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哪个少女不怀春——“丫头爱情”之四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275

))

.......

————————————————————————————————————

(三)金钏、等人。

晴雯惨死,金钏也是一样。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美貌,有时候,是个祸根。

你没勾引人家——也被人家判定为“勾引罪”。

你不是狐狸精——也被人家册封为“狐狸精”。

若说晴雯死的冤枉,那金钏呢?——宝钗不是说了么“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换言之,这丫头,死了活该——所以,也正是这份对于生死大事过分冷漠不屑,令很多读者对宝钗这个人物,由齿冷心寒,到极度反感。

抛开宝钗站在私人角度的立场不谈;只是从我们平常心看来,也许也会有些不以为然呢——金钏至于,去死吗?

不就是被赶出来了么?自己单干,发家致富,找个好老公——气死那个为富不仁的老王婆子!让你看看,俺狐狸精也照样可以活的扬眉吐气呢。

但,话不能这么说的——那个年代,女孩的贞操名声,比金子还要金贵。不是常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么?一个被大户人家以“狐狸精”的罪名,给扫地出门的女孩子,她的一生可以说都被毁了。估计找工作、结婚——都要受到很大影响。更有“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被人一辈子戳脊梁骨的日子,很难受的,心理脆弱点的人都会很难承受。小到抑郁成症;大到难以苟活。比如默片明星阮玲玉;比如荣府丫头金钏。

而导致她为之颠覆生命的重大根由,到底是什么呢——因为和宝玉**了?抑或,说的更庄严一点,因为她和宝玉的“爱情”?

近日,有读者提出——《含耻辱情烈死金钏》。有人说金钏之死,并非只是因为自己蒙羞受辱;而是因为对宝玉的感情的,最终失望。她为他挨了打,被赶出去之后,他并没有为她再做什么补救措施,因此她对他绝望了,最后自尽。

我认为,这个推测,不该成立;但也很难完全推翻。

金钏和宝玉之间,到底有什么呢?他悄悄摘了她的耳环;她嗔道“金钏掉在井里了,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说是一唱一和的小小**,并不算过分。

但这是不是“爱情”呢?我看不是——最多也就是,情窦初开,少年情怀。英俊公子,漂亮丫头,开个多情玩笑罢了。毕竟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的机会不多,不可能真的倾情。她是太太的丫头;而他身边早就有了袭晴。纵然退一万步说,有他的真是有他的,也是两厢情愿、两情相悦的一桩美事。说什么“勾引”?说什么“狐狸精”?真真是屈死人了!

由此联想到那个,被宝玉一时兴起,改了名字的小丫头,因为说什么“同年同月同日生,便是夫妻”——最终也被列为“狐狸精”的黑名单,判罪量刑,驱逐出境。

由此联想到那个,被茗烟按着干那警幻所训之事的可怜女孩.......

不由得要叹问——这些算是什么呢?

说是“爱情”,实在难负盛名了——他们之间了解多少?相知几分?谈得上心心相印么?——依我看,也不过是青春懵懂期间,匆匆上演的短期戏码。过了这一季,便没的续了。宝玉不会娶金钏和四儿,茗烟也多半又会另寻新欢。

但这些不能命名为“爱情”的情愫,却不由人感慨满怀——这些高墙大宅,庭院深深里的年轻女孩,她们还有别的情路可走吗?生活的圈子也就是这么大了,除了对风流的少爷,做做春梦;除了和多情的小厮,一晌偷情——她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画地为牢的笼中鸟儿,连“自由”尚且难求,何况“爱情”?

诱惑,和被诱惑着——其中的佼佼者,多半是“赵姨娘”的下场,被绫罗绸缎包裹着,小屋里面“熬灯油”去了,直熬到人老珠黄,花落人亡;而其中的倒霉蛋,则是四儿和金钏的翻版,丢了颜面,砸了饭碗,赔了耻辱,甚至搭上性命。

这样的情感啊,算爱吗?这样的悲剧,活该吗?——我们又怎么忍心去审判?去苛责呢?

