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归路
作者:鬼舞如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63

押解着三百余名俘虏,秦方带领军队踏上了归途,搜谐然就差敲锣打鼓的送这个瘟神了。临末了,他还好心的提醒一句秦方要小心。可这话秦方怎么听也不像是提醒,而是威胁。

不过到这个时候,秦方倒也真不在乎。俘获的牛羊马匹早就着人送回去了,现在麾下还有一万人马,除非匈奴人出动大部队来攻,否则没有一个部族有这个实力威胁他。但是秦方还是异常小心,大军行动,他总在最后面压阵,即便有追兵,也是他第一个迎敌。

“诸位,此次出征,算的上大获全胜,我们歼灭了肆虐的敌人,彰显大汉之天威。只可惜张将军一代豪杰,却命陨这草原之上,今日便用着贼酋之头颅,祭奠所有牺牲将士的在天之灵。”

夕阳下,秦方将香案之前将一碗酒洒在地下,所有的将士都肃穆而立于四周。

“祭皇天,护佑万民…………”

“祭厚土,厚德载物…………”

“祭将士,英灵长存…………”

一番肃穆的祭祀完毕之后,秦方登上高台,对着战士们说到:“将士们,征战沙场是我们的义务,马革裹尸是我们的宿命。自你们成为我麾下士兵的那一日起,就注定要为我之意志而战,为守护家园而牺牲生命。你们可曾后悔?有可畏惧?”

“没有…………”

“没有…………”

将士们的回答干脆而整齐,他们才不管秦方这话语和谋反几近相同,只是感觉在主将麾下作战,是升官发财、获得生存的最好选择。

“很好。疾风军将士们,我们的威名让匈奴人胆寒,他日,我们自当震惊天下,让所有人为之侧目。现在,让我们回家,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的壮举。儿郎们,去接受万民的膜拜,去接受百姓的欢呼吧。”

疾风军将士们嗷嗷直叫,回家,多么亲切的名词啊。将士们是高高兴兴,恨不得一步就到家,秦方却没有那么乐观。归途之上,难保没有心中不忿的匈奴人来偷袭一下,更何况,回去以后要面对的事情还很多。朝廷的责难还不定是什么样子呢,不过想想也就想开了。老子一个匪徒,割据一方,除非朝廷派遣大军来围剿,否则能拿自己怎么样?反正抢劫的又不是大汉朝廷,其实话说回来,抢了大汉朝廷又能怎么样?朝廷现在忙于西凉叛乱,又能如何?

一路之上,秦方亲自殿后,侦骑更是撒出前后五十里,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回报。这一路之上,侦骑倒是有一些损失,估计也是因为秦方防范太严,草原地形又是一马平川,想伏击也不成,没有人出来和秦方硬干。

只是秦方一想起搜谐然那家伙让人厌恶的表情,心就总是悬着,即便越来越接近雁门,他还是一丝都不敢放松。这一夜,巡营中的秦方远远看到一个身影立在草原之上,显的异常的孤独,仔细一看却不是张辽又是那一个?

秦方独自一人走了过来,张辽发觉有人靠近,回头一看,见是秦方,立即行礼:“见过将军。”

“文远不必多礼,这么晚了,怎么不去休息?明日还要行军,莫要耽搁了。”

“将军放心,不会有差错的。”

秦方在火把的照耀之下,看到张辽的表情有些怪异,关心的问到:“文远可有什么心事?在这夜色中远望草原,却算不上什么闲情逸致啊。”

“将军说笑了,那里有什么心情。只是有些愤懑罢了,跟随将军出征草原之后,浑身有如解脱一般,失礼了。”

秦方眼珠一转,也学张辽远眺,虽然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口中却说到:“文远的解脱,是快意疆场,斩杀匈奴之事吧。”

张辽有些惊讶:“将军如何得知?”

“呵呵,没有什么难的。这次出征,每每厮杀之时,你总是身先士卒,一杆画戟,杀的匈奴人闻风丧胆,不管对手是什么人,你都全力应对,手下没有一个活口,想想你的出身,这事情也就不难猜了。”

张辽的表情有些错愕,旋即恢复了平静:“看来将军是知道了,也不是什么秘密,知道的人也不少。唉…………自武帝起,我聂氏一族全部葬送,到现在,某只有行这改名换姓之事,苟全于世,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秦方走了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到:“马邑之事,并非你祖之错,如之奈何?我的出身你也清楚,当初也不是没有人劝我改名换姓,只是觉得如此行事岂是大丈夫所为?才没有行此事。一步一步到得今日,其中凶险,让我时时刻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你也不必想那么多,只是朝廷不能识人,文远这般英雄却难得重用,这点我感同身受,和我说说你先祖的事情可好?我想你家传下来的应该是最正确的说法。”

张辽沉默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武帝之时,先祖响应朝廷,为朝廷出谋划策,贡献全部。先祖亲往匈奴,诱骗君臣单于率军南下,请大军埋伏围歼之。先祖亲自出匈奴,见君臣单于,言能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需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十万大军南下。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杀马邑县令后进兵。先祖冒着破家亡命的危险去面对这一切,该算是为大汉尽忠了。”

叹一口气,张辽的声音也显的非常落寞:“本来计策已经成功,君臣单于率领大军已经向马邑而来,却在途中俘虏一名边塞尉史,此人将汉庭计谋全部说出,导致功败垂成。武帝大怒,三十万大军守株待兔,却一无所获。不但使得支持此计的将军王恢自杀,更是迁怒我聂氏一族。想我聂氏一族,马邑之名门望族,为大汉全心尽忠,却落了个隐姓埋名以延续的下场,着实可叹。”

秦方摇头,这些人思想真是够奇怪的,这事情上,他们不敢怨恨迁怒他们的大汉皇室,却怨恨起了匈奴人。怪不得和张辽一说出征匈奴,这位二话不说就跟来了,临战之时,更是有如对待杀父仇人一般。忠诚与皇帝的思想在古代却是人们的普遍意识啊。

“是啊,此事又怎么能怪你家先祖,朝廷实在过了,你不怨恨吗?”

张辽摇头:“说来此事已经过去三百余年,本家也延续了十数代,我又有什么怨恨?只是有些恨匈奴人,若无此事,吾家先祖又怎么会埋没这么多年?父亲郁郁而终,就是因为有志不得舒展。大汉朝廷对本家依然不予重用,只是为此有些怨恨匈奴人而已。”

秦方摇头:“文远其实错了,你这样的想法确实是错了。”

张辽一愣:“愿将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