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拜军师
作者:鬼舞如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09

秦方率领人马回到曲梁城,什么也不说,直冲韩奂府邸,一路上鸡飞狗跳,可真成了横行霸道之辈了。.冲到韩奂府门之前,有仆人上来说主人病了,秦方眼睛都不扫一下,一把抓住丢到后面去,自己脚下没有丝毫停歇。

奔到韩奂卧室,他也惊讶了,现在韩奂这幅样子还真是病了的样子:“失礼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还请韩郡守帮忙。”

韩奂现在这幅有气无力的样子是难分真假了,估摸小心脏被秦方的回马枪惊的不轻:“将军……请说……”

“光年县县令沮授,本官十分欣赏。希望郡守大人帮个忙,将他调到我平难中郎将府中任参军!”秦方完全是一副不容商量的口气,紧盯着韩奂的眼睛,等着他的回答。

这种情况之下,韩奂也没有奈何了,不过一个县令,给他就给他了,只要别来祸害自己就好了。只是可惜了沮授,这个县令名声不错,现在却要将他送入贼窝了。不错,是贼窝,在这些人眼中,秦方依然是贼寇,即便挂上了朝廷的名衔还是贼寇。

在秦方一副你不答应也得答应的眼神中,韩奂无奈的吩咐书吏按照秦方的意思办事。他是一郡之首,调动一个县令还是办得到的。郡县制度始于秦始皇,本来郡守、县令的任免皆应由皇帝亲自行文的,可惜现在因为黄巾之乱,地方不宁,更加上汉灵帝这位神仙一般的皇帝,这郡县制度也成了一纸空文,各州刺史可自行任免下面的郡县官员。冀州现在的刺史皇甫嵩,还在家里窝着呢,冀州完全成了各郡郡守自行其事了。

到一方大将手下当个参军,总比一个县令强吧,自己也不算挡了沮授前程。韩奂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减轻对沮授的愧疚。直到秦方派人将行文送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完全不理会韩奂一副幽怨的神情。

到达曲梁的预期目标没有达成,这韩奂是不愿意投靠自己,不过能把沮授弄到自己麾下,秦方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可是正是行文,由不得你沮授不答应。在想想自己麾下大军留给沮授的印象应该不错,自己也总算走了一把正常手续,沮授除非弃官归家,想来应该不至于吧。

再一次到达广年县的时候,沮授已经在恭候他了。秦方很惊讶啊,命令前脚到,自己后脚就到了,怎么看沮授已经收拾好了行礼,难道他知道?有这么神没有…………

“公与,你这是?”

“将军不必奇怪,授得报将军复返曲梁,便知将军此去所图,是以早做准备。”

秦方一拍手:“你就这么自信?确定我是回去征召你的?”

“不错,将军现在带甲十万,雄霸一方,属下却无良才辅助。将军到达曲梁,四处访贤,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不少人怕是正要投奔于将军。将军回程之中,却又忽然折返,岂能无因?此时下官刚与将军分别,将军嘴上虽然未说,可下官从将军眼中看的出欣赏之意,也就想到会如此,顾早做准备而已。”

秦方现在很想把沮授的脑袋掀开看看,这家伙猜的这么准,不知道会不会算命…………哈哈一笑:“如此倒是我落了下乘了,还不如直接予以征召,倒是省去不少麻烦。”

“将军出身草莽,多为士人歧视。方今天下,士人多气节,想来将军必然在征辟之上吃了不少苦头,是故才有如此举动。下官并无芥蒂,愿意为将军效劳。”

这厮还真敢说实话,不过也太直接了吧…………秦方心中郁闷,可人家说的都是实情。自己是有了官位,可是许多人根本不愿意投靠自己:“公与直言相告,很好。只是公与,为何你愿意为我效力?”

“观将军麾下,军纪严明,乃王道之师。以将军行事,霸道中不失气节,胸怀大志。授绵薄之力,愿为将军效劳。将军如此费心,授在不从,岂不是不识抬举了吗?”

秦方一乐,这沮授,看来不是迂腐之人啊,只是这说话直了点。这个时代的士人就是这样,敢于说真话,敢于直言而谏:“好,公与啊,你似乎对我有一些了解啊。”

这话说的沮授直翻白眼,你又不是无名之辈,现在你雄霸大行山,威慑冀、并两州,尤其这段时间不断征缴其他盗匪,又图谋冀州各地,想不知道你都难。沮授好歹也是县令,得到的消息自然比传言更真实,对于秦方的行事也就了然。更是亲眼看到秦方麾下军纪严明,秦方本人身为高官,却不恃强凌弱,心中更是欣赏。

他沮授心怀大志,如何甘愿一直做这一方县令?本就有投靠秦方之心,现在秦方来征召,更是正中下怀。秦方虽然出身不堪,但是断时间内打下如此基业,非凡人可比。而此时秦方麾下,并没有什么贤才,正是他沮授发挥毕生所学之时,他自然对自己有信心。

秦方虽然为一方割据势力,却和以往的大行山贼寇不同,他约束部下,从不劫掠地方;招纳流民,让其得以生活;整训士兵,得可战之师;现在秦方控制了中山郡、巨鹿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却没有传出秦方横征暴敛的传闻,两郡的恢复却是欣欣向荣。沮授由此断定,秦方此人,是值得投靠之人,其人有勇武之名,震慑宵小;用心治理地方,是百姓之福。

而且秦方这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也是一个明主必须有的素质,即便在很多地方上还不成熟,却成了沮授现阶段最好的选择。沮授也有信心在秦方麾下作出一番事业来,才不负他心中大志。

“将军威名,加于海内。”

秦方一听,这家伙也会说客气话,还威名?臭名还差不多,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沮授愿意给自己效力,有此人的谋略,嘿嘿,自己的双翼总算补齐了。文武,文武,自己麾下武将收拢了几个,高顺、赵云、徐晃,那个不是日后叱咤风云,名动一方的人物,就是这文臣之上,实在是缺的厉害,唯有一个赵峻,还是因为死的早,不见于历史的人物。

现在沮授的加入,实在是有如雪中送炭啊。秦方也不计较那么多:“好啊,公则,本官现在拜你为军师,各种事务,你皆可过问。”

军师,最早出现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田)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求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它不但说明了“军师”作为统帅助手,“坐为计谋”的行事特点,还特别表明了主君平时对其“遂以为师”的特殊尊重态度。换言之,平时为“君师”,作战时则为“军师”,这就是军师的地位和这一职务的来历。

秦方拜沮授为军师,可以说是信任中的信任了。看着执弟子礼的秦方,沮授渭然长叹,看来自己这一辈子是卖给这个年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