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西凉乱起
作者:鬼舞如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71

在秦方逃入太行山中的时候,汉室王朝也开始了真正的衰败。黄巾起义范围大,人数多,让汉庭无法一一剿灭。就算剿灭了主力,各地的余部依然不断,而使得汉庭派出各方大员担任州牧,总揽一州军政大权,也埋下了诸侯并起的种子。

黄巾起义被剿灭的同时,西凉羌胡人叛乱,北宫伯玉,李文候,边章,韩遂为首领,带领羌人与胡人的叛乱让朝廷大为震惊。羌人与胡人的叛乱对于朝廷来说更为恐怖,西凉之地,本就民风彪悍,叛乱的羌胡人都是游牧人,几乎都是合格的骑兵,一旦西凉乱子起大了,入侵三辅、冲击京畿都是很有可能的。

比起黄巾军,这西凉叛乱的危险度更高。朝廷当即诏令皇甫嵩、朱隽回军拱卫京畿,进而出兵平定叛乱。可惜皇甫嵩征讨黄巾军之时,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二千户,当了个闲职。

朝中十常侍权势滔天,完全可以影响汉灵帝决策,汉灵帝本身也是昏庸的可以,堂堂名将皇甫嵩就这样被闲置了。这征讨西凉叛乱的大军也就落到了董卓手中,也成就了董卓这位日后的猛人,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随着张角三兄弟的死,黄巾军主力瓦解,流窜在各地黄巾余孽都成了流寇一般的存在,再没有组织。秦方也利用这一点大肆招兵买马,太行山附近曾经是大战场,逃命出来的黄巾军不在少数,官府追捕从不曾停息,让他们对前途很迷茫。当听到秦方这位昔日的黄巾督帅就在太行山中,许多黄巾军都打算投奔他,反正朝廷不给活路,就只有自己找活路了。

西凉,金城郡,韩遂默默的摸着手中的酒杯,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在金城很有名望,却也被北宫伯玉、李文侯看重,硬逼着他成了统帅,发动叛乱。本来他是不想造反的,只是朝廷施政黑暗,百姓难以过活,更加上北宫伯玉、李文侯这些人可不是那么好讲理的。刀子逼着能不妥协吗?

却不想,自从叛乱以来,韩遂的权力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他心中那暗藏的野心也开始萌发。心思也从不想造反逐渐变了,割据一方甚至进图王霸之业都飞速的在他心中萌发。现在西凉大部已经全部归到他与边章的手中,想来与自己一个处境的边章也会是这样的心情吧,被硬逼着成了统帅造反,真是世事难料啊。

“将军,边将军请将军大帐议事。”

韩遂放下手中酒杯,来到中军大帐。边章找自己还能有什么事情,这家伙野心膨胀的比自己还厉害,定然又是找自己商量进兵洛阳的事情。

一说起这个话题,边章是口若悬河:“诸位,十常侍弄权,民不聊生。我西凉本是苦寒之地,朝廷却不体恤,依然加征派税,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那些没子孙根的黄门,天子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西凉好男儿不能就这么任他们欺负。本帅提议,我等当起义军进京,诛杀小人,正朝纲,此千秋义举,各位必然能名垂青史。”

边章还怕大家有疑虑,继续鼓动到:“那些黄门,短视之徒。因为皇甫嵩得罪了他们,现在皇甫嵩已经被朝廷调回,成了个闲散人。现在派了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屯兵美阳。诸位,张温一介书生,那里会打仗?他带领的十万大军怎么会是我们的对手?”

一听皇甫嵩被调走了,许多人都意动了。前面边章不是没有提出进京的建议,只是慑于皇甫嵩威名,许多人不敢。现在一听皇甫嵩被调走了。当即群情激愤。韩遂现在自不会反对,他也想建功立业,只是提醒到一句:“张温不足为虑,只是他麾下破虏将军董卓可不好对付,要小心些。”

董卓是西凉临姚人,少年时就很有勇名,大家也是听说过。但是人们已经被边章煽动,一个董卓又能如何?统帅可是张温。韩遂、边章大军遂举兵,西进三辅,天下震动。

天下风起云涌之际,秦方也没有闲着,他做了一件大事,兵出五云寨。对于可恨的五云寨,秦方的部下们恨不得将他们斩尽杀绝,这些家伙太可恨了,太卑鄙了。

对于五云寨,秦方也准备了不少。对方兵力可不弱,足有三千多匪徒,可惜这其中有一半都是新近拉来的壮丁,基本都是黄巾余孽。这就给了秦方机会,他只到了八百士兵就出发了,这八百士兵经过了一定的训练,总算是有模有样了,更有高顺和他一起出阵,是一场必胜之战。到达五云寨前,秦方还算满意的看着阵列。

高顺却是对他打击了一下:“秦小兄,这些士兵可不怎么合适啊。你看看,一个个那里有军阵的样子,根本就是一群散兵游勇。若我有五十精兵,也能将他们击破,你要好好训练他们了。所幸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战力不在话下。不过这次只是来攻打一群匪徒,若对手是正规军,我就要劝你逃跑了。”

