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 檄文天下
作者:鬼舞如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45

在不断制造杀戮的董卓现在正与袁绍谈话,他急需朝臣的支持,袁绍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时他也是这个心思,袁家四世三公,声望之高。当初连汉少帝刘辩登基,立即便册封了袁隗为太傅。现在董卓自然要争取袁家的支持。

袁绍此时却是不乐意的,他也不赞同董卓废立皇帝,自然不愿意,直接对董卓说到:“东西两汉王朝恩德布满四海,万民拥戴,国豢民安。相国擅自废立皇帝,实为不智。”

董卓听后,凶相毕露,也不管自己现在是在袁绍家中,持剑怒叱袁绍:“本官有意看重于你,没想到你如此不识抬举,今天不除你,今后总是祸害!”

袁绍此时岂能束手待毙,亦是手按剑柄:“相国想杀尽天下人乎?”

董卓也犹豫了,现在他可是在袁绍家中,跑到人家家中杀人总不是事情。更何况他对袁家还是有所忌惮的,当即拂袖而去。袁绍自知得罪了董卓,不敢在做停留,当夜便逃出洛阳。想想还是曹操见机的快啊,阿瞒这小子,真不仗义,就派人告诉自己他跑了,也不告诉自己一起逃跑。

董卓听闻袁绍逃跑,心中大怒,当即就想派人发出公文,追捕袁绍,却被李儒劝住:“主公不可。”

“怎么了?”董卓正在火头上,对李儒吼了起来,喷了李儒一脑袋唾沫。

“主公,废立乃大事,区区竖子,岂能理解主公之意?袁绍不识大体而逃,并非反对主公。若现在通缉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理当安抚,不可激怒,主公原意不也是如此嘛。”

董卓这时候也熄了怒火:“那你说该怎么办?”

“袁绍不同与曹操,我们不但不通缉他,还加恩于他,他庆幸免罪,再敢主公恩德,当不会反对主公您了。”

“嗯,不错,便给他个官当吧。你看该怎么封?”

李儒眼睛一眯:“主公加恩与他,却不能让他太舒服了。以他的官爵,当赐予他一郡守之职。冀州号称天下之重资,便将袁绍封去冀州,他必然感恩戴德。”

董卓却不乐意了:“不好,冀州富庶之地,历经变乱如今却生机焕发,让他去冀州为郡守,不是便宜他了?”

“主公莫忘记了,冀州有一头猛虎呢。现在又弄去一头猛虎,一山岂容二虎?让他们争去吧,又能对主公造成什么影响?”

董卓闻言也开心了,是啊,怎么忘记了冀州巨鹿还有一头猛虎呢,袁绍家四世三公,本人声望也高,更是猛虎入林。冀州一山岂能有二虎?让这两只老虎互咬去吧:“好,好得很,便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守。哈哈………………”董卓笑的异常开心,好似看见袁绍与秦方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真是解气哪。

“对了,张温那边如何了?”

卫尉张温,曾任太尉,更是坚定的反董派,董卓视之为眼中钉,现在更是迫不及待的想杀掉张温。他散布谣言,诬蔑张温不尊天子,对抗朝廷,等的就是合适的时机干掉张温。

“全部准备齐备,只等主公一声令下了。”

“好,动手吧。”

卫尉张温,这位忠臣就被以莫名其妙的罪名处死。董卓在朝中更是飞扬跋扈,无人敢对抗他的威势。他放纵自己的部下,让他们随意在洛阳附近劫掠,杀死百姓。而后回到洛阳,宣称这是对外征战的战利品与掳获首级,更昭彰他的威势。

董卓又假天子名义,发出圣旨,召回了皇甫嵩。皇甫嵩在军队中的名望很高,他本意是想杀掉皇甫嵩,最后却因种种原因,只得作罢,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剥夺他的权力了事。

董卓在朝中大权独揽,捕杀大臣,更迭公卿,激起了诸多人的不满。当初仓惶逃出洛阳的曹操逃到陈留,发出檄文并打出旗号开始招募军队,以对抗董卓这等残暴之人。曹家也是累世官宦,钱财不缺,曹操更是倾家荡产的洒出金钱,很快便招募了一支军队。

同时,曹操派人将檄文传遍天下。到了渤海的袁绍也在征募自己的军队,冀州这里人丁兴旺,袁绍亦有感于冀州恢复之快,果然不愧是号为天下重资的冀州。而他借助家族的声望,与他本身在担任西园校尉时积累下的威望,投效他的人也不少。

