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那些次要却不该忽视的人物之一 秦钟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53

))按尤氏的话说,秦钟于他姐姐,是既不争气也不省事更是“不知好歹”。姐姐本来是他最有力的靠山,可惜秦钟是个自私的人,管不了这许多,只顾自己受了委屈。

秦可卿自己早已是沦为贾珍父子的玩物,尽管窗户纸没捅破,也几乎是身败名裂,不得不死了,哪知道唯一的兄弟也不争气,“不学好,不上心念书”,索性连早饭也不吃了,但求速死,当然秦种只是添了可气的成分,并不是关键的原因,可卿的死罪不在他。但是可卿死后呢?

丧礼上贾珍为之恨不得代死,王熙凤为之操劳过度,宝玉也为之吐血一口,但秦钟呢?根本就没事人一般。守丧期间,宝玉怕他因人多受委屈,拉了去见凤姐,秦钟未见一点悲色,反倒笑道“你们两府里都是这牌,倘或别人私弄一个,支了银子跑了,怎样?”真不知道这小子成天想的是什么!

送葬的时候,凤姐怕委屈了宝玉,悄悄拉来与己同车,宝玉倒是时刻挂记着秦钟,连忙叫人去请,秦钟本来随着父亲的轿子,一见请,连父亲也不顾了,急忙跟上去,同入农庄,见了二丫头,宝玉还未怎样,秦钟倒先说“此卿大有意趣”,什么姐姐,什么父亲,只怕早就丢到了九宵云外。送葬完毕,这个唯一的小舅子也完事大吉,斯斯然跟了凤姐和宝玉去了馒头庵,至于那壁厢尸骨未寒的姐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父,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吧,秦钟已经在这边想方设法要把俏丽的小尼姑搞到手了。

智能儿应该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尼姑,可惜看上了秦钟,本来这个小尼姑还有几分理智,要“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一颗痴心想的是长长远远,可是秦钟哪里顾这些,他图的不过是一时之快,“远水救不得近渴”,热丧之下公然在佛堂上来了出霸王硬上弓,可怜智能儿只得半推半就依了他。

离开馒头庵的秦钟未必会惦记那个小尼姑,心安理得地在家调养他的“风流病”。小尼姑却甘冒风险,偷跑进城来探视,等于是公然指望着私奔了,秦钟原说“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是“这也容易”,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便坑了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儿,被秦业发现,赶了出去,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气得一命呜呼,至于智能儿的下落,大约也就雨打风吹去,无人过问了。秦钟到此时“悔痛无及”,便也要死了,当然死得极不甘心,他也有牵挂,也有未了之事,且看他牵挂的是何事?

“又纪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秦家已经没人了,不知道这家务还剩下些什么?

“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原来如此。

“又记挂着智能儿尚无下落”——借口而已。

也许有人要说“你太偏激,毕竟人家秦钟还是想着智能儿的。”是吗?且看他回魂之后如何安排后事。第十六回的结局各版本之间存在很多异文,关于秦钟之死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甲戌、己卯、庚辰等本是我们现在看到的83人文版该回的结局是:“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以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杨本是秦钟醒过来之后没能说话就死了;舒本是秦钟没能醒过来;而梦本、程甲本干脆就没有后面这一大段,只到“众鬼……一面又抱怨到:‘……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亦无益于我们。’毕竟秦钟死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人分析,后面的版本改了最后的一段,大约是因为秦钟忏悔的话实在跟宝玉的思想不搭边,有违宝玉如此看重秦钟的情结,先不论修改是否是作者本意,秦钟回没回魂,说没说话都跟智能儿无关,也许死之时,火花一般闪过这个念头,可惜到底是次之又次的事。

个人的看法,我觉得秦钟忏悔的话应该是原文,秦钟本来跟宝玉就不是同路人,宝玉之所以看重他,只是少不更事,只看重他风流的外表,至于思想上,两个人是南辕北辙的。秦钟忏悔的话书中并未交代宝玉有什么感受和看法,但后来的宝玉仍然我行我素,视功名显达为粪土,显然,他是根本无视秦钟的忏悔的。

可以说,秦钟是宝玉尝试接触同性的第一个人,实际上,宝玉一直在试探着能在同性间寻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从秦钟到蒋玉菡到柳湘莲,他所有过深交的同性都跟他有共同的特征——女儿之态,也许他认为或者希望他们也跟他一样,有着类似“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样离经判道的思想,可惜的是,第一个结交的人秦钟却是无情、自私、无义、贪财、好色、依附权贵的小人。当然,蒋玉菡、柳湘莲也最终未能真正成为宝玉的知己,但也可以看出,蒋、柳二人要比秦钟更能接近一些,蒋虽为家奴,到底还是有争取自由的意愿和行动,柳湘莲的不羁和自由是宝玉最为羡慕的,但柳二郎对尤三的态度想必也让宝玉极为失望。

秦钟死后,宝玉对外面的现实似乎死了心,彻底陷入大观院这个梦幻地,见外客,应酬等等已经是他最为厌恶的事情,同性之间似无知己可言,只能在众多女儿间去寻找一块清净之地罢了。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