废话,我现在有胆子去打正规军吗?就凭这几百匪徒?还真和匪徒没啥区别,黄巾军本来就匪徒,组织混乱,打仗也是一窝蜂,这些情况他是很清楚的:“老高,你就知道打趣我,咱们怎么算也是为民除害吧,你就别说风凉话了。”

别人若说击破十倍之军,那是不是吹牛就不得而知了。可高顺说这话,那绝对是信心使然,陷阵营不是白叫的。不过现在高顺还没有多少军旅经验呢,这个问题也难说,千万别搞到最后这哥们和自己一样,说说天下无敌、做做丢盔卸甲…………

五云寨中听闻来秦方打着疾风军的旗帜而来,寨主任仡大怒,太行山中匪徒甚多,什么样的手段都多,可大张旗鼓的攻上门的却少。要是人多冲来,倒也罢了,可就这么几百来号人居然就敢来打,简直是找死。自己的寨子中就有三千人马,还怕了他们不成?

暴叫的任仡带领人就杀了出来,看的高顺更皱眉头。秦方手下的兵不济,这伙子匪徒更差。别看千余人马,高顺有信心一个冲锋就击溃这些人。

“你们是那个寨子的鸟人?敢来五云寨撒野,不想活了吗?”

任仡挥舞着大刀在那里叫嚣,秦方一笑,根本不作答,只和高顺说到:“老高,有没有信心干掉他?看这厮似乎武力不错的样子啊!”

高顺眼睛一翻,话也不说,拍马冲了过去。他是话都懒得说一句,**裸的蔑视哇。任仡见高顺冲了过来,当他是死人,气的更是暴叫:“狗日的,纳命来!”

高顺更不答话,两马靠近,手中一抖枪花。‘当…………’一声大响,任仡虎口崩裂,大刀飞上了天。不等他反应过来,高顺回首一枪,将任仡扎了个透心凉,横着一甩,任仡的尸体飞出十步之外,死的不能再死了。继而高顺拨马回阵,自始至终,他都是一言不发,酷的让人发指…………

所谓将是兵之胆,一见自家主帅连话都没说完就被收拾了,五云寨的人立即慌了。二当家姜宁哇哇大叫,带人冲出来就要找高顺报仇。可惜秦方策马奔出,一声大喝,一枪直接把姜宁打成了空中飞人,等姜宁落到地上之时,已经是口吐鲜血等死了。跟在秦方身后的彭北大叫了起来:“黄巾秦督帅再此,尔等还不归降?”

这话的杀伤力比杀死两个头领更恐怖,秦方所以来攻打五云寨,就是因为这里收留了大量的黄巾余党。这些人在黄巾军中并没有什么地位,现在听闻有一位黄巾督帅在此,登时慌神,根本想不起来抵抗。有心抵抗的也不敢,秦方现在的形象太威猛了,这怎么打?

秦方在阵前也大声喊了起来:“本帅秦方,天公将军麾下督帅。本帅知道你们大多都是黄巾军的人,现在,本帅令你们放下武器,接受本帅收编。”

随着秦方的话音一落,后方的数百战士都开始了呐喊,大有不投降就杀死的气势。将乃兵之胆,本军之中,有高顺这样的猛人,还怕什么?敌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怕什么?

黄巾督帅这快招牌一出,立即震慑了很多人。见对方没有什么动静,秦方一挥手:“不降者死。”带头开始了冲杀,手中长枪挥舞如风,根本没人能阻挡他与三十亲卫队一刻。这边一冲锋,对面立即给予了最快的反应,有人放下武器投降,有人逃跑,就是没几个抵抗的………………

投降与逃跑,只要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当身边的人都放弃抵抗了,这种情绪就会无限的蔓延。他们只是一群匪徒,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人物,投降也是保命之举而已。

秦方有如蝗虫一样扫荡了五云寨子,搜出了全部的财物和粮食,可算是收获巨大。这五云寨敢于大量吸纳人员,就是因为储备比较丰足,要不然怎么会吸收了这么多败兵?黄金三百余斤、珠宝一箱、铜钱两车、布帛二百匹、这些财物虽然巨大,可更让秦方开心的是,这任仡虽然武力不怎么样,可倒是能抢劫的很啊,居然囤粮足有一万余石。六百来吨啊,这家伙,难道是老鼠不成?从那里弄来这么多的粮食?

抢光五云寨之后,秦方指挥着大家将战利品带回去,一把火烧了这五云寨。八百士兵押着两千多俘虏,倒也是奇观了。秦方看着统计的战果,心中也是舒坦。打下一个三千人的山寨,居然只伤亡了六是多人,算的上大胜了。还抢到了这么多的财物,抢劫果然是前途无量啊。

高顺看不惯这厮的嘴脸,随口打击到:“不过是一群无胆流寇,打败他们是天经地义的,真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对于高顺的打击,秦方直接忽略,只是说到:“收编约束这些人,不使他们去打家劫舍,难道不是一份功德吗?老高你太较真了。战争那里来的那么巧,次次都势均力敌,那天下还会乱吗?”

高顺也不说话了,确实,能约束这么多盗匪不再去打家劫舍,本身就是一件功德。以秦方的人品,这是好事啊,附近百姓的福气啊,是不是该让更多的盗匪让秦方来约束呢?可怜的高顺,已经被秦方彻底的忽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