不过让他觉得不舒服的是,韩馥这家伙居然派人监视着他,并且不断的限制他这个那个的。袁绍拥有的一切太多了,门第、名望、财富、拥护者,这一切都让韩馥感到了异常的威胁。本来冀州之中,一个秦方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幸好这些时间秦方哈算安分,除了不怎么听话,也没有给他找多少麻烦。

可袁绍却不一样,袁绍不论从任何角度都比他韩馥高,他怎么能不防范?袁家的声望太高了,连他韩馥的直属部下有很多都在动摇,这冀州牧到底是谁?不管让谁看来,袁绍都比他韩馥适合当冀州牧………………

曹操与桥瑁联名的檄文到了冀州,韩馥、秦方、袁绍这三个冀州之内最大势力的人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就檄文而言,单曹操或许不足,可加上桥瑁就不一样了。东郡太守桥瑁,太尉桥玄声望非常之高,桥瑁是桥玄族子,有了此人这檄文份量就不一样了。董卓的行为本就弄得天怒人怨,现在有了人领头,自然会有人响应。

得到了这份檄文之后,袁绍还在犹豫,董卓的威势他太清楚了,此事是否可行他还要斟酌。不过是督促下属,继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先。

韩馥看到这檄文,也是做了犹豫,他需要等待一下。若是他将大军派去冀州去,他就没有了威慑。袁绍与秦方这一龙一虎指不定搞出什么事情呢,他需要等待袁绍与秦方的态度明朗化之后才能做决定。

秦方看到檄文却是大喜过望,立即将此檄文传遍辖区,亦大张旗鼓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集结人马。顿时,整个巨鹿郡乃至整个大行山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对于秦方的态度,顿时使得无数人疑惑,难道这厮真个是忠义之人?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他却已经立场鲜明的表示反对董卓。

对于秦方的反应,也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效果,那就是很多人必在那么的反对他了。出身不好固然是瑕疵,可忠义之人在这个时代总是受到人们的赞扬。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应玚登门求见了,这让秦方很惊讶,这位田丰口中的才子一直对自己不怎么样,现在却亲自登门,怎不让人高兴:“德琏真稀客啊。”

看秦方以最快速度亲自出迎,应玚也略微感动了一下,大礼参见:“玚怠慢了,特来请罪。”

“言重了,请…………”将应玚迎入之后,秦方也问起这个年轻人来意。

“请问将军,起兵讨伐逆臣之事,可否属实?”

原来是问这个事情啊,秦方嘴一咧:“自然属实,本官麾下集结大军,全力筹备粮草,邀请天下忠义之士同讨贼子董卓。这还能有假不成?”

“既然如此,玚虽卑微,亦愿为汉室尽一份力。”

秦方大喜:“德琏可是愿与我共图大事?”

“合当效力。”

伴随着秦方的态度,巨鹿郡乃至整个冀州,很多人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这个好处之大,实在超乎秦方的想象。连韩馥这个一直与他做对的家伙都很久没有刁难他,而不少士族门阀更是主动给予秦方钱粮支持,与以前的态度完全不同。这个现象也让秦方感慨,虽然汉室朝廷施政混乱,却依然是天下正统,受到人们的拥戴。以往自己是贼寇之名,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非常糟糕。现在自己一发出响应讨伐董卓的命令,这些人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真是让人感慨。

秦方手上的士兵足够,他并不急着现在扩军,要扩军对他来说很容易,但是养军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便现在许多地方门阀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可秦方并不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真的有多少改变,要不是因为董卓搞的太过分,他们也不会给自己这样的支持。一旦董卓倒下了,这些人的态度就很难说了,现在自己需要的是积蓄,而不是盲目扩军。

应玚甫一加盟,就表现的让秦方非常之高兴,一篇檄文写出,让赵峻、沮授这些文人非常钦佩,至于秦方,他都不好意思说,这檄文很多地方他没看懂。不过他也只有不懂装懂,也是大声叫好,立即将应玚的檄文通告全军,反正士兵基本都和他一样,是听不明白的,不明白的东西自然是很好很强大的了。

同时也将应玚的檄文传遍天下,公开表示支持对董卓的讨伐。各地诸侯也纷纷招兵买马,开始准备会盟,一同讨伐董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