“哪个少女不怀春”——只是这“春”的情怀,偏偏投错了胎,或者早夭,或者流产——喜变哀,血泪载。

好好的玫瑰——未开,就先败了。

呜呼可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红。

大观园,是“丫头爱情”的盐碱地,多少痴情的心灵,被活埋在风沙之中,仅供凭吊;但只有一个人,用她的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的奇迹,播种耕耘,终有所成——她的名字,叫做小红,原名是叫“林红玉”的。

我细细看过,作者用了将近三个章回的较大篇幅,来讴歌这个不过是个配角的小人物。

这个被安排在宝二爷房里的小丫头,她的出场,不要说宝二爷,就连我们读者也着实吓了一小跳呢——

宝玉见没丫头们,只得自己下来,拿了碗向茶壶去倒茶.只听背后说道:‘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早接了碗过去.宝玉倒唬了一跳,问:‘你在那里的?忽然来了,唬我一跳.‘

她是从他“背后”,突然跳出来的!——说明了什么?她在暗暗观察,多么细心;她能果断出手,多么聪敏——接下来,是言语爽利,长的也蛮不错的。让宝玉顿时心生好感,有种惊喜。后来还曾想过主动找她搭讪,但被别事错过。

少爷多情,丫头有心——“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她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

小红这个丫头虽好,但如今看来,在这方面她也没有免俗——最初,也是似四儿般/耍小心眼,甚至可以说是如袭人般/有大抱负——想要攀龙附凤,想要“情利双赢”!

宝玉是最好的靶子——可惜射手太多,她甚至没法取得“参赛资格”。

好容易初显身手,崭露头角,却马上遭到秋纹等人联合阻战,迎头痛击——于是,聪明果敢的女孩,马上退出了这一场艰难痛苦、注定难赢的“名利角逐赛”;却为自己拥有了一张更为宝贵的“爱情入场券”。

汪国真有一句诗,说的好——“是鸟儿,你就不要痴情海洋。是鱼儿,你就不要迷恋天空。”

小红很快就调整航向,迷途知返,在人生的坐标轴上,眼明心亮的找准了自己的最新方向。

幸福的方向。

初见贾芸——“那丫头听说,方知是本家的爷们,便不似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

落落大方,勇气可嘉。这样大胆直视、敏锐目光——让我想起来现代评剧《刘巧儿》里面,那一句自信自豪、自作主张的精彩唱词“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尤其在过去那样一个年代,我为这女孩子的“我的情感我把握”的难得胆识,赞叹不已。——后面就是做春梦了,犯相思病了,让不知底细的同伴为她焦虑的,竟然想要去寻医问药了。

接下来,是“遗帕惹相思”——我反复看过这一段,多半是天意注定,她无心丢了他无心捡。

再看看,是“还帕酬真情”——我细细看了这一段,却终是人力所为,他故意的把他自己的帕子赠她,她也故意的把自己的手绢回馈。

机会来了,也要会把握呀;玫瑰播种,也要去浇灌——否则,只能错过;否则,只能凋零——当我们怨天尤人的时候,其实只需扪心自问,是否努力过、争取过、竭尽全力。

所以,修成正果的贾芸小红——真真是一对“智者勇者”,绝配佳偶——因了这份智慧和勇气,他们的爱情,将和他们事业一样,前途光明。

如果说《红楼梦》的大情怀,涂抹了“伤感哀怨”的总基调——那么贾芸和小红这一对伉俪的出现,就是一笔最亮丽、最光明的新鲜色彩!

贾芸做事,百折不回;小红当差,麻利爽快;贾芸还帕,用心良苦;小红回赠,不负深情。

无论做人做事,还是为情为心——他们的努力进取,和,不退不馁的积极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片由衷的赞叹和折服。

虽然我们看不到曹公的真迹结局,但我们还是愿意在祝福中,给他们留一个最美的幻想:

小红夫妇,生活幸福,知恩图报,善始善终。

多年之后,回头想想,幸福的小红,也许会很感谢秋纹等人的当日痛骂——让她绝了念头死了心,另辟蹊径,别有洞天——有时候,“失去”也就是一种“获得”啊!

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的爱情,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终会平静了,微笑的在心中,折服于上天的“公平”。

玫瑰花,盛开在,风雨之后。

开的很艳......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