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清歌魔舞尽悲欢-小议红楼十二官
作者:吴蓉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61

))她们如连体儿一般总是同进同出似为一身,与另一个男版的戏子琪官蔣玉函就有着很隐蔽的对应关系,他与宝玉也曾经“一见钟情”,互赠近身之物,最后同样流离失所,无迹可循。那一年盛夏的午后,四处留情惹出乱子的宝玉在蔷薇架下看到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孩在为与他无关的人痴情悲伤,识分悟情已经是隐然若现,龄官用与黛玉一般的高洁绝对让宝玉明白了什么是“各人有各人的眼泪”,“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画蔷后面有一个细节让我心中一动,宝玉冒雨回怡红院时,宝官玉官“正在和袭人(没有“等人”)顽笑”,想起琪官的茜香罗,再和龄官的痴情节烈作对比,或许作者在用曲笔暗示着什么,宝玉那么狠的一记“窝心脚”似乎就踢得不那么蹊跷了。

红楼十二官的故事在《红楼梦》中继续草蛇灰线地进行。《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两场极盛时期的热闹戏十二官也来做个背景。前一场她们在藕香榭中“箫管悠扬,笙笛并发”——这群姑娘不但能歌善舞,还可吹拉弹奏——“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雅士如宝玉,贵妇如王夫人都会禁不住饮上一杯,村姥如刘氏也能喜的手舞足蹈,黛玉“圣乐一奏,百兽率舞”的雅谑,更算得上是侧面的赞誉有加。后一场因为有了外面班子的比照,暖阁里的表现就越发的有了几分竞技的阵势,文官适时打趣机敏灵透,葵官和芳官也因贾母的钦点首次登场,《寻梦》《下书》两曲别开生面的演绎,让众人听罢都鸦雀无闻,可见那“发脱口齿和喉咙”的纯净讲究处,引得贾母一番长篇大论抚今追昔地大谈戏班旧事,为后世索隐考据者增加了多少的资料和论据!“虽是小孩子,却比大班子还强。”这样的赞誉出自于见多识广的老封君,就会格外的有说服力。

挣足了面子要足了强,长足了见识享够了福,对于一帮机缘巧合自命不凡的平民女儿来讲,也算得韶华胜极了。自然规律无情演变着,好戏过罢,这群负有神秘使命的小姑娘开始提前演绎起总书散场的序曲。菂官已经先逝了——看名字似乎与病有关,宝官玉官和龄官也走了,离开的的四个人已经在某种层面上预示了其代表人物的结局。留在大观园的女孩名字里都带个草字头,继续以花柳姿容映衬着园中景致。芳官跟了绛洞花主宝玉,藕官跟了芙蓉花仙黛玉,蕊官跟了牡丹花王宝钗,大花面葵官跟了英雄阔大的湘云,豆官跟了豆蔻初开的宝琴,老外艾官跟了远嫁外蕃的探春,看着这似有隐指的搭配,尤氏得了老旦茄官就显得更加的情理具通了。离去的女儿如“幻境曲演红楼”一般先行唱出序曲,留下的则会随后在大观园中进行更细致生活地演绎。

应该可以安定下来了吧?有一两个知事的,知道学些针黹纺绩女工诸务。真若是倦鸟出笼各得其所也还罢了,只是世上哪有尽如人意之事?“因文官等一干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势凌下,或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因此众婆子无不含怨,只是口中不敢与他们分证。”——还没有落幕呢,更热闹更真实的新戏就要开演了!

