这个时代,还拥有巨大的潜力。

北京新政府,虽然改变了国家的许多政策,并且重新制定了新的国家政策。但是,同样继承了上届政府的一切,对外政策基本上没有变动。西洋各国列强对此,在北京政府没有损害各国在华利益下,也只好表示默认。或发表了个简短讲话,或是表示欢迎秦汉先生,就任新总统,或是表示遗憾。但无一例外的是,都希望,能够继续维护它们国家在华利益,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此时的秦汉,还没有能力,同时得罪各国政府,只好虚与委蛇,笑脸答对。

至于那个像小丑一般的倭奴猴子,那个要与中国共建和谐亚洲的猴子,秦汉也是笑脸相迎,甚至批给了猴子们在中国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只是有一个,也是唯一的要求,许多的工程完工的时间,都很急,都是要在短时间完成的,所以工作量很大。倭奴对此虽然不了解,但是利益在前,哪能不同意!岂不知,倭奴们得到的项目越多,陷得就越深。

秦汉看着这些倭奴那丑陋的嘴脸,心里暗笑。心想:“猴子们,好好干,用心干,好好的为中国建设出力、出钱。猴子们,为你们的主人好好卖力吧!”

新政府成立数日时间,真正服从北京政府领导的,只是北洋军事集团所统治的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南方各省的军阀们,基本上都在观望。北京政府的政令,到达南方各省,根本不起作用,就是一张废纸,没有什么权威可言。秦汉对此虽然着急,可也没有比较好的办法。现在秦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编老北洋的军事力量,消化这股力量,让这股力量为自己所用。

民国时期,各省只是在名义上,服从北京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北洋军事势力范围达不到的南方各省。各省是事实上的独立自治,官员大多都是由各省军阀们独自任免,想让谁做什么官,只需上报中央政府就行了,而北京政府也是只需要在上报的任免书上签字用印就行了。所以说,北京政府只是一个权利松散的政府,它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在一个民主、稳定、文明、富强的国家还行,在此时代的中国,无疑是灾难的,隐患巨大的,也是秦汉决不允许的。

新政府成立后。在和南方各省打完口水仗后。秦汉随即又做出了一个强势的全国通电。在通电中宣布:全**事力量,必须要通归中央政府统一指挥、领导。各地方任何军事力量,必须接受北京政府军事部门的整编、整改,服从北京政府最高军事部门的领导。否则,就是对抗北京政府,则北京政府可视情况,采取一切行动应变。

现在南方各省的军队,对此时的北京政府来说,还是鞭长莫及的。而老北洋的军队整编,对秦汉来说,则是重中之重。要知道,老北洋军事力量,基本上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占据了大半个中国还多。秦汉只要顺利的整编了老北洋的军事力量,就等于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南方的军队,在实力上,根本不能和北方的军事力量抗衡。这,也就是当年袁老大,能够逼迫南方革命党向他妥协的资本,也是他就任总统的主要保证。

当年,袁老大就任总统后,修改南京政府制定的法律,迁都,解散议会,打击、暗杀反对北京袁世凯政府的军事力量,以及政治人物。做出了一系列孙老大集团不能容忍的事情来,而孙老大集团对此,却毫无任何实际有效的办法,只能在南方无奈、徒劳的呐喊,主要原因,就是袁老大背后强大的北洋军事力量。

袁世凯最大的错误,或者说袁世凯最大的疏忽,就是小视了秦汉,没有注意到,在自己的身边,竟然潜伏着这么巨大的一致军事力量,而后果就是,袁世凯的黯然下台,以及秦汉的忽然崛起。但是这所有的一切,还是依靠军事实力。假如秦汉背后没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秦汉就算是进了北京,在以后的日子里,秦汉也注定要悲剧,但是,当秦汉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展露出来时,秦汉的地位,已经是相当的稳固了。其实,秦汉展露在世人面前的军事实力,只是他军事力量中的一部分而已。

由于秦汉率军突然进京,致使众多的老北洋集团高级将领都陷在北京。他们虽然活动自由,但是暂时间里,却不能够离开北京城,是事实上的软禁。

而秦汉重组政府时,一有袁世凯的支持,又和老北洋众多将领达成妥协。老北洋将领在新政府中除关键的军事领域外,大多都担任了职务,有许多还担任了要职。这样也就平息了他们的众多怨气,当然了,不平又如何!再一个说了,也是身不由己啊!他们在老北洋军队整编前,是离不开北京的,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当然在明面上,他们都是自由的。

这样一来。对秦汉整编老北洋军队,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也加快了整编军队的过程。以冯玉祥、蔡锷等人为首的兴华军校的军事将领,在进京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对老北洋军队的重新整编。

而北京城原北洋的城防师,则已经早早的完成了整编。一个近万人的步兵师,经过整编后,只剩下了四千人左右。其余的,不是抽大烟的,就是身体太弱的。无奈只能发银遣散,这些人,基本上安排到了东北地区,进行农垦。

整编后的城防师四千余人,将到兴华城补充足够的士兵后,就地进行现代的兴华城式军事训练。而所有的老北洋军队在整编后,都将打散后,分批到兴华城接受新的军事训练。

这样一来,所有的军队,在经过兴华城的军事训练,以及兴华城式政治思想教育后,都能够直接的掌握在秦汉的手里。这对秦汉以后的政策实施,有着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