又到了一个“绿叶成荫子满枝”的伤春时分,痴心的莽玉刚刚被紫鹃试出来一场大风波,那场淋漓尽致的爱情表白在复杂的形势下被“重重写来,轻轻抹去”。在柳垂金线,桃吐丹霞的美景里,大病初愈的宝玉满怀着心事只管对杏流泪叹息。他一会因花伤怀,一会见鸟感叹,一会又为着新生的小杏浮想联翩,却独独不能说出心里的真意思。随着一股火光的冲出,小生藕官出场了,她用最生活最朴实又最勇敢的烧纸钱提前预演了一个思念旧爱的故事。有婆子来追究罪责,宝玉情急之下敷衍出一个近乎痴蛮的理由为藕官开脱解释:“要一个生人替我烧了祝赞,原不许一个人知道”,直接把恶婆子的冲撞定罪为“故意来冲神祗,保佑我早死”。假作真时真亦假,看似荒唐的假话或许影射着最真实的本质。藕官得到护庇,把宝玉认作是自已一流的人物,却不把那个答案给出,走一个过场,指一个方向,扬长而去。

真小生宝玉带着这样一个谜团,穿花拂柳一路引着观者来到主场景怡红院,正戏从这里开场了。“宝玉因记挂着要问芳官那原委,偏有湘云香菱来了,正和袭人芳官说笑,不好叫他,只得耐着。”正旦芳官的正式出场颇有气派,初来乍到就可以和袭人一起同湘云香菱这两个的重要人物大方交谈。她本是被买了来的,身世模糊孤苦无依,和湘香很有几分相像,在后文的细节处她们经常被有意识地写在一起。芳官因顶撞干娘被打骂,她“只穿着海棠红的小棉袄,底下绿绸撒花袷裤,敞着裤腿,一头乌油似的头发披在脑后,哭的泪人一般。”——活脱脱是一枝带雨的海棠花,这个小湘云还真是天生的招人疼爱呢!“物不平则鸣”,这个不幸的小姑娘竟因了特别的机缘幸运地得到了主子少爷的特别关爱,怡红院里所有的人都已经看的明白,后起之秀花芳官在这样一个争奇斗艳的芳菲之地正式地登堂入室了。

“假凤泣虚凰”的奇绝故事终于由芳官娓娓道出,似嗔又怜的语气中蕴含着深沉的理解和体贴,她不是当事人却对这段旧事了解得这样详尽和清楚,说明了她的本性和态度,“芳官本自伶俐,又学几年戏,何事不知?”这样一个懂情知情灵透智慧的女孩岂能小觑!藕官菂官蕊官的痴情故事被芳官絮絮讲出,让人想起宝玉黛玉宝钗的纠葛由湘云统统目睹,这一番对应该不是巧合,通过藕官“得新不忘旧”的“大道理”,宝玉“敬不在虚名”的“心诚意洁”,反反复复曲曲折折地讲出了作者“真情揆痴理”的深意思。

缠绵的《相约》告一段落,有趣的《相骂》敲锣开演。起因是湘云犯了桃花癣,由蕊官从黛玉处要来蔷薇硝,就引出了一回嗔莺咤燕、召将飞符的文字,众婆子与二三层姑娘们的分歧已经是愈演愈烈了。后一回这惹事的蔷薇硝又被蕊官送给了芳官,这样一份好东西贾环也想分一点,可惜命中无分,被替换成了茉莉粉。矛盾被激化了,赵姨娘亲自出马大闹怡红院,生旦净丑齐上阵去帮芳官。这场戏排场又好,词藻更妙,韵律也有节奏,铿锵的锣鼓点伴着嘶闹的人声和真才实料的肢体动作,繁华热闹到几近不堪的田地,却是一场大观园里少有的喧哗场面。宝钗曾说过:“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芳官身在怡红院,与宝玉像双生的兄弟两个,赵姨娘两次出手袭击起因都与贾环有关,此次生事明为芳官,实指宝玉。或许在这里,作者通过曲笔预示了后文中赵姨娘为了贾环对宝玉的中伤和迫害?而藕蕊葵豆的出手相助就预示了后文黛钗湘的全力回护?“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首曲子也许是将来宝玉流落尘世以后真实的心理写照。

“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一阵子的紧锣密鼓过去,又回到繁华旖旎的欢歌笑语中。四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宝玉宝琴岫烟平儿生日凑在一起,就注定了这会是红楼梦灭之前最绚烂璀璨的一幕,宛若礼花。寿怡红群芳大聚会,花团锦簇把酒行令,很有一点最后疯狂的意思。宝玉徜徉在花围翠绕间,仍被作者分出笔墨写了一出和芳官同吃隔锅饭的小戏,还刻意嘱咐小燕照顾芳官,还常以其“年纪小“为名给予特别呵护和关照,其用心不谓不周到不细致,惹得久具狐媚子之名的晴雯也会用手指戳在芳官额上说句“你就是个狐媚子”。“狐媚子”,袭人也曾经被李嬷嬷这样骂过。都是过来人,都曾蒙受过被宠爱关照的风光如意,柔媚娇俏如袭人,风流灵巧如晴雯,宽厚体贴如麝月,对宝玉的性子怎能是不了解的呢?或许她们心里都有数:这个芳官,运道来了。

你走你运道,我走我运道,走没走运道,只有天知道。令人羡艳的小姑娘芳官似乎并没有那么感恩戴德芳心窃喜,她一心只想着侠肝义胆不遗余力地关照和保护柳五儿,凡事有热情敢担当,还总是落落大方心无芥蒂的与宝玉平等相待,在她眼里,像是把宝玉当成了哥们儿!偏又喜欢别出心裁的装饰打扮,让青春的容颜绽放成恣意的海棠。“任是无情也动人”,艳冠群芳的宝钗擎出了这样一支花签,却被宝玉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念,又眼看着芳官不语。习惯了诸多女孩为他各怀心事的大家公子,宝玉在与芳官的长期相处中应该早就能感觉得到芳官的那种“霁月光风耀玉堂”的浑然不觉吧,内心有没有一点隐隐的失落呢?她其实是另一个领域的群芳之冠,早就看透了情事的纠葛,或许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小女孩骨子里的大气与磊落源于她的清醒自信和骄傲。

真正的散场在一片愁云惨雾中如期进行,无辜的晴雯先行被王夫人雷嗔电怒地赶走,随后芳官的被逐就越发理所应当水到渠成。气氛和晴雯比起来还不至于那么惨烈,虽然王夫人的话很重:“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可是总算你笑我也笑着有个答对。和低头垂泪的四儿相比,芳官遇事的气派和沉着更让人赞叹敬佩——毕竟这是一个见过大场面的正旦主角,不能以寻常脂粉相看。只可惜贵妇人的面善心慈虽在表面看去比姨娘要温和些,可冷下脸来施的手段却更加干脆有效,一句“外头自寻个女婿”就把一干小戏子打发明白,自有干娘皆感恩趁愿不尽。

“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坚强高洁的海棠不是才抽出嫩箭来的柔弱兰花,行走过江湖的豪侠女儿怎会轻从命运的摆布?她们生命的强悍总是要超出庸妇的想象,“剪了头发作姑子!”这句话已经有很多女孩子说过,而芳藕蕊是最早一批实实在在将之付诸于行动的人。藕官和蕊官同去地藏庵那暗无天日的所在度过相依为命有情饮水饱的清静日子。而芳官去的水月庵,就会让人想起“水中月镜中花”,如花容颜热肠热性的奇尤名伶来到一个这样寓意暧昧的场所,她故事应该不会就此平淡下去吧?或许少不了一番风月笔墨呢!“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这首芳官在大观园中唱的最后一支曲子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然而恰恰就是这些被诋毁成“粉头”的卑贱戏子却展现出了最纯粹朴素又最生活真实的情与义,让宝玉见识了什么是执著绝对自尊自重的情,什么是肝胆相照不计得失的义。京剧《游龙戏凤》里面有句唱词:“大圈圈里边有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皇圈圈。”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梨香院,梨香院的十二官为红楼梦里的人唱戏,红楼梦里的人为读者唱戏,读红楼的人又在为谁唱戏呢?叹叹!

__________________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首发